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吕梁篇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吕梁是革命老区,革命战争时期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一部《吕梁英雄传》,是战争年代吕梁人民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真实写照。 吕梁是发展新区,于2003年撤地设市,是山西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代管的孝义市和下辖的柳林县是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小米钱钱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吕梁篇

钱钱是甚东西?小米钱钱饭是家家户户几乎每天必吃的家常饭。将白豆煮半熟后置平滑青石或钢铁块上,用小铁锤捣成小圆片,状似铜钱,故名豆钱钱,这是山西吕梁地区的一种食品。

孝义火烧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吕梁篇

火烧是孝义具有特殊风味的一种饼类小吃,孝义火烧有咸火烧、糖火烧、菜火烧之分。咸火烧是内包咸盐和茴香,上鏊烙烤。食时,若佐以葱花、大蒜、醋、酱油、盐、味精,更是美味可口。糖火烧的制作将老酵、碱面和凉水一起放入盆内搅成稀糊,再倒入面粉和成团、面和好后,以手蘸凉水反复搓揉,直到面团光润时,盖上湿布饧30分钟。同时把红糖、芝麻酱、桂花搅拌调成糖酱。铁鏊在微火上烧热,涂抹麻油,火烧饼坯放鏊上烙烤,烤约5分钟,再翻过来烙正面(两面约烤10分钟左右)。随后放在烤炉中,用微火烤成酱黄色即可。菜火烧有荤素之分。

火烧的做法不一样,口味各不相同,但是共同的特点是它绵软不粘,香鲜可口,层次均匀,质地酥脆,宜于热吃。

临县大烩菜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吕梁篇

临县大烩菜,简称烩菜或大烩菜,是山西临县、吕梁地区的一道著名的地方小吃,由于临县靠近陕北,跟榆林大烩菜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地域跟风俗不同,临县大烩菜的味道跟做法有所区别。虽然此菜源与内蒙,但是随着在临县的落地生根加进去了许多临县独特的风味,分荤、素两种,其主要有粉条、瘦肉、土豆、蔬菜等组成,味道鲜美。

合楞子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吕梁篇

吕梁人民可谓是把土豆开发的绝对的彻底,比如合楞子。合楞子是流行于吕梁山区用土豆做的传统食品,尤其在山西省临县比较知名。山西十佳传统小吃之一。把土豆上锅蒸熟,去皮后捣成泥,加点白面,揉成团,再上锅蒸熟,蘸西红柿酱吃,又软又有韧性。

孝义面塑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吕梁篇

面塑,顾名思义,是用面经过造型艺术加工后美化的民间蒸面食品。孝义的面塑俗称面花,它不仅是香甜美味的面食,而且还是一年当中所有重大节庆必不可少的参与者,是孝义人联系感情的纽带。当过节或有婚嫁生日等活动时,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会聚到主家,奶奶、婶婶、阿姨、姑娘们将一团团的面放在灵巧的手中,又捏又揉一番,再点缀上红的绿的,赋予了面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灌肠碗秃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吕梁篇

孝义盛产荞麦,荞面灌肠碗秃自然就成了孝义人餐桌上营养丰富的一道美味。碗秃可以冷吃或热吃。冷吃时,把碗秃切成块,调上蒜泥、捣烂的芝麻、小磨香油、葱花、辣椒酱、盐、醋等十几种佐料。热炒的碗秃风味独特,碗秃要切得有棱角,配上土豆丝、煮熟的黄豆、粉条和豆芽等,掌握好火候,在恰当的时候加入各种调料,特别是在临起锅时要加蒜泥河陈醋进行烹炒。碗秃出锅时热气腾腾、香气袭人。

另外,灌肠碗秃是将荞面糊糊灌入猪肠内上笼蒸熟,切开烹炒,吃法独特、香美可口。

吕梁水晶豆腐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吕梁篇

水晶豆腐是吕梁市特有的一种地方小吃,原料为土豆。为宴请亲朋好友、红白喜事比不可少的一道菜品。该小吃从外观看,色泽晶莹,形状类似豆腐片。味道鲜美,滑而不腻!

枣糕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吕梁篇

枣糕是用黄软米面、红枣、玉米面混合蒸制而成。色泽金黄,绵软香甜,结构严密,不易散热,健胃强身,食后回味无穷。吕梁人适逢喜庆的日子,总要准备这样一份寓意节节“糕”升的佳肴。

临县吵恶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吕梁篇

“恶”,上声,是临县一带的发音,一种吕梁地区最独特的吃食,和“擦擦”、“合楞则”一样,以土豆为主要原料,最最典型的吕梁地方美食。炒恶,跟炒碗秃类似,主要是配以时令蔬菜,加热熟制。先放豆芽,断生,放入恶,少许汤,不用勤翻动,待“恶”熟后即可食用。

兴县冒汤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吕梁篇

冒汤,以山药、粉条、羊肉等为主料,上浇鸡蛋皮、豆腐皮、葱段、辣丝等十多种调料制成,咸麻酸辣,鲜香可口,俗称“扁食冒汤”,是山西省远近闻名的汉族传统小吃,其中尤以兴县冒汤最为有名。

碗团

美味人间吃货指南——山西吕梁篇

碗团是流传千年位于山西省柳林县的传统面食小吃,在方言里又叫做“碗凸、碗托、碗坨、碗脱”,晋中一带也被称为“灌肠”。碗因其用小碗蒸,熟后晾晾,可以从碗中脱下,故而得名碗团。碗团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吃起来坚韧、醇香,已成为人们招待亲友的必备佳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