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那些被忘卻了的冬至習俗

細數那些被忘卻了的冬至習俗

細數那些被忘卻了的冬至習俗


今天中國人對冬至最深刻的記憶,大概就是吃餃子這個習俗了。北方人是“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而南方人則是“冬至的餛飩,夏至的面”,吃的卻是餛飩。無論是餃子還是餛飩,都是冬至這個特殊節氣的產物,因為冬至是一年之中黑夜最漫長、白天最短暫的一天,也是真正嚴寒的開始,進補助陽就成為這一重要節氣的關鍵!當然,進補的不只是餃子和餛飩,像關中的羊肉泡饃、羊肉湯、陝北的羊骨、羊雜碎、廣東的燒臘、潮汕的冬節丸、江南的湯圓……都成為了中國人的“冬至亞歲宴”,冬至的習俗活在了中國人的味蕾裡。

但在精神表達上,冬至節的意義遠不是停留在味蕾上。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的基點,作為曾經中國年的歲首,有更為豐富多彩的節日禮儀和娛樂習俗,而這些歷經千年的老習俗、老講究,恰恰被我們後來忽視或丟棄了。

先說祭天。人行走在天地間,天、地、人被稱為三才,而天,永遠是主宰。冬至,俗稱“交冬”,黑到極致、冷到極致、也陰到極致。古代帝王為何會選擇在冬至這一日祭天呢?因為中國人信奉陰陽哲學,陰到極致,就開始陽氣上升,萬事萬物都是陰盛陽衰,陽盛陰衰,陰陽轉化。於是,冬至也是一陽生的時間。陽代表天,陰代表地,帝王是天子,自然要在這一日祭天,期盼蒼天的庇護。祭天的傳統延續了兩千多年,如今在西安南郊的唐長安天壇遺址就是唐代皇帝祭天的地方。從史料記載上看,從隋末到唐初,這座天壇的圜丘沿用了314年,有隋兩位皇帝和唐代19位皇帝在此處進行過祭天禮儀。唐代皇帝祭天的隆重場面和莊嚴認真,非一般節日禮儀所比。唐是這樣,明清仍然是盛況空前,北京天壇就生動記錄了歷代皇帝祭天的盛大場面。

冬至祭天儘管是古代帝王的專利,但在表達天人合一、敬畏天地、護佑家國上仍然有值得借鑑的地方。老百姓效仿帝王祭天,形成了冬至祭祖的習俗。在我國許多地方,一直保持著冬至祭祖的習俗,在銅川耀州一帶,稱“冬至”為“交九”。黃昏時分,老百姓在城郊村外燒紙錢,為死者添補冬衣,表達對另一個世界裡親人的溫暖關懷。在我國臺灣,冬至有做九層糕祭祀祖先的習俗,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牛、羊等象徵吉祥福祿壽的動物,分層蒸制,以九層規格,在冬至表達不忘祖宗的初心。在華夏民族的節日譜系中,皇帝祭天成為節日一項重要儀式的,大概只有冬至了。在家國一體的國家體制下,冬至也就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節氣與節日。

從節氣而言,二十四節氣是以冬至為原點的,有了冬至,立春就確定在了冬至後的第45天,民謠雲:“冬至離春四十五”;清明在冬至後第156天,民謠雲:“冬至百六是清明”。從節日而言,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另外,許多人不知道冬至曾經是中國人的歲首。周代以冬至為歲首,漢武帝時才制定“太初曆”,將歲首定在正月,延續至今。周代以冬至為歲首的時間相當長,因此在華夏民族的歷史上,冬至曾經一直擔任著“年”的主角。即使後來漢武帝以正月為歲首,冬至在民間的習俗仍然旺盛,在漢代被稱為“小年”和“冬節”,唐代冬至還有七天假期,南宋時期冬至的節日氣氛比過年還熱鬧,有“肥冬瘦年”之說,明清時期更有皇帝每年冬至隆重的祭天禮儀。“冬至大如年”、“亞歲”等稱呼,都彰顯著冬至的獨特地位。

再說拜師。實際上,冬至是中國最早的教師節。古代冬至這一天是開學日,不少地方都要舉行“釋菜先師”的祭孔儀式。拜的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聖人,禮儀是“釋菜禮”,就是以蔬菜素食為祭物,用芹菜、棗、慄、菜羹等禮敬孔子。之所以選擇此物,源於當年孔子困於陳蔡間,七天沒有進食,以彈琴抗擊飢餓。他的弟子顏回釋菜於戶外,以示對老師的敬重和不離之意。

冬至祭孔的同時,也要舉辦衣冠拜師,師生同宴、熱鬧非凡。不少縣誌都有相似的記載:“長至日拜聖壽,外鄉塾弟子各拜業師”。冬至“隆師”的習俗,對傳承尊師重教的傳統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今天也很有意義。當然,冬至日又是一年教書先生定聘約和解僱的日子,自然也是有人歡樂有人憂了。

最後說數九。“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遙遠的古代,取暖技術遠沒有今天先進和普及,漫長的嚴寒是最難熬的。進入冬至,熬冬成為冬季的核心問題。值得褒揚的是,華夏民族發明了“數九”這種抵禦寒冬、期盼春天的消寒方式。所謂“數九”,就是把從冬到春八十一天分為九個九單元,每天進行推進。九九歌訣中就把這種逐漸變暖的氣候特徵表現得生動形象,比如“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等等。再如九九消寒圖,用染梅與填字的方式,使閨閣女子在寫字作畫的風雅中,一步步度過漫長的冬季。這已不僅是消寒,更是一種積極達觀的人生態度。還有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畫,每天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待一副對聯寫完,春天剛好如約而至。

冬至遠去的不僅僅是以上的習俗和講究,那漸行漸遠的冬至風景依然值得我們回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