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賺10萬的餐飲新風口,竟然是你家門口的拉麵、煎餅、肉夾饃?

2016年我國小吃餐廳有 73.2 萬家,比上年增長 33.3%。

而進入2017年,這個數據下降了3.6%。與此同時的是,揚州炒飯、煎餅果子、肉夾饃……越來越多傳統小吃正在走向標準化,這是小吃品類“求同”發展的一大標誌。

月賺10萬的餐飲新風口,竟然是你家門口的拉麵、煎餅、肉夾饃?

煎餅餜子出了新標準,最引人注目的是給攤餅定了大小標準,直徑應在38~45cm之間。有朋友哭笑不得,以後再吃煎餅餜子,是不是要帶把尺子……

地方特色小吃出標準並不是第一次,早在之前,揚州炒飯、肉夾饃等眾多小吃也都出了標準。地方小吃紛紛走向標準化,少不了其背後的產業化構想。如有著街頭霸主之稱的沙縣小吃,這些年來通過統一的logo、門店形象、建立中央廚房等舉措,為的也是儘可能地標準化。

而這麼多知名品類,卻沒有對應的品牌。對於餐企來說,地方小吃標準化變革正是餐企深耕小吃市場的機會。

雷軍曾經說過,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

風口來了,你飛嗎?

月賺10萬的餐飲新風口,竟然是你家門口的拉麵、煎餅、肉夾饃?

月賺10萬的餐飲新風口,竟然是你家門口的拉麵、煎餅、肉夾饃?

小吃品類崛起 地方小吃逐漸走向標準化

據《2017年中國小吃產業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顯示,2017 年第二季度中式快餐在小吃市場的佔比逐年走高,而中式正餐、火鍋、麵包甜點的佔比有所下降。

小吃作為中式快餐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式快餐中佔 33.2%。

月賺10萬的餐飲新風口,竟然是你家門口的拉麵、煎餅、肉夾饃?

▲小吃成為中式快餐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兩年, 越來越多人把小吃看做有潛力的餐飲品類,而市場中也出現了很多以單品、爆款小吃為主的品牌。

有靠肉夾饃成功融資8000萬的西少爺,也有將傳統水餃變成時尚水餃贏得5000萬融資的

小恆水餃。前不久,某雞爪小吃獲億元A輪融資,小吃品類越來越被看好,市場未來發展可期。

而這些都是促使小吃走向標準化的重要因素。

月賺10萬的餐飲新風口,竟然是你家門口的拉麵、煎餅、肉夾饃?

1、小吃品類走進商超

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傳統小吃從街邊店進駐到購物中心。

相比街邊店的小吃攤位,商場內的小吃店環境明亮、乾淨衛生。某鍋盔品牌進入商場後,店面裝修小而精緻,服務形象整齊劃一。在產品和服務的綜合升級下,品牌客單價也有所提高。

現在,進駐商超做品牌已經成為小吃品類發展的大勢所趨。

月賺10萬的餐飲新風口,竟然是你家門口的拉麵、煎餅、肉夾饃?

2、食品安全受重視

常年來,街邊小吃因缺少行業規範而備受詬病,食安問題已成為抑制小吃品類良性發展的一大症結。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瑕疵無法容忍,標準化將是地方小吃克服食品安全問題的一大進程。

月賺10萬的餐飲新風口,竟然是你家門口的拉麵、煎餅、肉夾饃?

月賺10萬的餐飲新風口,竟然是你家門口的拉麵、煎餅、肉夾饃?

特色小吃單品

如何走標準化變革之路

對於地方特色小吃來說,標準化是一把雙刃劍,一面保護了傳統文化,一面也在加速同品類的競爭。尤其是對於小吃單品店來說,消費者不僅僅滿足於一種口味,他們既要正宗,也想要創新。

有變革就有機遇,地方小吃的這種標準化趨勢,也給餐飲市場的小吃品類帶來新一輪的生機。

1、最大、最貴、最有特色……何不跨越標準?

有標準就有創新,想要在標準之中脫穎而出,在標準之上樹立自己的標準是達到差異化最直接的方式。

最近,西貝打著“超級肉夾饃”的品牌推出“肉夾饃+咖啡”新組合,其中肉夾饃不僅“超級大”,最大的巨型肉夾饃要5個人才能吃掉一個,門店只做三角形的肉夾饃,突破了傳統圓形肉夾饃的思維模式。

月賺10萬的餐飲新風口,竟然是你家門口的拉麵、煎餅、肉夾饃?

西貝重新定義肉夾饃,在價格定位上也做了區隔,輕奢小貴,不走平民路線,超級肉夾饃的一個主打產品最貴49元,最便宜的10元左右,人均價格是41元。

不過這樣的做法也存在一定風險,過度的創新和偏貴的價格定位不一定能符合消費者的認知,在顧客的黏度方面還有待加強。

但其敢於創新的思想可鑑,最大、最貴、最有特色……想要做到差異化,就要達到一個“最”字,跨越標準,就在於敢試。

2、持續創新才能建立產品壁壘

我們常說,小吃品類輕量化好複製。但對於單品店來說,產品過於單一性也十分容易被模仿,新鮮勁一過,顧客也就不買賬了。這就需要品牌有持續的產品研發和創新來構建有效的競爭門檻。

去年仰望包角布以充滿新鮮感的口味火遍上海,新金槍魚包角布、牛油果包角布、小龍蝦包角布、雞排包角布等產品噱頭使其人氣爆滿,堪稱一場煎餅餜子的革命。

月賺10萬的餐飲新風口,竟然是你家門口的拉麵、煎餅、肉夾饃?

但由於其後期產品研發的停滯,仰望包角布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可見,保持創新建立產品壁壘,一方面能增加市場競爭機會不易被複制,另一方面也能滿足消費體驗的需要。這需要餐飲企業具備極強的產品研發能力。

3、重視環境體驗,提升品質感

在消費升級下,消費者對用餐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傳統觀念裡,小吃更多的是街邊攤,油煙環繞,沒有規範。改變消費者對小吃街邊攤印象,可以從環境體驗著手。

比如小楊生煎從路邊攤到連鎖發展,成為上海地標級小吃,除了產品標準化之外,也十分注重體驗的升級。

試想一下,同樣都是賣小吃,環境優質的店鋪和髒亂差的店鋪相比,消費者會選誰?

月賺10萬的餐飲新風口,竟然是你家門口的拉麵、煎餅、肉夾饃?

4、接軌互聯網,顛覆傳統認知

互聯網時代,網絡滲透著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傳統小吃可以接軌互聯網,利用與消費者息息相關、有價值的內容吸引消費者,提升關注度。

這幾年國產特色食品衛龍辣條的轉型可謂讓人眼前一亮,一開始是以蘋果風拉昇了品牌風格的調性,其後又借勢互聯網熱點,用網絡流行語言迎合年輕人的喜好,積累了不少粉絲。

月賺10萬的餐飲新風口,竟然是你家門口的拉麵、煎餅、肉夾饃?

△五芳齋的滅霸粽子

五芳齋婦女節結合網絡用語“傻白甜”製作海報,劃去首字拒絕“傻”,與粽子的“白”、“甜”相結合。今年又與復仇者聯盟跨界合作,給粽子的傳統文化定義賦予了更為年輕的品牌形象。

眾多品牌都在藉助互聯網思維的東風,給品牌塑造新鮮感。小吃作為一個接地氣的品類,想要翻身做大,借一借這股東風亦無妨。

5、進軍海外,開疆闢土

美國在二戰後的城市化過程中崛起了肯德基和麥當勞,日本崛起了7-ELEVEn。中國在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特別是人口高度集中的一二線城市,崛起幾家跟肯德基規模差不多的中式快餐,有何不可?

月賺10萬的餐飲新風口,竟然是你家門口的拉麵、煎餅、肉夾饃?

有很多標準化程度高的企業,已經走到了海外,比如沙縣小吃。“餐飲不單單吃吃飽肚子,也是一種文化。”

藉著小吃標準化的風口,讓中國的餐飲走向世界,帶著中國文化一起走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