牛巴,玉林特色美食,當地人招待客人的佳餚,也是過年必備的年貨

說起玉林,很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牛巴、牛肉蛋。的確,牛巴和牛肉蛋是玉林最有代表性的美食,是當地人款待客戶的佳餚,同時也是逢年過節送禮的佳品。

牛巴,其實就是牛肉乾,是採用牛肉經過特殊的加工工藝製程的美食,可以長時間的存放,香味濃郁,肉質韌脆有嚼頭,堪稱一絕。

牛巴,玉林特色美食,當地人招待客人的佳餚,也是過年必備的年貨

在玉林,人們請客擺酒或者過年過節的時候,都會用牛巴和油炸花生作為冷食拼盤。而在玉林當地的街頭小吃,牛巴更是常見,很多飯店、酒店、熟食店都可以見到牛巴的身影。

就連人們日常飲食——米粉,也喜歡放上幾塊牛巴進行調味,而玉林牛巴粉也算的上是廣西最有特色的米粉之一。還有孩子們日常的零嘴小吃,包裝良好的牛巴條、牛巴粒等也是家中尋常之物。

牛巴,玉林特色美食,當地人招待客人的佳餚,也是過年必備的年貨

很多人以為牛巴是現代工業的產物,其實牛巴最早在南宋時期就已經出現,而在在清朝,玉林已經形成牛巴食品加工業,可以說是歷史悠久。

據說南宋時期,有一位姓鄺的鹽販子,一次運鹽途中,牛過於勞累死了。他不捨得把牛丟棄,於是就用鹽把牛肉醃製起來,並曬成牛肉乾。回到家中,把醃製的牛肉乾混合當地的香料八角、桂皮等一起放在大鍋裡燜煮。

牛巴,玉林特色美食,當地人招待客人的佳餚,也是過年必備的年貨

出鍋後,牛肉異香撲鼻,左鄰右舍聞到香味都來詢問。於是主人熱情的邀請鄰居們一起品嚐,大家嘗後都紛紛稱讚。後來,人們也效仿這樣的做法烹製牛肉,並給這種牛肉叫做牛巴。

牛巴味道香美,人見人愛。不僅在當地傳開,更是流傳到廣東、貴陽、昆明、重慶,牛巴已經成為玉林傳統的招牌小吃。到了現代,玉林牛巴已經是玉林的地標之一,並列入受保護的飲食文化遺產。

牛巴,玉林特色美食,當地人招待客人的佳餚,也是過年必備的年貨

牛巴製作過程很考究,無論是材料的選擇,還是刀工,或者是配料,都有要求。牛肉要選擇上好的黃牛臀部肉,這個部位的肉結實細密,做出來的口感更好。牛肉洗淨後,用刀切成薄片,大小尺寸也有要求,一般厚度是2公分。好的刀工做出來的牛巴味道更均勻,口感也更好。

牛巴,玉林特色美食,當地人招待客人的佳餚,也是過年必備的年貨

切好的牛肉片用鹽、白酒、醬油、糖、未經、生薑、大蒜、蔥、小蘇打、硝水等進行醃製,然後一塊塊的攤放在簸箕上,放在太陽底下晾曬至七成幹。現在基本上不用曬乾了,而是採用更加衛生的烤箱或烘乾機。

曬好的牛肉還要進行烹煮才能變成牛巴。鍋燒熱後,放入花生油或茶籽油,放入生薑和大蒜,放入牛肉乾進行小炒,注意火候不要太大,避免燒焦。

牛巴,玉林特色美食,當地人招待客人的佳餚,也是過年必備的年貨

加入用八角、草果、桂皮、桂花、丁香、生薑、花椒、白酒、黃糖等作料熬煮出來的香料汁,然後蓋上鍋蓋,細火慢燒1-2小時。

等肉乾回軟,鍋中收汁的時候,撈起,再放入花生油中進行油炸,要注意翻動,避免粘鍋焦底。炸好的牛巴盛出控油,撒上炒香的白芝麻,等晾涼後就可以食用了。

牛巴,玉林特色美食,當地人招待客人的佳餚,也是過年必備的年貨

做好的牛巴薄得近乎透明,色澤呈咖啡色,香味濃郁,越嚼越香,越吃越覺得美味。煮制牛巴的工藝需要依靠師傅的經驗,目前尚不能夠用機器來代替,只能夠人工進行。

熬製牛巴剩下的湯汁,切成碎碎的牛巴還可以做成牛巴醬,是玉林人日常飲食喜歡搭配的佐料。

快過年了,如果還沒有買年貨,不妨來一箱玉林牛巴回家,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