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中國第一檔“吃貨”電視節目誕生在阿拉上海

霜掛茄子”做法與白糖花生相似,在最後起鍋時,把糖水澆到八成熟的茄子上,邊澆邊快速翻炒,糖水遇熱結晶,如白霜掛茄子。

“美味鱔段”更顯技高。先把茄子切成寸段,用自制的工具把茄子掏洞。只見那位市民將一個刨子樣的傢什對準茄子中央,如掘進機般“唰唰”旋轉下去,茄肉紛紛翻出;再塞入拌好的肉糜,入鍋烹調,濃油赤醬,味似鱔段。

中国第一档“吃货”电视节目诞生在阿拉上海

節目中播出過的這兩道“茄子菜”,來自於兩位普通上海市民的創意。欄目組曾向社會徵集並整理出茄子各種燒法128例,播出11個,由觀眾投票評出6個“最佳茄子菜”......

中国第一档“吃货”电视节目诞生在阿拉上海

32年前首次亮相

這檔“吃貨”電視節目的首播時間是1987年6月15日20:15。

“一把斬肉刀,從敦實的小夥子手中猛地揮了下來,一刀、兩刀、三刀…”這是節目片頭的開場鏡頭,仰拍使畫面更顯衝擊力。

片頭過後,《小菜場》——中國電視第一個以吃為內容的日播電視節目,從此出現在220萬戶上海人家電視機的廿(20)頻道。

那年,隨著上海改革開放和經濟的發展,上海的電視實行分臺製,建立了電視二臺。二臺以經濟節目為主要特色,體現“信息、指導、服務”的辦臺宗旨,《小菜場》就是新亮相的一檔節目。

中国第一档“吃货”电视节目诞生在阿拉上海

1980年代人們在商店排隊買電視機

1428封徵名信

與此前電視臺辦的節目不同,《小菜場》這個節目名稱來自觀眾的徵名。

1987年第19期 《每週廣播電視》刊登了徵集令:《吃在上海有參謀 電視臺新開欄目向觀眾徵名》。上海電視臺將開辦一個專門以吃為內容的節目,為觀眾做吃的嚮導、吃的參謀,使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人們,吃得更營養、更科學、更實惠。

中国第一档“吃货”电视节目诞生在阿拉上海

市民在鉅鹿路小菜場買菜

報紙發行當天下午四點,收到華山路1938號睦忠信的第一封應徵信。之後短短一週裡,來自本市和浙江、江蘇、安徽等地的觀眾來信達1428封。觀眾為節目起名近萬個,其中,江蘇省太倉郵電局的吳鳳珍一人就起名96個。還有不少觀眾一連來了好幾封信,想到中意的就馬上寫下寄來。

沒名字選擇是煩惱,有一堆名字需要選擇也是一種幸福的煩惱。這個取名“食為天”,好像文了點。那個“吃在上海”,似乎平了些。至於“樂口福”,更適合做小欄目的名稱。“七葷八素”倒是有點上海味道,又怕誤聽成“七昏八憟”叫人頭暈……

中国第一档“吃货”电视节目诞生在阿拉上海

上海小菜場特色——盤菜櫃

一圈候選名字兜下來,臺、部、科領導和節目責編都感到:比給自己孩子取名還難。這也難怪,這個即將誕生的電視寶寶是屬於1000萬上海人的。

時敏發聲了,當時他是上海電視臺副臺長兼二臺臺長。那時,稱呼領導不是“姓+職務縮寫”,而是 “年齡+姓”,大家都叫他“老時”。曾當過華東局主要負責人秘書的他,平時常到陝西北路菜場買菜。他建議叫“小菜場”,屋裡響起他略帶蘇北口音的普通話:

《小菜場》一是上海人熟悉易記。二是有上海特點,北京是叫 “菜市場”的。第三,這個“小菜場”是個大概念,只要是吃的都可以報道。現在的小菜場不也是多種經營,什麼都可以賣麼?

在觀眾的1428封來信裡,取名“小菜場”的是上海機械學院的李垂統。沒想到,他因公傷癱瘓臥床已經整整十年,但還關心著電視。我們(文中的“我”指代原作者袁念琪,下同)趕到李垂統家,在床邊採訪了他並在節目開播當天播出。

中国第一档“吃货”电视节目诞生在阿拉上海

昔日小菜場

“那個賣高價鯧魚的”跑了

6月30日,《小菜場》播報了7月上旬《市區集市貿易市場部分農副產品最高限價》,由市物價局發佈。上海人把“集貿市場”叫作“自由市場”。它的最大“自由”是在價格上,買賣可討價還價,價格隨行就市。為保護消費者利益,上海對部分農副產品實行了最高限價。實行限價的,往往是緊俏熱門的。

中国第一档“吃货”电视节目诞生在阿拉上海

曾經的上海小菜場大多是馬路菜場

7月1日,節目播出的第二天下午,一封觀眾來信到了《小菜場》節目,寄自海寧路590弄181號。反映彭澤路集市有個體戶賣鯧魚5元一斤,超出了3.20元的最高限價,嚴重違反了物價政策,而市場管理無力,眼開眼閉。

兩天後的上午,採訪車停在了海寧路,我們走向彭澤路集貿市場。反映情況的觀眾與我們碰頭,說那個賣高價鯧魚的,還在賣高價!我和主持人郭樺、攝像阿彭商量後,決定分三路行動。

第一路:請寫信觀眾帶主持人去那個攤位,叮囑他不要出面。第二路:我同阿彭到市場的工商管理所,那時每個集市都由工商局管理。第三路:燈光和錄像倆人把攝錄器材隱蔽運到賣高價攤位對面的屋子。當時,攝錄一體機不多,多是攝像機與錄像機分離的兩設備,工作時攝像扛機頭,錄像背錄像機。

中国第一档“吃货”电视节目诞生在阿拉上海

1980年代的攝像機

一會兒,我們在攤位會師。主持人拎著5元買來的鯧魚,賣高價的攤主聞風跑了,一件藍色的工作服掛在攤位上。圍觀者中有人說,是市管所有人通風報信。

不知什麼時候,下起了雨。燈光開燈,阿彭開機,撐著雨傘的主持人面對鏡頭敘述事情經過,採訪了市管所工商人員。

下午13:35,一份電話記錄送到正在錄製當晚《小菜場》節目的第二導控室。那個攤主在上午11:00到市管所認錯,寫了書面檢查,罰款30元,並在集市張貼通報。對尚未賣出的14斤鯧魚,每條分量半斤以下的,賣2.80元一斤;半斤以上的,按3.20元一斤出售。

“晨訪彭澤路”播出的第二天,不少觀眾來信讚揚和支持,不滿的是處罰太輕,批評集市工商人員失職,希望有關部門迅速採取強有力措施制止此類事情發生,切實保護消費者利益,維護物價穩定。觀眾在當晚的後續報道中看到,罰款已改成100元。

據不完全統計,《小菜場》節目開播不到一年,直接寄給節目組的信件達1050封,其中大多是涉及損害消費者權益的。節目組做到封封有答覆,件件有著落。

為了市民不再“兩眼冒火星”

1987年夏末秋初,連綿陰雨。市郊菜田遭淹,造成市區蔬菜供應緊張,尤其是雞毛菜、小青菜、菠菜、蓬蒿菜和韭菜等綠葉菜供應告急。上海人買蔬菜,基本都是當天吃、當天買。不僅吃講新鮮,而且偏愛綠葉菜。俗話說:“三天不見青,兩眼冒火星。“

綠葉菜好吃,但從田頭到菜場,需要快收運快上市。此外,它保鮮要求高,不易儲藏,時間一長就會發黃髮蔫變爛。為保證供應,分管財貿的市領導常下鄉。9月22日,我在嘉定縣長征鄉的田埂上,作了獨家採訪。市領導介紹了菜地受災情況、市政府採取的應急措施,以及今後的長期打算。

有一句話上海人耳熟能詳:“小菜籃裡看形勢。”那時,不僅是蔬菜供應緊張,還有豬肉等副食品也緊缺。市政府開始構想建設系統工程,以保證市民的副食品供應。

中国第一档“吃货”电视节目诞生在阿拉上海

市郊菜農冒雨搶收蔬菜

為了不讓市民“兩眼冒火星”,市委成立副食品生產和供應領導小組。市財貿辦、農委制定了“發展郊區副業生產和改革購銷體制的方案”。1988年8月,市委、市府正式提出“菜籃子工程”實施規劃,並列為各級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要求“縣長抓菜園子,區長抓菜攤子,市長抓菜籃子”。建立穩定的蔬菜和副食品基地,建立和完善系列化配套的生產保障體系並改革產銷管理體制。

中国第一档“吃货”电视节目诞生在阿拉上海

蔬菜源源不斷運進上海

根據市領導要求,《小菜場》在播報每天上海主要菜場、集市副食品牌價的基礎上,增報嘉興、湖州、杭州和無錫、南京等江浙主要城市的主要副食品價格。

民心工程初見成效。一項調查表明:在1987年被上海人列為第一號問題的“菜籃子”,到1988年就退至第四。上海人吃菜達到每天330克,其中菜場供應210克,集市供應120克,貨源充足,品種豐富,價格穩定。到1989年,反映“菜籃子”的問題進一步減少。正如楊華生的上海說唱《小菜場》所唱:“市場繁榮/諸菜興旺/人民生活得改善/家家和合喜洋洋。”

>>楊華生丨上海說唱《小菜場》

“霜掛茄子”PK“美味鱔段”

在二臺播出的節目裡, 《小菜場》一直穩居前三名,觀眾紛紛來信要求增加播出時間。日本東京新聞上海支局長來臺觀看並拍攝了《小菜場》節目的錄製,採訪了節目主持人。1987年,《小菜場》榮獲該年度“上海市廣播電視節目創新特色欄目獎”。

除每日播報副食品價格外,《小菜場》每週還作蔬菜、水產、果品供應態勢分析和預測;設置了豐富多彩的小欄目:有傳遞信息的《樂口福》,交流家庭烹調技巧的《廚房心得》,介紹創新實惠和營養易做小菜的 《家常小菜》,展現海外菜餚點心的 《美食風采》,同主要菜場聯辦的《星期日菜譜》,反映觀眾呼聲和抨擊弊端的《雙通道》等。還發起全市首次“最佳年夜飯徵集”,標準是購菜成本30元,可供6人家庭,注重營養、葷素搭配、製作簡單。最後在三角地菜場錄製了 “最佳年夜飯”10套,於1988年春節前播出,受到觀眾歡迎。

《小菜場》不僅想消費者所想,還急生產者所急。現在不稀奇的草菇,當年在出口同時,郊縣農民希望打開國內市場。經 《小菜場》 宣傳,這黑不溜秋、其貌不揚卻富有營養的美味,開始被人喜愛。

中国第一档“吃货”电视节目诞生在阿拉上海

草菇

中国第一档“吃货”电视节目诞生在阿拉上海

蠔油草菇

節目開辦不久,盛夏來臨。市蔬菜公司找上門,說今年茄子量大滯銷,能否幫忙解決。被上海人叫作“落蘇”的茄子,向來不是蔬菜裡的一枝花。我們策劃“最佳茄子菜”比賽,在《每週廣播電視》刊出徵稿後,想不到來稿踴躍,整理出茄子各種燒法128例;播出11個,讓觀眾投票評出6個“最佳茄子菜”。其中兩個至今未忘,一為 “霜掛茄子”,出自從江西病退回家的“老三屆”知青;另一個是“美味鱔段”,投稿者系下崗的中年女工。

“霜掛茄子”做法與白糖花生相似,在最後起鍋時,把糖水澆到八成熟的茄子上,邊澆邊快速翻炒,糖水遇熱結晶,如白霜掛茄子。相比之下,“美味鱔段”更顯技高。先把茄子切成寸段,用自制的工具把茄子掏洞。只見那位女工將一個刨子樣的傢什對準茄子中央,如掘進機般“唰唰”旋轉下去,茄肉紛紛翻出;再塞入拌好的肉糜,入鍋烹調,濃油赤醬,味似鱔段。

中国第一档“吃货”电视节目诞生在阿拉上海

美味鱔段

在吃的上頭,上海人的創造力讓人驚訝,也叫人佩服。他們燒茄子的“門檻”,表現了上海人“螺螄殼裡做道場”的精神。雖長期生活在資源缺乏的環境中,但不怨天不怨地,而是積極開動腦筋,把資源利用到極致,用自己的雙手,把生活變得美好起來。

正如蕭伯納所說,“經濟是充分利用人生的藝術”。上海人對這門人生藝術,有著較為充分和漂亮的利用及發揮。菜餚製作這些小創意顯示了普通人對生活的熱愛和樂觀,透出日常生活中的頑強精神。

三十多年過去了,我仍記得自己寫給《小菜場》的兩句話,它出現在節目開播的熒屏上:菜場雖小牽繫滬上萬戶人家,熒屏不大囊盡天下酸甜苦辣。

中国第一档“吃货”电视节目诞生在阿拉上海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中国第一档“吃货”电视节目诞生在阿拉上海

《老早底額浦東新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南市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閘北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楊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虹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黃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普陀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長寧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靜安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盧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徐彙區 儂還認得伐?》

《那些老上海耳熟能詳的地名》

中国第一档“吃货”电视节目诞生在阿拉上海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下載看看新聞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