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上来了个卖包子的……

小镇上原来是有一家点心铺的,店掌柜有一股子贵族气质。毕竟,在饭也吃不饱的年代,一家点心铺的产品注定是少数人的晚餐。平民老百姓大多喜欢自己蒸馒头,有点家底的可以吃吃花卷,大多数人吃馒头,穷人可以吃点棒子面窝头,当然,你到底是揭不开锅了,吃点高粱面窝头也没人笑话你。

小镇上来了个卖包子的……

那个时候,能吃饱肚子就已经不容易了。至于说吃什么却普遍没有追求。点心是万万不会去考虑的,但这并不是说点心没有人关心。吃点心的人有自己的追求,做点心的人也有着自己的品味,大家相安无事。

小镇上来了个卖包子的……

后来,大家的生活好了很多,不挨饿了就会有别的想法了。有的人攒了好长时间钱,尝了尝点心,点心就是点心。确实好吃。点心铺的老板人也实在。不弄虚作假,是什么就是什么。

小镇上来了个卖包子的……

渐渐的,大家的收入都高了,点心铺依旧是做点心,大家也都愿意去点心铺买点心吃。点心铺的生意就越来越好了。

大家的收入再次提高了。点心铺变化不大,于是,有人开始打他的主意了。镇上要发展,就要活跃市场,点心铺这种大家都有着需求的店铺,如果只有一家那就说不过去了。很多人开始跃跃欲试,做点心生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传统的点心铺还维持着少量的顾客,不过生意是越来越差了。相反,那些新生的点心铺,因为能更好的迎合顾客,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

小镇上来了个卖包子的……

但故事并不是一直会这样发展下去的。新生的点心铺老板显然在竞争中磨练出来了自己的一套生意经。要赚钱就要降低成本,但降低成本后,做出的点心自然无人问津。这要怎么办?很难取舍。但问题总是会有答案解决的。于是所有的新生的点心铺老板们开始了一个大计划。

小镇上来了个卖包子的……

众所周知,馒头与点心之间还是有差距的。让吃惯了点心的人再去吃馒头,谁也接受不了。这个就需要有一个周期,今天减一点原料,明天减一点原料,等到时间足够久了,打着点心的名义去卖馒头,大家也是会买账的。

这是一个聪明的计划,而且在新生点心铺老板们的联合下,这个计划进行的天衣无缝。时间过去了很久很久,慢慢的,大家对于这样的演变也习以为常了。没有人再去计较为什么点心的内核是馒头。也没有人去在乎逝去的点心味道了。

小镇上来了个卖包子的……

点心馒头的产业越做越大,那些老板们开始研发出来了水果形状的馒头,炸鸡形状的馒头,烤肉形状的馒头。而且他们美名其曰这是新式点心。镇上的居民们也表示非常赞同,毕竟,之前的馒头只是点心形状的,现在有了这么多的形状,真是太好了。点心市场一片繁荣,四周都是叫好声。新生代的点心铺老板们也都赚的个盆满钵满。

但是这个繁荣的景象不久之后就被一个农民打破了。有一个种小麦的农民,他早年间再京城呆过,吃遍了各种各样的点心。他知道点心不是这样的。这种货色的只能叫做馒头。但是他手艺不精,做个点心很费劲,不过他却能做包子。还别说,小镇上这么多点心铺,却没有一家做过包子。并不是包子难做,只不过大家做惯了馒头,小镇居民也都习惯了这种不对成的交易。谁还愿意花点功夫去做别的呢。

小镇上来了个卖包子的……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包子彻底火了。确切的说是从肉包子开始火了。这个农民之前摸不准大家喜不喜欢包子,于是先做了一些菜包子给大家伙尝尝。没想到人们吃了后,都觉得还行,毕竟这个比馒头好太多了。等到第二次,他就直接做肉包子了。没想到正是因为这些肉包子,小镇的点心生意从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馒头再也不是主流了。相反,喜欢包子,肉包子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个时候,那些之前做点心的老板们这才慌了神。他们纷纷指责,这个农民破坏了大环境。指责的同时不惜用恶毒的语言攻击这个农民。说他破坏了小镇居民的朴素的生活作风,培养了他们挑肥拣瘦的恶习。一时之间,恶毒的语言不断发酵。使得农民的包子生意陷入舆论风波。但吃过的每一个人都觉得不错,虽然比不上早年间的点心,但是比起来馒头好了不止一个等级。至少,这个农民卖包子就是卖包子,他没有说他的包子是点心。大家第一次感觉到了有关于智商的尊重。

小镇上来了个卖包子的……

面对舆论,这个卖包子的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他依旧是认真的做着自己的包子。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做韭菜盒子的来到了小镇上。

韭菜盒子跟卖包子又不一样,跟卖馒头的也不一样。大家之前没吃过,不知道什么味道,他家底不多,于是去找了卖点心的老板们想要佘点面粉,等卖了韭菜盒子就还了。但是没人理他。无奈之余,他找到了卖包子的农民。卖包子的什么没见过,他知道韭菜盒子肯定好吃。甚至比包子还要好吃。于是他二话不说就给扛去了一袋面,而且借给他一桶油,至于鸡蛋韭菜什么的,只要他这里有的,就都借给他。卖韭菜盒子的感觉不好意思了,于是提出来跟卖包子的伙着干。两人一拍即合,于是,韭菜盒子在小镇上开卖了。

小镇上来了个卖包子的……

这很意外,也不意外。韭菜盒子跟包子一样,喜欢包子的也喜欢韭菜盒子,没吃过包子的也喜欢韭菜盒子。韭菜盒子一时之间成了风靡小镇的新宠。没吃过韭菜盒子,上街跟人搭话都感觉没底气。卖韭菜盒子的跟卖包子的两个人都笑了。但是其他的人却哭了。

跟上次一样,那些用恶毒语言来攻击卖包子的那些点心铺老板们,故技重施。韭菜盒子这个时候也陷入到了舆论风波。因为韭菜盒子中也有卖包子的投资,大家骂得更狠了。但就是这样骂,人们依旧是会去买包子吃,韭菜盒子店门口排队的人依旧络绎不绝。而那些卖馒头的店铺却很冷清。偶尔有一个人买了馒头吃,一口下去也会破口大骂。这不是点心,这就是馒头,你这是骗人。

小镇上来了个卖包子的……

随着卖包子的和卖韭菜盒子的两位在小镇上站住了脚。那些原本跃跃欲试的其他点心商贩一下子就涌了进来。他们没有别的本事,但也是做着货真价实的生意,奈何之前小镇的点心产业都被那些卖馒头的把持着,自己没有生存空间。但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愿意尝试之前没吃过的点心了。小镇的点心产业越来越大了。包子,炸糕,点心,春卷……各种各样的点心被摆在了货架,而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卖馒头的,现在就只能挎着个篮子沿街叫卖了。慢慢的,也就没什么生意了。因为很多点心铺都开始免费教大家蒸馒头。大家也都学的很快,因为之前过苦日子的时候,馒头还是自己蒸的。再也没有人去大街上买馒头吃了。那些只会做馒头的就渐渐的绝了迹。

小镇上来了个卖包子的……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曾经最早做点心,且一直坚持着货真价实的人,倚着自己的门框看着店门口人流攒动,不禁乐出了声。因为在刚刚过去的小镇美食节,他做的两种经典款的点心获奖了。

……

明天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