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呂梁篇

呂梁市位於山西省中部西側,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呂梁是革命老區,革命戰爭時期是紅軍東征主戰場、晉綏邊區首府和中央後委機關所在地。一部《呂梁英雄傳》,是戰爭年代呂梁人民不畏犧牲、前赴後繼的真實寫照。 呂梁是發展新區,於2003年撤地設市,是山西省最年輕的地級市,代管的孝義市和下轄的柳林縣是山西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

小米錢錢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呂梁篇

錢錢是甚東西?小米錢錢飯是家家戶戶幾乎每天必吃的家常飯。將白豆煮半熟後置平滑青石或鋼鐵塊上,用小鐵錘搗成小圓片,狀似銅錢,故名豆錢錢,這是山西呂梁地區的一種食品。

孝義火燒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呂梁篇

火燒是孝義具有特殊風味的一種餅類小吃,孝義火燒有鹹火燒、糖火燒、菜火燒之分。鹹火燒是內包鹹鹽和茴香,上鏊烙烤。食時,若佐以蔥花、大蒜、醋、醬油、鹽、味精,更是美味可口。糖火燒的製作將老酵、鹼面和涼水一起放入盆內攪成稀糊,再倒入麵粉和成團、面和好後,以手蘸涼水反覆搓揉,直到麵糰光潤時,蓋上溼布餳30分鐘。同時把紅糖、芝麻醬、桂花攪拌調成糖醬。鐵鏊在微火上燒熱,塗抹麻油,火燒餅坯放鏊上烙烤,烤約5分鐘,再翻過來烙正面(兩面約烤10分鐘左右)。隨後放在烤爐中,用微火烤成醬黃色即可。菜火燒有葷素之分。

火燒的做法不一樣,口味各不相同,但是共同的特點是它綿軟不粘,香鮮可口,層次均勻,質地酥脆,宜於熱吃。

臨縣大燴菜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呂梁篇

臨縣大燴菜,簡稱燴菜或大燴菜,是山西臨縣、呂梁地區的一道著名的地方小吃,由於臨縣靠近陝北,跟榆林大燴菜有相似之處,但是由於地域跟風俗不同,臨縣大燴菜的味道跟做法有所區別。雖然此菜源與內蒙,但是隨著在臨縣的落地生根加進去了許多臨縣獨特的風味,分葷、素兩種,其主要有粉條、瘦肉、土豆、蔬菜等組成,味道鮮美。

合楞子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呂梁篇

呂梁人民可謂是把土豆開發的絕對的徹底,比如合楞子。合楞子是流行於呂梁山區用土豆做的傳統食品,尤其在山西省臨縣比較知名。山西十佳傳統小吃之一。把土豆上鍋蒸熟,去皮後搗成泥,加點白麵,揉成團,再上鍋蒸熟,蘸西紅柿醬吃,又軟又有韌性。

孝義麵塑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呂梁篇

麵塑,顧名思義,是用面經過造型藝術加工後美化的民間蒸麵食品。孝義的麵塑俗稱面花,它不僅是香甜美味的麵食,而且還是一年當中所有重大節慶必不可少的參與者,是孝義人聯繫感情的紐帶。當過節或有婚嫁生日等活動時,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都會聚到主家,奶奶、嬸嬸、阿姨、姑娘們將一團團的面放在靈巧的手中,又捏又揉一番,再點綴上紅的綠的,賦予了麵塑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灌腸碗禿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呂梁篇

孝義盛產蕎麥,蕎麵灌腸碗禿自然就成了孝義人餐桌上營養豐富的一道美味。碗禿可以冷吃或熱吃。冷吃時,把碗禿切成塊,調上蒜泥、搗爛的芝麻、小磨香油、蔥花、辣椒醬、鹽、醋等十幾種佐料。熱炒的碗禿風味獨特,碗禿要切得有稜角,配上土豆絲、煮熟的黃豆、粉條和豆芽等,掌握好火候,在恰當的時候加入各種調料,特別是在臨起鍋時要加蒜泥河陳醋進行烹炒。碗禿出鍋時熱氣騰騰、香氣襲人。

另外,灌腸碗禿是將蕎麵糊糊灌入豬腸內上籠蒸熟,切開烹炒,吃法獨特、香美可口。

呂梁水晶豆腐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呂梁篇

水晶豆腐是呂梁市特有的一種地方小吃,原料為土豆。為宴請親朋好友、紅白喜事比不可少的一道菜品。該小吃從外觀看,色澤晶瑩,形狀類似豆腐片。味道鮮美,滑而不膩!

棗糕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呂梁篇

棗糕是用黃軟米麵、紅棗、玉米麵混合蒸制而成。色澤金黃,綿軟香甜,結構嚴密,不易散熱,健胃強身,食後回味無窮。呂梁人適逢喜慶的日子,總要準備這樣一份寓意節節“糕”升的佳餚。

臨縣吵惡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呂梁篇

“惡”,上聲,是臨縣一帶的發音,一種呂梁地區最獨特的吃食,和“擦擦”、“合楞則”一樣,以土豆為主要原料,最最典型的呂梁地方美食。炒惡,跟炒碗禿類似,主要是配以時令蔬菜,加熱熟制。先放豆芽,斷生,放入惡,少許湯,不用勤翻動,待“惡”熟後即可食用。

興縣冒湯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呂梁篇

冒湯,以山藥、粉條、羊肉等為主料,上澆雞蛋皮、豆腐皮、蔥段、辣絲等十多種調料製成,鹹麻酸辣,鮮香可口,俗稱“扁食冒湯”,是山西省遠近聞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其中尤以興縣冒湯最為有名。

碗團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山西呂梁篇

碗團是流傳千年位於山西省柳林縣的傳統麵食小吃,在方言裡又叫做“碗凸、碗託、碗坨、碗脫”,晉中一帶也被稱為“灌腸”。碗因其用小碗蒸,熟後晾晾,可以從碗中脫下,故而得名碗團。碗團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吃起來堅韌、醇香,已成為人們招待親友的必備佳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