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減肥?當心低熱量的甜味劑!

想減肥?當心低熱量的甜味劑!

想減肥?當心低熱量的甜味劑!

10s文章速覽

1.低卡路里的甜味劑已無處不在,而不只存在於無糖食物和飲料中;

2.低卡路里的甜味劑實際上更有助於體重增加,並且可能會導致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增加。


減肥,似乎始終在路上。吃點啥、喝點啥,第一要義即是計算卡路里。糖不能多吃,那麼,低卡路里的甜味劑是不是更安全呢?

卡路里是英語calorie的音譯,是計算熱量的單位。有大卡(記做“C”)與小卡(記做“cal”)之分。1大卡相當於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把1000g水提高1℃所用的熱量;1大卡等於1000小卡。

想減肥?當心低熱量的甜味劑!

在日常飲食中,糖被公認為“增肥長肉”的罪魁禍首,於是便出現了各種低卡路里替代品。標稱“無糖”的飲料,甜品,大都含有甜味劑,這些甜味劑熱量低,看起來是不錯的選擇。

甜味劑按照來源可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甜味劑。常見的甜味劑,包括人造甜味劑如阿斯巴甜,糖精和三氯蔗糖,糖醇如山梨糖醇;天然甜味劑如甜菊糖,甘草,木糖醇等。

想減肥?當心低熱量的甜味劑!

阿斯巴甜比一般的糖甜約200倍,比一般蔗糖含更少的熱量,因此也被廣泛地作為蔗糖的代替品

根據《營養與營養學雜誌》最新研究, 1999~2012年間, 這些糖替代品的使用量增加了200%,約有41%的美國人正在使用這些甜味劑。研究表明,甜味劑變得如此普遍,使得人們很有可能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有攝入過它們。

例如,《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也研究發現,他們在認為未購買使用過甜味劑的人的尿液中,發現有低卡路里甜味劑存在的痕跡。

喬治華盛頓大學的運動與營養科學家Allison Sylvetsky Meni表示:“這些甜味劑化合物曾經只在飲料中,但是現在從酸奶到色拉醬到醬汁都有甜味劑的存在,即使是可可杏仁也有低卡路里的甜味劑,他們出現在很多你想不到的地方。”

最新研究結論

根據《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在7月17日公佈的一項分析,低卡路里的甜味劑實際上更有助於體重增加。

馬尼托巴大學喬治與費耶創新醫療中心的科學家們分析調研了37項以前發表的研究,並開展了臨床試驗和觀察研究,分析揭示了低卡路里的甜味劑被攝入人體之後的表現和對人體長期與短期的影響。

臨床試驗,主要針對那些只攝入低卡路里甜味劑來達到減肥目的人。結果發現,未能顯示攝入低卡路里甜味劑與減肥指標(例如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或體重減少)之間的聯繫。

觀察性研究,主要針對在正常飲食中攝取這些物質的健康人群。結果發現,使用低卡路里甜味劑的人實際上更有可能體重增加,BMI和腰圍增加,並且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更高。

想減肥?當心低熱量的甜味劑!

不同聲音

美國飲料協會(ABA)卻對研究結論提出異議。該協會政策副總裁,William M. Dermody說:“低卡路里和無卡路里的甜味劑是世界上研究最多的成分之一。世界各國政府監管機構都認可是安全的並且也允許使用,包括美國FDA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回應質疑

本次研究的帶頭人Meghan Azad說:“雖然這次發佈的研究分析是嚴格可信的,但是用於支持低卡路里甜味劑不能減肥這一的結論還遠遠不夠。”

事實上,她說她們科研團隊最大的一個發現就是低卡路里甜味劑的研究還有多少空白。例如,尚沒有開展關於不同類型的低熱量甜味劑的比較實驗,比如,在食物中攝入低卡路里甜味劑的影響是否與飲料中攝入的影響不同。

即使低熱量甜味劑與體重增加和高血壓等不良結果之間的關係的存在是很明顯的,科學家們仍然需要找出生理依據解釋低熱量甜味劑是如何導致體重增加的。可以肯定的是,有一些假設:這些甜味劑有可能以某種方式刺激食慾,導致人們攝入更多的食物;它們也可能改變腸道微生物群從而危及脂肪代謝。

溫馨提示

如果你想減肥的話,需要考慮的是用什麼來代替糖,以及是否有更健康的選擇。

01

含糖產品也會含有甜味劑

大多數“無糖添加”的產品一般含有像本文多列舉的部分甜味劑,但是沒有寫無糖標籤的產品也有可能添加了甜味劑。

美國註冊營養師、美國《消費者報告》(CR)食品測試員,Amy Keating表示,含糖和低卡路里甜味劑的產品越來越多,因為這類產品並沒有標明它是低卡路里,所以消費者可能不會想要去查它是否含有低卡路里甜味劑。

02

儘量避免蘇打水或蘇打水飲料

蘇打水或蘇打水飲料幾乎沒有營養方面的益處,而且它們已經被認為是引起頭痛和引發暴飲暴食可能性的因素。

邁阿密米勒醫學院的神經病學教授Ralph L. Sacco對人造甜味劑很有研究,他說:“水是最好的,其他一切都適度。”

03

健康飲食

含有低熱量甜味劑的食品可能含有許多不確定是否健康和安全性的化學物質成分。

美國《膳食指南》建議選擇例如水果和蔬菜,豆類和全穀類食品等食物。不僅可以避免這些甜味劑,還可以避免任何有缺陷的成分的出現。

本文編譯自:美國《消費者報告》官方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