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上來了個賣包子的……

小鎮上原來是有一家點心鋪的,店掌櫃有一股子貴族氣質。畢竟,在飯也吃不飽的年代,一家點心鋪的產品註定是少數人的晚餐。平民老百姓大多喜歡自己蒸饅頭,有點家底的可以吃吃花捲,大多數人吃饅頭,窮人可以吃點棒子麵窩頭,當然,你到底是揭不開鍋了,吃點高粱面窩頭也沒人笑話你。

小鎮上來了個賣包子的……

那個時候,能吃飽肚子就已經不容易了。至於說吃什麼卻普遍沒有追求。點心是萬萬不會去考慮的,但這並不是說點心沒有人關心。吃點心的人有自己的追求,做點心的人也有著自己的品味,大家相安無事。

小鎮上來了個賣包子的……

後來,大家的生活好了很多,不捱餓了就會有別的想法了。有的人攢了好長時間錢,嚐了嚐點心,點心就是點心。確實好吃。點心鋪的老闆人也實在。不弄虛作假,是什麼就是什麼。

小鎮上來了個賣包子的……

漸漸的,大家的收入都高了,點心鋪依舊是做點心,大家也都願意去點心鋪買點心吃。點心鋪的生意就越來越好了。

大家的收入再次提高了。點心鋪變化不大,於是,有人開始打他的主意了。鎮上要發展,就要活躍市場,點心鋪這種大家都有著需求的店鋪,如果只有一家那就說不過去了。很多人開始躍躍欲試,做點心生意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傳統的點心鋪還維持著少量的顧客,不過生意是越來越差了。相反,那些新生的點心鋪,因為能更好的迎合顧客,他們的生意越來越好。

小鎮上來了個賣包子的……

但故事並不是一直會這樣發展下去的。新生的點心鋪老闆顯然在競爭中磨練出來了自己的一套生意經。要賺錢就要降低成本,但降低成本後,做出的點心自然無人問津。這要怎麼辦?很難取捨。但問題總是會有答案解決的。於是所有的新生的點心鋪老闆們開始了一個大計劃。

小鎮上來了個賣包子的……

眾所周知,饅頭與點心之間還是有差距的。讓吃慣了點心的人再去吃饅頭,誰也接受不了。這個就需要有一個週期,今天減一點原料,明天減一點原料,等到時間足夠久了,打著點心的名義去賣饅頭,大家也是會買賬的。

這是一個聰明的計劃,而且在新生點心鋪老闆們的聯合下,這個計劃進行的天衣無縫。時間過去了很久很久,慢慢的,大家對於這樣的演變也習以為常了。沒有人再去計較為什麼點心的內核是饅頭。也沒有人去在乎逝去的點心味道了。

小鎮上來了個賣包子的……

點心饅頭的產業越做越大,那些老闆們開始研發出來了水果形狀的饅頭,炸雞形狀的饅頭,烤肉形狀的饅頭。而且他們美名其曰這是新式點心。鎮上的居民們也表示非常贊同,畢竟,之前的饅頭只是點心形狀的,現在有了這麼多的形狀,真是太好了。點心市場一片繁榮,四周都是叫好聲。新生代的點心鋪老闆們也都賺的個盆滿缽滿。

但是這個繁榮的景象不久之後就被一個農民打破了。有一個種小麥的農民,他早年間再京城呆過,吃遍了各種各樣的點心。他知道點心不是這樣的。這種貨色的只能叫做饅頭。但是他手藝不精,做個點心很費勁,不過他卻能做包子。還別說,小鎮上這麼多點心鋪,卻沒有一家做過包子。並不是包子難做,只不過大家做慣了饅頭,小鎮居民也都習慣了這種不對成的交易。誰還願意花點功夫去做別的呢。

小鎮上來了個賣包子的……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包子徹底火了。確切的說是從肉包子開始火了。這個農民之前摸不準大家喜不喜歡包子,於是先做了一些菜包子給大傢伙嚐嚐。沒想到人們吃了後,都覺得還行,畢竟這個比饅頭好太多了。等到第二次,他就直接做肉包子了。沒想到正是因為這些肉包子,小鎮的點心生意從此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饅頭再也不是主流了。相反,喜歡包子,肉包子的人越來越多了。這個時候,那些之前做點心的老闆們這才慌了神。他們紛紛指責,這個農民破壞了大環境。指責的同時不惜用惡毒的語言攻擊這個農民。說他破壞了小鎮居民的樸素的生活作風,培養了他們挑肥揀瘦的惡習。一時之間,惡毒的語言不斷髮酵。使得農民的包子生意陷入輿論風波。但吃過的每一個人都覺得不錯,雖然比不上早年間的點心,但是比起來饅頭好了不止一個等級。至少,這個農民賣包子就是賣包子,他沒有說他的包子是點心。大家第一次感覺到了有關於智商的尊重。

小鎮上來了個賣包子的……

面對輿論,這個賣包子的沒有做過多的解釋,他依舊是認真的做著自己的包子。這個時候,又有一個做韭菜盒子的來到了小鎮上。

韭菜盒子跟賣包子又不一樣,跟賣饅頭的也不一樣。大家之前沒吃過,不知道什麼味道,他家底不多,於是去找了賣點心的老闆們想要佘點麵粉,等賣了韭菜盒子就還了。但是沒人理他。無奈之餘,他找到了賣包子的農民。賣包子的什麼沒見過,他知道韭菜盒子肯定好吃。甚至比包子還要好吃。於是他二話不說就給扛去了一袋面,而且借給他一桶油,至於雞蛋韭菜什麼的,只要他這裡有的,就都借給他。賣韭菜盒子的感覺不好意思了,於是提出來跟賣包子的夥著幹。兩人一拍即合,於是,韭菜盒子在小鎮上開賣了。

小鎮上來了個賣包子的……

這很意外,也不意外。韭菜盒子跟包子一樣,喜歡包子的也喜歡韭菜盒子,沒吃過包子的也喜歡韭菜盒子。韭菜盒子一時之間成了風靡小鎮的新寵。沒吃過韭菜盒子,上街跟人搭話都感覺沒底氣。賣韭菜盒子的跟賣包子的兩個人都笑了。但是其他的人卻哭了。

跟上次一樣,那些用惡毒語言來攻擊賣包子的那些點心鋪老闆們,故技重施。韭菜盒子這個時候也陷入到了輿論風波。因為韭菜盒子中也有賣包子的投資,大家罵得更狠了。但就是這樣罵,人們依舊是會去買包子吃,韭菜盒子店門口排隊的人依舊絡繹不絕。而那些賣饅頭的店鋪卻很冷清。偶爾有一個人買了饅頭吃,一口下去也會破口大罵。這不是點心,這就是饅頭,你這是騙人。

小鎮上來了個賣包子的……

隨著賣包子的和賣韭菜盒子的兩位在小鎮上站住了腳。那些原本躍躍欲試的其他點心商販一下子就湧了進來。他們沒有別的本事,但也是做著貨真價實的生意,奈何之前小鎮的點心產業都被那些賣饅頭的把持著,自己沒有生存空間。但現在不一樣了。大家都願意嘗試之前沒吃過的點心了。小鎮的點心產業越來越大了。包子,炸糕,點心,春捲……各種各樣的點心被擺在了貨架,而那些曾經不可一世的賣饅頭的,現在就只能挎著個籃子沿街叫賣了。慢慢的,也就沒什麼生意了。因為很多點心鋪都開始免費教大家蒸饅頭。大家也都學的很快,因為之前過苦日子的時候,饅頭還是自己蒸的。再也沒有人去大街上買饅頭吃了。那些只會做饅頭的就漸漸的絕了跡。

小鎮上來了個賣包子的……

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曾經最早做點心,且一直堅持著貨真價實的人,倚著自己的門框看著店門口人流攢動,不禁樂出了聲。因為在剛剛過去的小鎮美食節,他做的兩種經典款的點心獲獎了。

……

明天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