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g biang 面!不止是關中美食 承載的更是一種兒時回憶……

關中傳統的一種麵食,不過這前面兩字,在漢字中找不到適當的對象,有人寫作一個‘“大”字下面加上一個“面”字。此字在《康熙字典》和《漢語大字典》中均可找到,但讀音距離甚遠,且意義也絕不相干,所指並非‘大面條”而是‘“大臉面”,故不取。它的正確發音,陝西人,特別關中人,是很熟悉這一詞彙,很熟悉這一食品的,一下子便念得出來。這兩個字讀來應該加重,強調,一字一頓,聽時擲地有聲方好。讀音biang biang,若是打一比方,則其聲音,與連續打嘴巴略同。

biang biang 面!不止是關中美食 承載的更是一種兒時回憶……

陝西人創造了biang字。此字在西安麵館隨處可見,還伴有口訣和不少傳說。那字的口訣是:“一點衝上天,黃河兩頭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進走,你一扭,我一扭,不見三點在左右。你一長,我一長,當中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邊,留個彎鉤掛麻糖,坐個車車遊四方。”在關中農村,先前吃這種面的方式方法尤其有趣。一般不是在自己家裡飯桌上邊慢慢品嚐,而是盛到一個大碗裡,從家裡走出來,在巷道村頭場院中間,與父老鄉親邊吃邊聊,一同共享。

biang biang 面!不止是關中美食 承載的更是一種兒時回憶……

原料:麵粉、時鮮蔬菜及調料。

製法:

(1)將白麵粉加水和成麵糰,先和硬後調軟,用擀麵杖擀成約0.33釐米厚的薄片,切成3.3釐米寬、13釐米長的長形面片。

(2)煸菜碼。將菠菜洗淨切成段、紅蘿蔔切成小丁,鍋內添入菜籽油,燒熱,下入紅蘿蔔丁、菠菜段,加入精鹽、醬油、五香調料面,煸至斷生盛出。鍋內加入菜籽油,油熱,下人蔥花,煸炒至熟待用。

biang biang 面!不止是關中美食 承載的更是一種兒時回憶……

(3)煮麵調面。鐵鍋內添入清水,燒開後,下入面片,再沸後甩入雞蛋絮(要求雞蛋成薄片),下入熟菜、蔥花。鍋內即成紅、黃、綠、白四種顏色。再沸,調入精鹽、醬油。食醋可直接調入鍋內,亦可用盛器另備,由食者自調。同時備有油潑辣子。

營養特點:色澤鮮豔,吃口柔韌,淡雅清香,筋而有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