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山野鮮味,油鹽重色


徽州在中國近代出了一位“聖人”,名叫胡適,他的一生都洋溢著濃郁的鄉情。胡適這樣談起對家鄉的印象:“徽州是個閉塞的地方,四面皆山,地瘠民貧,山地多種茶。每逢收茶季節,茶商經由水路從金華到杭州再到上海求售,所以上海的徽州人特多,號稱徽幫,其勢力一度不在寧幫之下。”

當然,這都是他那個年代的事,這類景象早已煙消雲散,但徽幫卻總不被人忘記。除了百轉千回的傳奇故事以外,迷上徽菜的“吃貨”們,尤其應該銘記徽商的貢獻——徽菜。

黃山學院的胡院長對家鄉菜十分自豪,並且幽默地調侃:徽菜的特點就是“輕度腐敗、嚴(鹽)重好色”。如今,這八個字似乎已成了美食家們的共識、常識,大都認為徽菜有“四重”,重油、重色、重火功、重原味。

醃鮮鱖魚

鹹鮮醇厚,似臭非臭


徽菜:山野鮮味,油鹽重色

“醃鮮”二字,雖是徽州方言,意思卻直白好懂,意為“將新鮮的食材醃上”。不知怎的,傳至外地,名字換了個“臭”字。想不到的是,名字改得怪異,反倒招徠了不少獵奇“逐臭”的食客,臭味也成了異香。

傳統制作的醃鮮鱖魚,魚肉鮮美突出、肉質近似上等黃魚,汁水十足。最好選擇一斤二兩的鱖魚,太大太小都不好,大廚先煎後燒,重手下醬油、輔以筍片、火腿、蔥、姜、蒜與紅幹辣椒,末了加芫荽提香增色,上桌就是一盤風景,鹹辣鮮甜,殺酒屠飯,快意至極。


徽菜:山野鮮味,油鹽重色

上圖中正在醃製的鱖魚,鱗不脫、質未變,但腮已透紅,這是做著名徽菜“醃鮮鱖魚”的重要工序。

一菜成名皆有因緣,醃鮮鱖魚成名於屯溪。

1840年以後,原經江西轉廣州出口的徽州山區土特產,改奔上海,於是新安江至杭州,再至上海這條商路通達起來,扼橫江、新安江匯合處的屯溪,頓時升級為集散中心。頭腦靈活的徽商,不想讓回徽州的船放空,瞄準了山區緊俏的水產品。

可是,入冬前將長江盛產的鱖魚,運往屯溪行程要七八天。活魚如何保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醃鮮。

先把魚裝進木桶裡,再潑灑鹽水在魚身上,一層復一層,運送途中不時翻動,到了目的地,那魚的腮還是紅彤彤的。魚身泛著淺綠光華,鱗片完整、栩栩如生。叫鼻子最靈的人來嗅一嗅,也只是聞著有淡淡“臭”味而已——其實是乳酸菌發酵所生出的氣味。


一品鍋

鮮香漫舌,百吃不厭

徽菜:山野鮮味,油鹽重色

徽商一年四季在外奔波,為了尋找回家的感覺,製作出特別的“一品鍋”。精心挑選食材,層層圍疊起來,求的就是一份紅紅火火,團團圓圓。在績溪,除了過年期間吃一品鍋,每逢四時八節、婚喪喜慶,都時興“吃鍋”,傾其所有上好野味家珍,集成一鍋,以酬佳賓。

據傳,這“一品鍋”是由明代的一位一品誥命夫人做給皇帝吃過後,皇帝取名,從此這道徽州家常菜便得“一品”之名。

這道一品鍋看起來其貌不揚,確是專業廚師難以複製的,喜慶的日子裡,各家烹出各家的味道,鍋裡包含的是化不開的鄉情和歡喜。柴火之上,在有點老土的鐵鍋裡分層碼放著幹筍、雞肉、鴨肉、豬肉、油豆腐、蛋餃……打開鍋蓋,熱氣騰騰,香氣撲鼻。

有人說,一品鍋的起源和粵菜中的盆菜有關,盆菜可能是一品鍋的鼻祖,兩者都是一盆菜裡薈萃數味珍饈,豐富的食材一層層疊進大盤之中,汁液交融,味道馥郁而香濃,但是這已無法考證。

說起一品鍋,不得不提胡適先生。在胡適僑居美國期間,思鄉情深的他多次以家鄉風味之名“一品鍋”招待客人,從而使其蜚聲國際,一品鍋也因而冠上了胡適之名。

黃山雙石

湯清味鮮,滋補強身

徽菜:山野鮮味,油鹽重色

徽菜靠珍品,清燉湯菜尤其如此。喜湯者皆知湯菜要求湯清味鮮,食材酥爛,這道“黃山雙石”以山珍——石雞和石耳為主材,既清淡又滋補。

這類清味美食,完全不同於人們對徽菜的一貫印象,不僅沾了黃山秀美山水的光,名字富有詩情畫意,還曾經讓乾隆爺龍顏大悅,感嘆“天下竟有如此美食,滑而不膩,沁人心脾”,命此湯為“龍王湯”,從此這“石雞燉石耳”便一躍成為宮廷御膳,成為皇家貢品

毛豆腐

鮮醇爽口,軟綿細膩


徽菜:山野鮮味,油鹽重色

淮南是豆腐的故鄉,而徽人尤擅做豆腐。和湘菜的臭豆腐不同,徽菜中的毛豆腐是徽菜“輕度微腐”這一特徵的代表。

毛豆腐表面細長的毛絨狀菌絲(植物蛋白),是徽州的潮溼氣候使豆腐發酵而生長出來的。看著雖有些瘮人,但經煎炸之後,表面的絨毛消失了,一層金黃酥脆的皮包裹著腐乳一般的半固體,又軟又綿,略帶苦味,蘸著醬料吃會很難吃出苦味,而口有餘香,總之是一種很奇特的味道,讓人……難忘。


徽菜:山野鮮味,油鹽重色

圖片來自:《中華遺產》2015年05月

石頭粿

油重味厚,香氣撲鼻

徽菜:山野鮮味,油鹽重色

徽菜總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故事。徽州傳統麵食石頭粿,早在清代即負盛名,有爐灶、有平鍋就可在街頭兜售。製作中要用印璽形狀的石頭壓制,所以稱為石頭粿(上圖,攝影/徐紅生),也有按照食材為它取名的,叫黃豆肉粿。


觀察他們的工序,會發現首先是取和好的油烙面,擀開填餡,再放置在平底鍋煎烙,如同做千層酥皮的烙餅一般,沒什麼稀奇。正在心裡納悶的時候,店家祭出傳家的寶貝——一塊油光滑潤的黑石頭。將這石頭放在“餅”上反覆按壓,這時餡料裡的油脂似乎被逼了出來,香味四溢。

仔細看,壓餅的石頭上有的還裝著把兒,類似古代蓋章的印鑑,這還有個傳說。


清朝乾隆皇帝第五次下江南時,走到歙縣漁梁壩,見到路邊涼亭中有個賣“粿”的小攤,買了一個品嚐,連讚美味,便贈賣粿老翁一枚“福”字小印,告訴他遇到難事,可以憑印找官府幫助。老翁把印章蓋在粿子上,生意火了,便招來惡人搗亂,踢翻了老翁的平底鍋,鐵鍋飛起卻反而砸傷了惡人的眼睛。鬧到官府那裡,老翁急中生智拿出了福字小印,知府接過小印一看,只見邊款刻著“乾隆御製”四字,馬上喝令退堂,向攤主賠禮道歉。從此老翁的粿攤名揚四方,學藝的人紛紛慕名而來,以石頭代替小印,“石頭粿”一時傳遍了整個歙縣。

刀板香

肥肉爽口,瘦肉嫩韌

徽菜:山野鮮味,油鹽重色

豬可以分解為許多部位,最好吃的那一塊是五花肉,因為肥瘦兼顧,豬油又香。一家食肆也好,一個菜系也罷,五花肉做得好吃是最基本的。

徽菜中的“刀板香”是用帶皮五花,均勻地抹擦上一層鹽,然後拿去風乾後,吃的時候先用冷水泡一晚,取出洗淨後蒸熟切片裝盤即可

說來容易,用多少鹽、選什麼樣的肉、什麼樣天氣吹多久的風?做到好吃,可就難了。總之要夠味道,以後蒸熟、搭出來。

在一塊老榆木的墩板上趁熱切片,榆木吸掉多餘的油、給肉一份木香,只要一入口,肥肉爽口、瘦肉既韌且嫩,鹽味帶著似有似無的木頭氣味。三五塊下肚,你知道是油的、甚至幾乎就是在吃油,但絕不會膩、也不捨得停。

土生土長的食材,獨特富有想象力的加工、烹製,造就了徽菜。一道又一道聞名遐邇的徽菜,看著“怕”,吃著香,耐回味。在徽菜看似粗樸厚重的菜品裡,蘊含著至柔至精細的道理,也許盛世裡難以嶄露頭角,但它不會衰敗。

至於徽菜是指徽州菜還是安徽菜,這個自在人心,據說多年前安徽省正式發佈了徽菜標準體系表,將徽菜定義為皖南菜、皖江菜、合肥菜、淮南菜、皖北菜的總稱

還是用數據說話吧,大家可以為自己喜歡的徽菜投一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