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自律

自知之明是自控的基礎。認識到自己的意志力存在問題,則是自控的關鍵。


自控力: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自律

書中講了意志力是什麼,意志力的本能,意志力會傳染,自控力的極限,白熊現象,反彈效應等等。

一、前進一小步,後退一大步!


當我們做了一件好事,或者僅僅是認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後,在以後的行為中,會傾向於給予自己獎勵,而變得縱容自己,更容易做點壞事。


為了減肥,堅持鍛鍊,少吃甜點,在堅持了三五天後,就想犒勞一下這幾天的辛苦,獎勵自己休息兩天,再吃幾塊巧克力蛋糕。


或者想著白天有運動,晚上可以犒勞自己吃一頓大餐。


喜歡讀書,照著別人推薦的書單,一下子把二十幾本書買回了家。


僅僅看著高高的一摞書,就覺得好興奮、好有成就感,趕快拍照發朋友圈,彷彿自己都看了似的。


結果呢?放縱自己,忙著刷微博、刷簡書、刷朋友圈去了,書呢?被束之高閣。


買了一摞書後,自我感覺良好,作為獎勵屈服於網上購物、遊戲的誘惑力,想想買書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呢?


為了拓寬自己的視野?提高邏輯思維能力?購物和遊戲可做不到這一點。


牢記自己的最終目標是什麼,時刻提醒自己,所謂的獎勵會威脅最終目標,屈服於誘惑會與目標背道而馳!


自控力: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自律

二、明天總會有時間


心理學家證明,我們總會錯誤地認為自己明天會比今天有更多的空閒時間。我們總是憧憬著未來,卻沒能看到今天的挑戰。


這讓我們確信,未來我們會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做今天想做的事。我們覺得,推遲到以後再做是理所應當的。


我們相信,未來不僅能彌補今天沒做的事,還能做到更多。


啊哈!簡直是說到了我的心裡。今天不去健身了,但我明天會去。


今天要網上購物,但接下來一個月我要開始省錢了。今天要休息一天,但明天我要開始看書學習……


今天的快樂比明天的快樂更重要,雖然今天選擇了懶惰、抽菸、酗酒、吸毒、賭博,但是明天我就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自控力: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自律

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人類大腦裡不是隻有一個自我,而是有很多不同的自我在相互競爭爭奪控制權。


這裡面有想獲得即時滿足感的自我,有銘記遠大目標的自我,有現在的自我,也有未來的自我。


他們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實際上,我們還會發現自己大腦裡還住著幾個人,就像腦子裡還不夠擠似的。


大腦裡住著我們的父母、配偶、孩子、朋友、老闆,以及任何出現在你日常生活中的人。


除此之外,我們的大腦裡還住著各種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電視劇中出現的人物,以及他們的人生觀。


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共同影響著我們的思想觀念和日常行為。


而我們的日常行為受到“社會認同”的巨大影響。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在新聞網站上瀏覽“最受歡迎的新聞”。


也就是我們為什麼更可能去看“排行榜第一位”的電影,而不是去看那些“票房毒藥”。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父母在超市過道里為了最熱門的新玩具打架。


其他人想要的一定是好的,其他人認為對的一定是正確的。


如果我們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觀點,或許我們也會信任群體的觀點。

周圍的人,周圍的事,周圍的一切都對我們產生著影響。


吸毒,酗酒,打架,抽菸,種種屈服於誘惑的行為,都會被傳染,所以才會有孟母三遷。


別人影響著我們,尤其是關係密切的人,對我們影響更大。


我們的行為也影響著其他人,我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對別人而言也是一種鼓舞或誘惑。


所以為了自己,我們應該學習如何不屈服於誘惑,讓自己變得更好。


為了身邊我們深愛的人,我們也應該學習提高自控力,從容面對失控,為身邊人起到榜樣作用。


其實,說了那麼多,只需要做到的是,學著接受自己的一切,記著自己只是個凡人。


想起網易公開課《什麼是積極心理學》或《幸福課》裡的Tal老師總說的一句話“Permission to be human”。


很喜歡這位老師,接下來我要去二刷這門課!


每個人都會遇到意志力挑戰,每個人都有失控的時候,這只是人性的組成部分。


挫折並不意味著本身有問題,重要的是如何應對失敗,如何應對失控。

還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與三觀正的人相處做朋友。

最後就是,我們的大腦為了哄我們開心,會指引著我們屈服於誘惑,提防著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