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熱天的,不來碗涼粉爽一爽嗎?

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在這種時候,還有什麼比搬個小板凳,坐在樹蔭下,吃碗涼粉更愜意的事?

這大熱天的,不來碗涼粉爽一爽嗎?

涼粉,是中國傳統消夏解暑的小吃,它的存在恐怕距今也有千多年了。·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稱北宋時汴梁已有細索涼粉 通常涼拌的涼粉,並不用刀子切涼粉,而是用一個特製的圓形的象淺勺般上面佈滿圓孔的的鐵皮——鎪子一圈圈在涼粉上盤旋,粉條就從那一個個圓孔中出來了,然後裝在碗裡,加上紅色的辣椒水、綠的的荊芥、麻油、香醋、細鹽、大蒜汁等調料。

這大熱天的,不來碗涼粉爽一爽嗎?

涼粉在我國很多省都有,比如山西、陝西、四川、廣東、貴州、浙江等,在原料、做法、口味上都有區別。一般都是用黃豆、綠豆、大米、涼粉草或者豌豆做成。

不過今天,我們要介紹一種不太一樣的涼粉——根粑涼粉根粑涼粉,是湖北省西南邊界小城——利川的特色小吃。其實,它的製作過程與其他的涼粉並無太大區別,只是原料有點不同。蕨根為鳳尾蕨科植物蕨的根莖,內含澱粉,在秋、冬採集"蕨"的根部,洗淨、曬乾,即為蕨根。蕨根磨成粉後,可做成各類菜餚。

這大熱天的,不來碗涼粉爽一爽嗎?

中國人很多食材的發現過程,並不如想象當中那麼浪漫,它們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一個比較悲傷的原因——沒吃的。但中國人又同時有一種樂觀的精神,即便在很困難時候,仍不忘記通過調味把食材變成一道道美味。

比如蕨根,很顯然不是一道美味的食物,直接食用,對身體害大於益。通過曬乾、磨粉、烹飪後,它就變成了各式各樣的美食,比如脆皮蕨根卷和蕨根涼粉。

這大熱天的,不來碗涼粉爽一爽嗎?

這大熱天的,不來碗涼粉爽一爽嗎?

當然要吃到這碗粉,也不太容易,首先是蕨根的收集就比較困難。秋冬季節是挖蕨根的時節,根通常深埋於地下1米多的深處,把它完好無缺的挖出來要費一番周章。一般來講,手法熟練的人一天下來也挖不到幾斤。

這大熱天的,不來碗涼粉爽一爽嗎?

挖回家後先是把它洗乾淨,然後研磨成粉,裝進一個大容器裡(一般是一口大缸或者一個大盆),然後用水浸泡,不斷攪拌,然後過濾,用清水多次清洗蕨根粉溶液後,把保留下來的固體物拿出去晾曬,最後得到蕨根粉。整個過程一般需要幾天的時間,但這個成本是值得的,蕨根粉製成之後,可以存放很長的時間,它本來就是當地人所存儲的一種過冬食物。

這大熱天的,不來碗涼粉爽一爽嗎?

夏季炎熱時,用水和(huo)蕨根粉,勾芡,做成蕨根麵糰,用特製的漏勺把麵糰做成麵條狀,倒入鍋中煮熟,再倒入冷水或冰水中冷卻、備用。與其他涼粉的製作過程其實是差不多的。

涼粉除了爽滑之外,是沒有味道的,好不好吃關鍵還是看調味。利川與重慶萬州接壤,因此飲食口味上深受其影響,喜好辣,尤其喜歡吃酸(不是醋,是泡菜罈子裡的發酵水),酸和辣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當地有句俗語:三天不吃酸和辣,心裡就像貓爪抓。

這大熱天的,不來碗涼粉爽一爽嗎?

這大熱天的,不來碗涼粉爽一爽嗎?

利川人習慣用鹽、醋、花椒、蒜泥、辣椒、蔥白等十幾種原料與冷開水或冰水混合,再淋上一瓢酸菜水,吃的時候,倒入盛有蕨根粉絲的碗中,吃起來酸辣可口,對消暑解熱、開胃都有幫助。

這大熱天的,不來碗涼粉爽一爽嗎?

根粑涼粉是利川非常大眾的小吃,無人不知。盛夏,在街上經常能看到推著小車售賣涼粉的人,但凡看到,多半是會買一碗的,如果沒看到,還會到處去找。就是這麼愛!

這大熱天的,不來碗涼粉爽一爽嗎?

最後,蕨根與蕨菜據說多吃對身體是很不太好的,雖然它可以入藥,但總體而言弊大於利,所以還是不要吃太多了,更不要相信那些跟你說蕨根蕨菜可以養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