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漲價了!我想吃“東坡肉”行不行?


豬肉漲價了!我想吃“東坡肉”行不行?

吃了一週大白菜的我,忍不住花“巨資”買了三斤五花肉,回家做了一道東坡肉。當時吃在嘴裡的感覺,就如同幾天沒喝過水的人,看見一口水,即將溺死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這一刻,我感謝上帝創造出,如此美味的東西。讓我想起了蘇軾的《食豬肉詩》:

黃州好豬肉,價錢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豬肉漲價了!我想吃“東坡肉”行不行?


東坡肉屬江浙菜系,做法講究,是一道名菜,在其他地方也有人叫作紅燒肉。考究紅燒肉的歷史,確實難以說清楚它產生於何時、何地;不過,由於蘇東坡的原因,從他那時起,紅燒肉就正式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一、蘇軾在世時,並沒有“東坡肉”這一說法。

因他曾兩度做過杭州的地方官,併為當地人民群眾辦了許多關係民生的實事,所以蘇軾的事蹟在蘇杭民間流傳極廣。西湖那條湖堤被大家叫作:蘇堤,相傳東坡肉的流傳還與修蘇堤有關。

1090年再任杭州太守,那時西湖一直飽受淤泥堵塞的困擾,於是浪漫的蘇軾命人清理淤泥,在西湖中間修了一條堤壩,遍植柳樹香花。這條堤壩後來就成了西湖十景之一的“蘇堤”。老百姓為感謝這位太守,便把豬肉、紹興酒(黃酒)等送給蘇軾。蘇軾體恤築堤民工,於是吩咐家人把豬肉燒好後連黃酒一起送到工地去給民工。誰知道家人誤以為將豬肉和黃酒放在一起煮,結果意想不到:用這種辦法燉出來的肉格外香醇味美,別有一種風味!此事一時傳為佳話,消息不脛而走,人們紛紛傳頌蘇軾的功德,同時也紛紛仿效他的烹調技法,從此,東坡肉也就成了杭州的傳統名菜,名揚四海。

不過,浙江省浙菜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何宏曾經專門對東坡肉的來源做過學術性考證。最後發現,蘇軾活著的時候,並沒有東坡肉的說法,只有東坡魚。最早在史書中出現東坡肉,是在明朝,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稱:“肉之大胾(音zì)不割者,名東坡肉。”

據何宏推測,因為蘇東坡很受後世的歡迎,聯想到他對美食的熱愛,以及他曾寫過《燉肉歌》、《豬肉頌》等,於是老百姓便將特定的一個肉菜附會為了“東坡肉”。

至今,並沒有證據證明蘇東坡曾經做過“東坡肉”,甚至沒有證據證明他曾經自己做過肉,他的幾首和肉有關的詩歌,也有可能只是對別人的記錄。


豬肉漲價了!我想吃“東坡肉”行不行?

蘇東坡像

二、關於東坡肉的另一個傳說

蘇東坡有一次到永修境內(江西省九江市)一個叫艾城的地方,三伏天,蘇東坡在路邊救了一箇中暑的小孩。小孩的父母是當地農夫,為感謝他,買了兩斤豬肉,用一束稻草捆著提了回來。他們想問蘇先生喜歡什麼口味,於是提著肉走上前去問,恰巧,蘇東坡正在賦詩填詞,口中唸唸有詞:“禾---草---珍---珠---透心香......”。

農夫聽了一楞,仔細琢磨,認為是讓他把肉和著稻草整煮,並要煮透心。結果,菜端上桌,蘇東坡見一大塊整肉,沒切,還用稻草捆著,不知什麼原因,但又不好意思開口問,楞住了。

農夫覺得奇怪,就對蘇東坡說:“早上我去問您,您不是說‘和草整煮透心香’嗎?我是按照您的意思給弄的,先生怎不吃呢?”蘇東坡恍然大悟,也只好硬著頭皮開吃;沒想到豬肉中散發著稻草香味,十分清香可口。

蘇東坡本是路過,次日便走。結果主人盛情,幾次都不讓他走,最後只好趁主人不在,從包袱裡取出五兩紋銀,放在桌子上,留下一張字條,上寫著:“主人盛情難卻,東坡不辭而別。” 農夫回來,看見條子大吃一驚,原來救自己孩子的恩人竟是鼎鼎大名的蘇東坡先生。

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學著用稻草扎肉煮著吃,果然香酥可口。鄉親們便把這種肉稱作“東坡肉”。

豬肉漲價了!我想吃“東坡肉”行不行?

三、關於東坡肉的文獻記載

1、《東坡續集》所載的《豬肉頌》

對豬肉的做法,出現在《東坡全集》的《豬肉頌》: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yǎn)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辰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

從烹調工藝學的角度看,《豬肉頌》為我們留下了東坡肉最初階段三個最主要的特點:1、主料是豬肉。《豬肉頌》中雖然未言蘇東坡時代的東坡肉是何形狀,但我們可以從前述《萬曆野獲編》的記載進行推測。沈氏所說的“肉之大胾不割者”, 胾(音zì),大胾即大塊的肉,說明直到明朝萬曆年間,官宦之家的東坡肉仍然保留著當初大塊肉的形狀特點。2、傳熱輔料是水,並且強調要“少著水”。3、小火慢燉時間長。“柴頭罨煙焰不起”,是說要用小火;“待他自熟莫催他”,就是說東坡肉要慢煨不可心急;“火候足時他自美”,這句早已成為泛指精製一切美味佳餚的經典之句。

2、陸游《老學庵筆記》等記載,可知蘇東坡口味尚甜,因此早期的東坡肉,口味應似甜味突出。燒豬肉時,放入起調味、提鮮、亮色作用的冰糖或砂糖是可以肯定的,放蘇東坡喜愛的蜂蜜也是可能的。

3、清楊靜亭的竹枝詞《東坡肉》

“原來肉制貴微炊,火到東坡膩若脂。象眼截痕看不見,啖時舉箸爛方知。”

清代東坡肉製作進入完美階段,並且還出現了以下三點變化:(1)、單純的傳熱輔料水,變成了兼具調味、著色功能的酒和醬油。(2)、在對主料豬肉的刀工處理上,如前所述,明代萬曆年間的東坡肉仍是一大塊。到了清代,每款東坡肉則變為10塊或20塊,每塊約75克。(3)、燒肉時間則從12小時左右縮短為2.5個小時左右。


豬肉漲價了!我想吃“東坡肉”行不行?

四、推薦一道的東坡肉做法

  1. 選取皮薄肉厚的五花肉,在沸水汆一下;
  2. 將肉定型後切成大小一致的方形;在砂鍋最底下墊上竹篾,上面墊小蔥、生薑;
  3. 將肉皮朝下排列好,加入白糖、醬油和紹興黃酒,放水沒過肉;
  4. 大火燒開後改中小火加蓋密封悶兩小時,一小時後開蓋把油撇掉,之後再撇一兩次油;
  5. 兩小時後肉已八成熟,此時將肉翻個,皮朝上,小火煨30分鐘左右離火。

五、東坡肉食用注意事項

“東坡肉”大多采用豬肋條肉(五花肉):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也不是誰都適合的,請大家對號入座:

1、一般健康人和患有疾病之人均能食之,但食之過多,會攝入過多熱量,會致人肥胖。患高血壓或偏癱(中風)病者及腸胃虛寒、虛肥身體、痰溼盛、宿食不化者應慎食或少食之。

2、適宜陰虛不足、頭暈、貧血、老人燥咳無痰、大便乾結,以及營養不良者食用。

3、對溼熱偏重、痰溼偏盛、舌苔厚膩之人,忌食豬肉。

4、豬皮和豬蹄具有“和氣血、潤肌膚、可美容”的功效,愛美的女性可多食用豬皮和豬蹄。

宋代,黎廷瑞在《滿江紅》寫道:“問東坡、何獨飲松醪,還思肉。”

豬肉漲價了!我想吃“東坡肉”行不行?


最後,以蘇東坡給朝雲的輓聯作為本文的結尾

“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請原諒我在豬肉這麼貴的時候讓大家流著口水思念一代文豪——蘇東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