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二十九年!“中國名酒”品牌品評為何不再舉辦?這就是原因

說到歷屆的白酒參評,從1952年到1989年間,國內共舉辦了五屆全國性評酒會,除了第一屆和第二屆在北京舉行,其他分別在大連,太原,合肥舉行,第一屆共評出四種白酒,一種黃酒,兩種葡萄酒,一種果酒,而那四種白酒也至今被稱為四大名酒。

整整二十九年!“中國名酒”品牌品評為何不再舉辦?這就是原因

第二屆品酒會前攝影

從古至今,酒一直是國民經濟和國家稅收的重要支撐。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國家經濟千瘡百孔,各行各業百廢待興。由周恩來總理親自倡導,為振興釀酒工業,1952年國家輕工業部才在北京舉辦了第一屆評酒會。

整整二十九年!“中國名酒”品牌品評為何不再舉辦?這就是原因

品酒

“國家名酒”是一個特定的稱謂,可是她不是來自於市場,而是來自於政府的官方認證和品評,因為當時國家並沒有專職的品評隊伍,也缺乏相關的理論指導。因此,在**屆全國名酒評比會上,評審委員會評審名酒的方法是“評議”,按照“色、香、味、格”的打分標準,而白酒被劃分為“濃香、清香、醬香”三大基礎香型。

整整二十九年!“中國名酒”品牌品評為何不再舉辦?這就是原因

根據分析結果和推薦意見,將八種酒命名為我國的八大名酒。並且必須遵守以下幾點。1、品德優良,並符合高級酒類標準及衛生指標。2、在國內獲得好評,併為全國大部分人所歡迎。3、歷史悠久,還在全國有銷售市場。4、製造方法特殊,具有地方特色,它還不能仿製。

整整二十九年!“中國名酒”品牌品評為何不再舉辦?這就是原因

雖然第一屆全國評酒會的準備工作和條件較差,但評選出的八大名酒對推動生產、提高產品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並給以後的評酒奠定了良好基礎,樹立了基本框架,開創了我國酒類評比歷史的新篇章,為我國酒類評比寫下了極為珍貴的一頁。

經過首屆“四大名酒”中的茅臺、瀘州老窖、山西汾酒蟬聯了五屆“中國名酒”稱號,西鳳酒蟬聯了四屆,它們作為標杆引領著整個白酒行業 五次全國性評酒會,完全根據口感和品質評出名酒,最大程度上保證了評比的公平性和權威性。

整整二十九年!“中國名酒”品牌品評為何不再舉辦?這就是原因

茅臺鎮鼎盞酒

上世紀80、90年代,改革開放後,我國商品經濟飛速發展,在各酒企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市場條件下,受經濟利益的影響,全國評酒會的含金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為保護“中國名酒”這一稱號的權威性,國家決定停辦全國評酒會,為此四大名酒仍是中國白酒行業的“領導者”,可見當時評酒會的“含金量”。

因此,1952年“四大名酒”也就成為“絕唱”,所以這也是全國白酒行業不可複製的巔峰。

好了,以上就是本文的所有內容了,如果你有別的想法可以在文章下方評論,喜歡的話請記得關注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