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國風,淺談徽菜

“徽”是徽州的簡稱,“徽菜”因徽州而得名,其因徽州商人的崛起而興盛,又因徽商的沒落而衰弱,近年來不斷崛起。徽州商幫的發跡對飲食的講究進而刺激了家鄉飲食業的發展,不僅使得徽菜的層次提高,成為宴請應酬的必備,也促使徽菜館遍佈全國各地。徽商走到哪,哪裡就有徽菜的影子。在徽廚遍天下的時代,徽州菜餚達到鼎盛,經營者不僅繼承徽菜的烹飪傳統,把徽州人的食俗傳到異鄉他幫,還吸取各幫烹飪技術之所長,樣樣烹飪入味。

這才是國風,淺談徽菜

徽菜菜品有:全家福、鳳還巢、炒鱔糊、楊梅丸子、沙地鯽魚、銀芽山雞、紅燒划水、五色繡球、三蝦豆腐、翡翠蝦仁、紅燒大烤、蜜汁火方、腐乳炸肉、雪映紅梅、火煺燒邊筍、松鼠溜黃魚、砂鍋鴨餛飩等數百種。 如今徽菜中還保留了一品鍋、刀板香、醃鮮臭鱖魚、虎皮毛豆腐、問政筍、火腿燉甲魚、黃山雙石(石蛙燉石耳)、楊梅圓子、鳳燉牡丹、、青螺燉鴨 、中和湯 等傳統佳餚。

徽菜的主要特點:烹調方法上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等

這才是國風,淺談徽菜

小時候只有過年才能吃的到,現在依然很愛

關於徽菜的傳播與發展有以下幾種說法:一是說,當時徽商談生意、應酬或是好友聚會都會擺上一桌家鄉菜,以示為對待貴賓的尊重。因為徽菜的取材以及特色是獨具一格的,十分具有代表性。於是徽菜開始邁向注重品質、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二是說,徽州商人遍佈天下,根在徽州,口味也在家鄉,所以有求必有供。於是遍佈全國的徽菜館開始陸續出現。這也推動了徽菜體系的發展。

徽菜代表

1-臭鱖魚

又稱臭桂魚、桶鮮魚、桶魚,醃鮮魚,是一道傳統名菜,徽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區(徽州即今安徽省黃山市一帶)所謂醃鮮,在徽州本地土話中有臭的意思。這“風味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肉質鮮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俗名臭鱖魚。製法獨特,食而得異香。

這才是國風,淺談徽菜

2-清蒸石雞

是安徽徽州傳統名菜,此菜湯清香郁,肉細嫩柔滑,原味鮮醇,素以珍品著稱。石雞是棲息在山澗石縫中的一種蛙類動物,乃黃山特產。以休寧縣大阜瀛所產最為著名。黃山石雞每隻重五兩左右,腹乳白,背黑有條紋,肉質細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等營養成分,並且具有清火、明目、滋補身體的功能,是山珍上品。

當然徽菜還有更多的美味的佳餚,如有興趣可以留言盤點更多的徽菜美味,讓我們一起回味家鄉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