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來源:物質生活參考(ID:wzshck)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國產冰淇淋的腦洞。


01.


微博網友@圖騰鯨,前兩天曬了張“蔥花肉鬆脆皮雪糕”的圖。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評論中,各地網友紛紛激情發圖,一個比一個令人瞠目結舌,堪稱神奇口味冰淇淋大賞。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試著總結一下,神奇口味冰淇淋的第一大流派,可以稱為“地方特色系”,即將地方特色風味融入冰淇淋。


有些比較溫和,比如廣東涼茶冰棍、紹興黃酒棒冰,地域特徵鮮明,味道又和傳統冰淇淋沒有太大沖突,很容易被接受,好評頗多。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圖源見水印,下同。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但如果當地美食屬性與冰淇淋不太兼容,或者口味本身就比較刺激,混搭起來就常有驚悚效果。比如長沙人民秀出來的臭豆腐冰淇淋。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北京不甘落後,祭出著名黑暗料理豆汁兒,還非常有靈魂地配上了焦圈和鹹菜絲。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圖源 @VC不是藥片


西安陝拾叄的油潑辣子冰淇淋早就是網紅級名吃,上過不少美食和綜藝節目,知名度和認可度都蠻高。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作為雪糕生產重鎮的東北,自然也不能示弱。東北鐵鍋燉、石鍋拌飯,充分吸收了東北菜的兩大精髓:量大,以及各種材料一鍋燴。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圖源 @Gnomeshgh芋圓


各地奇葩冰淇淋大賞如此精彩熱鬧,以至於有些朋友踅摸一圈,發現自己家鄉的特色美食居然還沒成為冰淇淋口味時,甚至會感覺有幾分失落和怨念。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但其實大可放心。以現在冰淇淋廠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式的腦洞和弘揚家鄉風味的熱情,熱乾麵冰淇淋、驢肉火燒冰淇淋,乃至折耳根冰淇淋、胡辣湯冰淇淋,或許很快都能實現。


神奇冰淇淋的第二大流派,是“網紅系”。你能想到的近年來流行的網紅口味,幾乎都能在今天的冰淇淋裡找到。


被鮑師傅帶火的海苔肉鬆,早已不止一家冰淇淋廠商在做。從反饋來看,海苔肉鬆和冰淇淋的兼容性不錯,一般很難做得難吃。有一款雪糕甚至被盛讚為“沒有蛋糕的鮑師傅”,相當優秀。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但網紅口味的一個雷區,是容易倒向獵奇向。尤其和海鮮相關的口味,是翻車重災區。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大龍蝦冰淇淋據說“彷彿在吃一塊火鍋底料”,魷魚冰淇淋被形容為“一股貓糧味”,而顏色誘人、造型萌態可掬的螃蟹冰淇淋,因為“太腥了”,勸退了大多數勇於嘗試的吃貨。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相比之下,芝士、糯米、爆漿、珍珠這些元素,和冰淇淋本身屬性相近,不太容易爆雷。酒味元素的冰淇淋也普遍反響良好。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最後一個流派,大概可以叫做“黑暗系”,每種口味都會讓你虎軀一震,腦海中反覆迴盪三個字:“這也行?”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圖源 @還有什麼和陳信宏有關的暱稱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但有趣的是,或許因為敢於嘗試這類冰淇淋的人本身對重口味承受度就比較高,黑暗系冰淇淋的 反饋居然並不怎麼黑暗。老乾媽雪糕被評價為“融合了老乾媽的辣,豆豉的鹹、跳跳糖的動感”。花椒冰淇淋去年夏天在成都上世,銷量和反響也不錯。


只能說,冰淇淋無愧為甜品中永恆的頂流,其CP兼容性之強、拉郎路子之野,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不多說了,螺螄粉冰淇淋上市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02.


公平來說,冰淇淋亂配CP這件事,並非國產冰淇淋首創 。放眼全世界,各國人民似乎都很熱衷於把自己愛吃的那一口塞進冰淇淋裡。


其主流路線也和國內奇葩冰淇淋並無二致 。一是“本國特色系”,比如英國有炸魚薯片冰淇淋,日本有章魚冰淇淋,口味都來自本國引以為傲的名產。


二是“網紅系”,只要口味流行,萬物皆可冰淇淋,譬如鵝肝冰淇淋、龍蝦冰淇淋,後者在美國一度賣得還挺火。


三是重口味黑暗系。譬如日本的生馬肉、菲律賓的鱷魚蛋,以及倫敦某冰淇淋店推出過的飽受爭議的“人奶冰淇淋”[1]——與這些相比,我國的重口味冰淇淋簡直是小清新。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無論如何,全世界人民如此孜孜不倦地折騰冰淇淋的新口味,至少可以證明一件事:人人都愛冰淇淋,以至於每一種我們喜愛的味道,都想和冰淇淋摻和到一起。


夏天取冰制甜品消暑解熱,在古代世界即已十分流行。早在公元前,波斯、希臘和中國就都有過相應記載。


但在漫長的時間裡,冰淇淋都屬於王公貴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古代製冷只能用天然冰,需要採冰人趁冬天到湖面上切割巨大的冰塊,運到地下儲存。富蘭克林、華盛頓和托馬斯·傑弗遜年輕時都做過這份工,《冰雪奇緣1》開篇描述的也是採冰人勞作的場景。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自18世紀中葉起,隨著製冷技術逐漸發展,冰淇淋的生產成本開始 降低,開始成為中產階層消費品。到了20世紀,工業製冷技術成熟完善,冰淇淋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邁入大眾消費品的行列。


全世界從此為這冰涼而甜蜜的小玩意而瘋狂。最著名的例子,大概要屬二戰時在南太平洋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炎熱潮溼的熱帶島嶼,士兵們實在思念冰淇淋的美味,居然想出了用戰鬥機做冰淇淋的瘋狂點子。


他們在鋁罐裡裝好牛奶和可可粉,讓F4U海盜式戰鬥機帶著它飛上天。萬米高空處,氣溫降至零下50多度,正好把鋁罐裡的混合物凍成冰淇淋[2]。


由此可見人類對冰淇淋的執念:沒有條件吃冰淇淋,我們也要自己做冰淇淋。


我們對冰淇淋如此執著,大概是因為它天生便是一種與甜蜜、幸福聯繫在一起的食物。吃它的時候,感到快樂的不僅僅是味蕾,那種難以言喻的幸福感,更是充溢整個身心。


所以順理成章,冰淇淋成為流行文化中代表幸福和愛情的經典符號。《羅馬假日》裡,奧黛麗·赫本在羅馬西班牙廣場臺階上咬著冰淇淋,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由此開端。而在《阿甘正傳》裡,越戰中的阿甘屁股中彈,唯一的安慰,就是“我能吃多少冰淇淋,他們就給我多少”。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管冰淇淋被魔改成什麼口味,它最經典的味道,永遠都是甜。


03.


撫今追昔,小時候的冰淇淋,甜是絕對不可動搖的味道。


香草、草莓、巧克力,早年冰淇淋的三大官配CP,基本統治了每個人的童年暑假。橘子、綠豆、酸奶,也是長盛不衰的經典味道。


但有趣的是,恰恰是吃著甜甜的冰淇淋長大的這一代人,開始“喜新厭舊”。


一個標誌性現象,就是冰品行業中新品牌的崛起。


過去近20年間,冰淇淋市場的基本格局,是兩大外資廠商(雀巢、和路雪)和兩大國產品牌(伊利、蒙牛)佔據市場主導。


而現在,四大品牌雖然仍能統治超市和冷飲鋪,但隨便走進一家711或羅森,冰櫃裡已經很少見到它們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馬迭爾、鍾薛高這些定位更近於中高端的品牌,以及“珍珠奶茶口味”之類的網紅風味。


臭豆腐、豆汁兒、揚州炒飯……萬物皆可冰淇淋


馬迭爾是百年曆史的老字號,鍾薛高則是僅僅創辦2年的新品牌,但他們代表的“消費升級”的潮流卻是相似的:更高的定價,更高的品質。


除了消費升級,國產品牌的另一大突破口,便是新口味的開發。1999年成立的遼寧奧雪,去年因為“雙黃蛋雪糕”紅極一時,今年再接再厲,出了“東北鐵鍋燉”;成立於2004年的江西康怡,早年產品中規中矩,如今則一口氣推出揚州炒飯、大龍蝦、香蔥蘇打餅乾味等神奇口味。


有些奇葩口味或許賣的只是噱頭,但消費者口味變化是不爭的事實。根據CBNData《2019線上冰淇淋消費洞察》,去年起,鹹味冰淇淋便開始異軍突起,非傳統口味冰淇淋在淘寶、天貓的銷售額佔比連續上升[3]。


有需求才有市場。冰淇淋湧現出如此多的奇葩口味,不過是因為我們願意去追捧那些奇葩。當物質極其豐盛時,新奇自然也就成了一種價值。


說到底,狂野的不是冰淇淋,是我們。


[1] "I scream, you scream, we all scream for… crocodile ice cream! Restaurant in the Philippines comes up with unusual flavour to terrify your taste buds", Daily Mail , Jun-15-2014

[2] Z. Rosenberg, “DIY ICe Cream in Wartime” , Air S pace Magazine, Aug-2018

[3] 《豆腐、鐵鍋燉、炒飯?奇葩口味的冰淇淋,要出街了》,小時新聞2020年4月30日


頭圖購自視覺中國,其餘圖片來自網絡、視頻截圖及作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