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陷阱”的學區房


暗藏“陷阱”的學區房


中國的家長,每一個都是當代孟母。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任何代價。

這其中,最直接也最常見的,就是買一套學區房。在爹媽看來,這樣做了,至少從自己的角度來說“盡了人事”。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意外情況屢屢上演。一些買房時完全看不見的差池,最終演變為一場場“人間悲劇”。

就學,是一件依附在嚴謹時間鏈條上的大事;而房子,從支付到交付,充滿了太多不確定性。

這樣的碰撞,註定悲苦交加。

今天,我們推出315系列報道,《看不見的陷阱》第二篇——暗藏殺機的學區盤。



PART 1

“從踏進A盤銷售中心的那時起,就註定了這段波瀾壯闊歲月的開始。”在某論壇上,一篇曾經的熱門貼,講述了一段令數百位家長欲哭無淚的傷心事。

我梳理一下大概的前因後果:2014年前後,業主們購買了此盤。其中大部分,是衝著周邊的一所知名小學。

雖然明文規定期房不確定學區,但在現實中,無論是銷售人員的暗示,還是業主們樸素的自我推導,都很容易通過交談,自己把學區“定”了。

大多數情況下,這樣的風險並不大。畢竟,現在推行的是按戶籍就近入學,看看沙盤,邊上就一所建好的小學,怎麼著也八九不離十。

然而,鋼筋水泥看得見,開發商的資金風險卻是在買房時,一點也嗅不到。

按照既定計劃,A盤應於2015年年末交付,而不少業主的孩子將於2017年或18年秋天入學。

就在家長們已經開始憧憬孩子們揹著小書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學時,卻傳來了開發商母公司陷入重大財務危機的消息。

暗藏“陷阱”的學區房


“我們的土地大證被扣留在銀行無法解壓。所有業主的房產證均無法辦理,落戶和上學瞬間都成了泡影……”

雖然開發商對著媒體保證學區不會有問題,三證也會在2016年7月30號之前想辦法解決。但最終的結果是,業主們拿到房產證,已是2019年的下半年。

原本一年級就該入學的孩子,已經在別的學校,讀到了二、三年級。

這些文字,寫在這裡似乎輕描淡寫,但隔著屏幕,我都能深刻感受到那些家長這幾年的艱辛。

他們也許仍要窩在不大的房子裡,為了孩子做功課,爸爸關掉了正在看的新聞;也許要為了學區重新東奔西走,不得不提著大包小包沒有多大意義地去拜訪遠房的親戚;甚至為了誰洗碗的那番爭吵,會一路蔓延到當初買房的決定,究竟誰的責任比較大。

生活最大的磨難,就在於複合式的打擊。

當錢和情緒同時被摁在地上摩擦,窗外即便豔陽高照,內心也是凜冬降至。

PART 2

因資金鍊斷裂而導致樓盤延期交付,繼而影響孩子上學的事,畢竟還是少數。這兩年,市場上另一種反轉劇情,更讓人感嘆“塞翁失馬”的人生無常。

早些年,開發商通過“偷面積”,讓購房者獲得不計入建築面積的所謂“贈送面積”,是杭州不少樓盤的常規操作。

誰曾料到,這一賣點,後來竟搖身變成了“炸彈”。

城北的B盤,主力戶型89㎡,三個房間兩個陽臺,看起來那叫一個南北通透,器宇軒昂。

這也難怪,細算一下,光贈送面積就超過10㎡。等於白送了一個房間啊!

結果,樓盤交付後正趕上杭州施行不動產登記制度,辦理大產權證時,國土部門要現場複核驗收。

暗藏“陷阱”的學區房


有關部門對著圖紙一看,面積對不上號,大證就被卡住了。

本來麼,也有對策,開發商交一筆罰款,這事就算了了。但偏偏這家開發商不願意自己承擔這筆費用,左右一拖,孩子上學的事就被耽誤了。

儘管很多業主當初就是衝著超大贈送面積才下的單,但“中國式維權”的精髓就在於出了問題,都是“你”的過錯,“我”是一點責任沒有的。

更重要的是,類似的樓盤,這兩年為數不少。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在買房時對這一“定時炸彈”幾乎熟視無睹。

毛坯樓盤尚好些,可以等到開發商將大證辦理出後,再統一進行澆注陽臺等違規“偷面積”行為。

但精裝修樓盤,當此“炸彈”真正引爆時,等於把孩子上學的大事,直接交給了開發商的“良心”。


PART 3

除了一手房,二手學區房在買賣過程中,也隱藏了部分“陷阱”。

其中最主要的是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學籍的佔用。

隨著教育資源的愈發緊張,像杭州這樣的城市,一些熱門學校頒佈了諸如“6年內同一房子只允許註冊一個學籍”的規定。

而買家在買房時,要了解是否已有學籍被佔用,基本只能通過詢問房東。一旦碰到房東惡意隱瞞,基本沒有辦法。

天津相關部門曾經做過統計,二手房買賣糾紛中,涉及學區房的佔了6成,其中又以佔用學籍較為典型。

第二類,是學區的變動。

暗藏“陷阱”的學區房


一般來說,一個學校對應的學區房是有限的。如果同區域裡有新樓盤交付,可能會涉及學區的變動。

我有一個朋友,住在濱江的東方郡,學區一直是江南實驗。早幾年,邊上的春江酈城交付了,一度有傳言沸沸揚揚,說春江酈城將會划進江南實驗,而東方郡將會被劃出。

恰逢孩子要上學,那段時間,朋友最擔心的事,就是收到老婆各種關於學區討論的微信。那些信息,可能來自網上的一個帖子,可能來自朋友圈的一張截圖,雖然都沒有官方認證,但並不妨礙把情緒攪得天翻地覆。

常常前一分鐘還為學區沒變而慶幸,後一分鐘就變成了暗自神傷。

雖然最終的結局是東方郡的學區仍然是江南實驗,孩子也順利入了學。但每每想到這一段經歷,朋友總是心有餘悸。

“人生的失眠流量,都在那個時間用完了。”


PART 4

中國人似乎把所有美好的期盼,都壓在了一套房子身上:居住夢想、孩子前程、資產增值、歲月靜好。

但買家秀和賣家秀,本來就是化妝和卸妝的辯證關係。它若存心騙你,又怎會露出素顏。

比如,僅學校的“放鴿子方式”,就分很多種。有的所謂名校,只不過是名校派出了一兩位老師,對小區周邊原先的小學進行指導;有的僅僅是兩校的法人和校長是同一人,就自稱TWINS;有的派出幾個骨幹支援,全當資源平行轉移了;還有的,不過是兩校結對而已。

這些水太深了,沒有一兩個教育界的朋友,恐怕連基本情況都搞不清。

我們推出這組315的特別報道,本意就是揭示那些買房時看不見的負面因素,而這些因素,當你入住後,會成為夢魘一般的存在。

暗藏“陷阱”的學區房


這其中,我個人認為,尤以學區的事影響最為深遠。

因為,它不僅僅只是讓你延期入住,或者換一個學校那麼簡單。由於入學的緊迫性和連續性,它所產生的後果,比戛納紅毯上女星的裙尾,還要長遠。

比如,學校位置發生了變化,接送的方式和時間也要跟著變;小學計劃若發生了變化,中學計劃很可能也要跟著改變;家庭半徑發生了變化,社交半徑、工作半徑都有可能發生裂變。

至少將近10年的人生,變成了與最初的設想,完全不同的藍圖。

人生中,不是每一件事都有PLAN B。當孤注一擲,成為我們的生活態度,必須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與之相襯。

學區如此,其他的事,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