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4:識破許可陷阱,專注長期目標

有沒有這樣時候,你想擁有苗條身材,但總是在健身後吃一頓美食犒勞自己;你想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卻無法阻止對父母、孩子大聲斥責;你努力工作了一天,下班後心安理得地熬夜刷劇……

為什麼我們無法拒絕誘惑?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讓我們每天都在重複昨天的錯誤,在墮落的泥潭裡越陷越深無可自拔?我們真的還有救嗎?

仔細想想,這些自控力失敗的情形,其實不是因為意志力薄弱?恰恰是我們有意識地選擇了在誘惑面前屈服。

這就是 “道德許可” 效應!

《自控力》4:識破許可陷阱,專注長期目標

道德許可的邏輯很詭異

嚴格來說,道德許可的邏輯並沒有邏輯可言。

首先,我們基本不會在好行為和壞行為之間建立聯繫。任何讓你對自己的美德感到滿意的事,即便只是想想你做過的善事,都會允許我們衝動行事。

第二,我們通常相信本能,只有當需要解釋自己的判斷時,我們才尋求邏輯。

本能上,我們都自認為自己是個好人,一直是善良的人。在這個本能的認識基礎上,如果一個行為沒有讓你心裡產生錯誤的感覺,我們一般不會質疑自己的衝動。

當你覺得自己是個聖人的時候,縱容自己的念頭聽起來沒有錯。如果你自控的唯一動力就是成為一個足夠好的人,那麼每當你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你就會放棄自控。

道德許可的陷阱

道德許可最糟糕的部分並不是他可疑的邏輯,而是他會誘我們做出背離自己最大利益的事情。

1.美德陷阱

當你做善事的時候,你會感覺良好,這就意味著,你更可能相信自己的衝動,而衝動常常會允許你做壞事。當說到孰是孰非時候,我們都能毫不費力地做出符合道德標準的選擇。我們這樣,只想讓自己感覺良好,而這就為自己的胡作非為開了綠燈。

不只是正邪的善惡方面才存在道德許可效應。任何被我們道德化的東西都存在許可效應。比如,如果你把今天鍛鍊認為自己好、不鍛鍊認為自己壞,或者拖延認為自己壞,那麼當你覺得自己好的時候,就會允許自己做些壞事。簡單說,就是隻要我們思想中存在正反兩方,好的行為就總是允許我們做一點壞事。

道德判斷並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具有激勵作用。我們把自己對美德的追求理想化了,罪惡感和羞恥心並不是最優驅動力的,最能帶給我們動力的事情是獲得我們想要的,避開我們不想要的。

2.進步陷阱

陷入道德許可的陷阱,並非只是來自於把意志力挑戰當成衡量道德的標準。實際上,道德化的東西都可以導致你陷入道德許可的陷阱。

比如進步。科學家已經證明,在完成某個目標過程中取得的進步,會刺激人們做出妨礙完成目標的行為。這就是說,進步可能讓我們放棄曾經為之奮鬥的東西。

心理學家講“目標釋放”。你曾經努力剋制的目標會變得更加強大,誘惑也會變得更加難以抵抗。當你取得進步的時候,你的大腦就停止了思維進程,而這個進程正是推動你追求長遠目標的關鍵。

在實際生活中,這就意味著,前進一小步會導致你後退兩大步。

有時候不光是完成目標,即使想一想要完成的目標,也會讓你事與願違,比如代辦清單,僅僅是列出來一天要乾的事情,都會讓我們感覺良好,雖然代辦清單上的事項一個也沒有幹完。

關注進步確實會讓我們離目標越來越遠,問題就在於進步帶給我們的感覺。

進步可以激勵人的前提是,你要把自己的行動當成努力完成目標的證據,換句話說,你要清楚自己做了什麼。

《自控力》4:識破許可陷阱,專注長期目標

3.明天陷阱

道德許可不只計算過去的善行,我們同樣可能看到未來,認為我們計劃要做的善行也值得稱讚。這種習慣允許我們“今天犯錯,明天補救”。有時候,大腦會對能完成目標的可能性感到興奮,錯把可能性當成真正完成了目標。

我們想到未來的選擇時,就會很容易犯下大錯,我們不斷期望明天能做出和今天不同的選擇,但這種期望是錯誤的。這種樂觀精神會讓我們在今天放縱自己,尤其是當你確信自己下次不會做出同樣選擇的時候。

對未來的樂觀主義精神,不僅會影響我們自己的決定,還會影響我們究竟會不會按自己所說的去做。心理學家已經證明了,我們錯誤地認為自己明天會比今天又更多的空閒時間。這種樂觀精神讓人很難理解,我們總是用未來的好好表現來掩飾現在的表現糟糕。

如何克服這種“明日復明日”的想法。科學家也提出了簡單的方法,當你想改變某種行為的時候,試著減少行為的變化性,而不是減少那種行為。

4.慾望陷阱

還有一個道德許可陷阱,需要我們識破。這和我們自己的高尚行為無關,而和我們最深切的慾望有關。這就是,我們迫切想給誘惑我們的對象加以道德標準,好讓我們在放縱自己的時候毫無負罪感。

一種是光環效應。這種道德許可的形式為你對誘惑說好的提供了充足的理由。當我們想獲得放縱許可的時候,我們會尋找一個美德暗示,為自己放棄抵抗做辯護,比如健康光環。只要使你放縱的東西和使你覺得品德高尚的東西同時出現,就會產生光環效應。

一種是神奇詞語。當我們用好和壞來界定食物和商品時候,感覺良好會取代常識判斷。會讓我們放棄自己的長期目標。因為,我們自己內心對這個目標就是盲目的,我們只是樂於找到答案而已。這些神奇詞彙包括零脂肪、有機、綠色、買一送一、全天然、為了慈善等等。

從本質上,道德許可就是一種身份危機。我們之所以會獎勵自己的良好行為,是因為我們內心深處認為,真正的自己想做壞事。

想要走出道德許可的陷阱,我們就要知道,哪個想變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想按核心價值觀生活的自己。

《自控力》4:識破許可陷阱,專注長期目標

規避道德許可陷阱

為了避免道德許可的陷阱,我們要把真正的道德困境和普通的困難區分開來。並不是所有的自控都是道德測試,當我們從道德的角度思考自己面對的意志力挑戰時,我們就失去了自我判斷能力,看不到這些挑戰有助於我們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解決辦法就是,不要把支持目標實現的行為誤認為是目標本身,不是說你做了一件和你目標一致的事情,你就不會再面臨危險了。不要認為某些積極的行為值得稱讚,就忘了自己實際的目標是什麼。要盯緊自己的目標,為了實現目標,你要更願意付出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