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黃酒沒有像白酒啤酒一樣發展成大衆的喜好

黃酒的衰落其實是近百年間的事情。在近代以前,黃酒是全國範圍最普及的酒種,清末民初的時候發展到頂峰。當時中國人喝酒以釀造酒(黃酒、米酒等)為主,蒸餾酒(白酒)還比較少。衰落的主要因素有兩個,首先戰亂導致的運輸問題,清朝黃酒的主產地也是浙江紹興,出產的黃酒根據運輸條件可以分為本地、京莊和廣莊三類,京莊是北向交通線運輸的酒,廣莊指的是南向運輸線,由於運輸的時間、道路的顛簸差異,為保證品質,三個酒種的配方也不同,所以當時紹興黃酒的全國普及已經形成了非常精細的產業環節。我看民國人物的很多回憶錄和掌故書裡,提到北京街頭有很多酒鋪,叫“大酒缸”,缸上鋪一塊板當桌子,有站著喝的也有坐著喝的,是平民階層和街頭苦力歇腳的地方,大酒缸賣的酒主要是汾酒,也有捎帶賣黃酒的。還有一些小酒館子,都提供黃酒,還能溫酒,應該說黃酒在當時是很主流的酒。後來因為眾所周知的戰亂,運輸線就被中斷了,而黃酒生產涉及到氣候等因素,沒能普及到現在啤酒廠到處都是。導致很長時間內人們一提黃酒就覺得只是料酒,而不是正式的飲用酒類。另外是生活方式的變遷。清末民初的時候,江南的文人在文化界教育界的影響比較大,文人這個階層的喝黃酒風氣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黃酒的普及。黃酒一般不乾杯。“乾杯”也是一個外來的身體儀式,我記得有一篇回憶錄講的就是俄羅斯人評價當時的中國人喝酒:中國人喝酒很奇怪,端起杯子來,也不碰杯,在空中讓一下,說一句“請”,小抿一口又放下。整體來說酒風是比較恬淡優雅的。當然也有拼酒的場面,我在唐魯孫的書裡看文人拼黃酒,都是按斤算,酒量好的都在5斤以上。有點扯遠了。不過,在江浙一帶,黃酒其實並沒有斷過。既有自釀的,也有酒廠的。夏天喝啤酒多,冬天好多人家就喝壇裝的黃酒,燙一下喝。現在很多人都在談“黃酒復興”,會稽山、古越龍山等品牌也開始在全國推廣,但總體比例還是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