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經典粵菜的詳細做法!看完廚藝小白都能做好

(一)廣式烤乳豬

四道經典粵菜的詳細做法!看完廚藝小白都能做好

主料:小乳豬一隻(3000克)

配料:精鹽200克,白糖100克,八角粉5克,五香粉10克,南乳25克,芝麻醬25克,白糖50克,蒜5克,生粉25克,汾酒7克,糖水適量。

工藝流程:

選料→整理→醃製→定形→燙皮→調脆皮糖漿→上脆皮糖漿→烤制→成品。

(1) 選料

一定要選用專用品種,如香豬。重量在5~6千克,要求皮薄,軀體豐滿。

(2) 整理

按常法進行宰殺放血、退毛、去內臟後,清洗乾淨。然後,從臀部內側順脊骨劈開,除去板油,剔去前胸3~4根肋骨和肩胛骨。再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瀝去水分。注意不要損破錶皮以保持外形完整;豬身表面一定要刮洗乾淨;劈豬時應從肚腹處下刀且不能將刀口拖得太長,以能夠挖出內臟為準。

(3) 醃製

將乳豬洗淨後放在工作臺上,把五香粉和食鹽擦抹在豬的腹腔內,醃約30分鐘,接著把調味醬、腐乳、芝麻醬、白糖、蒜茸、幹蔥茸、洋蔥茸、味精、生粉、汾酒和五香粉調勻,塗抹在豬腹內,再醃約30分鐘。

(4) 定形

用一條長40釐米和兩條長13釐米的木條(長的作為直撐、短的作橫撐),在豬腹腔內安上支撐,用鐵絲紮好,使乳豬定形,再在豬身的前後各插2根鋼叉,以便於烤制。

(5) 燙皮

將支撐好的乳豬用70℃的熱水燙皮,以淋至皮硬為止,然後揩乾表面水分。經過這個步驟後才能均勻地塗上一層麥芽糖漿。

(6) 調脆皮糖漿

為使成品顏色均勻,皮質香脆,對所用脆皮糖漿的質量要求甚高。具體調法是將麥芽糖放入小盆內,倒入150克開水,待其完全溶化後,再加人白酒和浙醋調勻,即成脆皮糖漿。調製時麥芽糖一定不能多用,因其含糖分,遇熱極易上色,致使成品發黑。

(7) 上脆皮糖漿

將脆皮糖漿均勻地塗抹在乳豬皮上,掛在通風處,吹乾表皮。必須將豬皮表面的水分揩乾,才可塗脆皮糖漿,才能塗均勻;塗上後風乾,才可烤制。否則,成品會出現“花臉”現象。

(8) 烤制

烤制方法有兩種。一是用明爐烤制,用鐵製長方形烤爐,把爐膛燒紅,放人叉好的乳豬,在火上烤制。先烤胸、腹部,約20分鐘。再順次烤婆,昔、胸膀殛溈緩部鋅豬的全身特別是脖頸和腰部,須用針刺排出水分。同時,要進行刷油,將體內、外烤滲出來的油脂擦去或抹平,以免流在皮或肉上,影響外觀。二是用暗爐烤制,採用一般烤鴨的烤爐。先將爐內燒至高溫,把乳豬胴體放人爐膛內,烤制30分鐘左右。在豬皮開始變色時,取出來用針刺,並刷平滲出的油脂,再烤制20~30分鐘即熟。

不管哪種方法,烤時一定要勤轉動,才能達到色澤均勻。鑑別成熟的方法:察看豬身流出的油,呈清而帶白色時,證明乳豬已烤熟。

(9) 成品

把烤好的乳豬取出後,趁熱在表面刷上一層香油,即為成品。

菜品特色:

色澤紅潤,形態完整,皮酥肉嫩,肥而不膩,又鮮又嫩,入口奇香。其烤制方法早在公元前成書的《禮記》中就有記載,周朝時烤豬(炮豚)是“八珍”之一。直到清朝滅亡前,烤全豬還是宮廷宴席中的“上上品”。

(二)白切雞

四道經典粵菜的詳細做法!看完廚藝小白都能做好

原料:淨土仔公雞300克,老薑80克,青蔥葉、小蔥各50克。

調料:鹽、芝麻油各5克,味精、雞精各3克,白糖2克,色拉油50克。

製作:

1.雞洗淨,放入冷水鍋內,開火煮熟,撈出放入冰水中浸泡至涼,撈出改刀成寬2.5釐米的一字長條,放入盤中。

2.青蔥葉、小蔥、去皮老薑分別切碎,放入攪拌機內打碎。

3.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三成熱時,放入步驟2處理後的原料、鹽、雞精、白糖、味精炒香,淋入芝麻油後倒出,澆在雞塊上即可。

(三)廣式燒鵝

四道經典粵菜的詳細做法!看完廚藝小白都能做好

私房秘招

燒鵝是廣州菜的一道特色美食,燒製後的鵝外皮金黃薄脆,肉多汁鮮嫩,是廣東人嫁娶、節日、宴席的必備菜品之一。

原料 光鵝1只(約3500克)。

調料 脆皮水(白醋、大紅浙醋各500克,麥芽糖350克),調味粉(鹽15克,白糖、五香粉各10克)。

製作

1.將鵝宰殺制淨,洗淨瀝乾水,用調味粉均勻地塗抹在鵝肚上,用鋼針封鵝肚口,用沸開水反覆淋鵝身三次,掛起晾乾(約30分鐘)。

2.將脆皮水加熱,均勻地塗抹在鵝身上,掛起風乾3小時。3.用炭火加熱燒臘爐,溫度設在250℃—270℃,放入風乾的鵝,烤制35-40分鐘(烤制約20分鐘時,加入一節甘蔗,放在炭火裡,使燒鵝吸收蔗糖的香味,口感更佳。

(四)鹽焗雞

四道經典粵菜的詳細做法!看完廚藝小白都能做好

鹽焗雞是廣東久負盛名的一道漢族傳統佳餚,也是廣東本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屬於粵菜系-客家菜。流行於廣東深圳、惠州、河源、梅州等地,現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經典菜式,特別是在廣東籍華僑集中的海外地區久負盛名。

菜品特點製法獨特,味香濃郁,皮爽肉滑,色澤微黃,皮脆肉嫩,骨肉鮮香,風味誘人。

原料:三黃雞1只、沙姜1塊、香菜、米酒(1/2杯)、粗海鹽(3包,共3斤)

工具廚房紙(4張)、深底瓦煲(1只)

製作:

1、沙姜洗淨颳去外皮,剁成細末;香菜去頭,洗淨瀝乾水待用。

2、三黃雞洗淨去內臟,斬去頭、脖子和雞腳,用廚房紙吸乾水分。

3、用米酒和沙薑末塗抹雞身,醃製5分鐘,將剩下的米酒倒入雞腹裡。

4、用廚房紙將三黃雞包住,一定要包得嚴實。

5、先在瓦煲底部灑入1.5袋粗海鹽,放入包好的雞,再倒入1.5袋粗海鹽蓋住雞身。

6、 蓋上瓦煲的蓋子,鋪上一塊溼方巾,開小火煮60分鐘左右。

7、煮至溼方巾變幹,說明雞已熟,揭蓋舀出雞身上的粗海鹽。

8、取出煮熟的雞,撕去廚房紙,將雞置入碟中,放上香菜做點綴,即可上桌。

製作關鍵:

1、做鹽焗雞用的瓦煲,應選較深一點的,以便能裝下海鹽;由於瓦煲使用一次就丟棄,因此不宜選購太貴的。

2、做完鹽焗雞後,只要將鍋底變黑色的海鹽颳去,白色的海鹽還可以留著下次使用。

3、三黃雞,又名湛江雞,雞肉質嫩滑,皮脆骨軟,脂肪豐滿和味道鮮美。也可以選購清遠雞來入菜,但不宜選購飼料雞,否則吃起來雞味不濃。

4、瓦煲底部的海鹽,要高於兩節食指,鋪的海鹽太淺的話,會將雞上的廚房紙燒焦,雞會發黑難吃。

5、包雞用的紙,可以用草紙、牛皮紙或專用鹽焗紙,如果購買不到,也可以用廚房紙代替。

6、給瓦煲蓋鋪上溼方巾,待方巾變得幹身,就說明鍋內的雞已熟。

7、如雞的重量在2斤左右,焗10分鐘已足夠。鹽的分量亦應與雞隻相等。

8、可以先將宰好的雞用細鹽塗抹雞體內外,然後將雞用明火隔水蒸熟,再將雞斬件。另用豬油或花生油,調味粉拌和原蒸雞的汁煮滾成稠汁,盛大碗內,將斬好雞塊逐件沾香料油汁,砌放盤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