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西安——肉夾饃

明明是饃夾肉,卻取名為肉夾饃。瞭解陝西方言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人們將夾著其他食料的白吉饃統稱為“夾饃”,它是“夾於饃”的簡稱,所有與夾饃有關的食物,都叫做“食料名稱+夾饃”,

肉夾饃就是其中一種,類似的還有菜夾饃和花幹夾饃等。

吃在西安——肉夾饃


肉夾饃中的肉叫做臘汁肉,煮完肉的湯汁上有一層厚厚的油脂,能起到保溫留香的作用。冷卻後的肉看起來如蠟淨白,食用起來猶如被蠟浸透。這樣的煮肉方式由來已久,《周禮》中提到的“周代八珍”之一的“漬”,就是臘汁肉;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詳細記載的“臘肉”製法,與今天臘汁肉的製法所差無幾,只不過現在的做法更為講究,肉質更酥爛,滋味更鮮長,人們通常以這樣一句話來形容臘汁肉:“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無渣滿含油。不用牙咬肉自爛,食後餘香久不散。”

吃在西安——肉夾饃


肉夾饃中使用的饃也十分講究,它叫做白吉饃,面要經過長時間揉搓,變得硬而勁道,再放在木炭上烤,從最開始的揪劑、搓條,到後來的卷、擀、旋、上花,再到最後的烘烤,缺一不可,這樣做出來的饃才會達到“銅圈虎背菊花心”的效果,吃起來才會酥脆有嚼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