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時的日本,大肆借款,清政府不賠款,巨大債務要壓死自己

甲午戰爭日本想打到什麼程度?當時日本陸軍大臣要求駐兵山海關,在北直隸進行決戰,與北京締結城下之盟。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則清楚的表示:如果這樣的話就會暴民四起,到時候清政府就會垮臺。

如果清政府垮臺了,列強都會分一杯羹,到時候日本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最後都是給別人打工,正像山縣有朋所說那樣:如果清政府垮臺了,我們該跟誰談判。

沒有無緣無故的戰爭,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是從屬政治的,日本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把清政府拉到談判桌上,為此日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甲午戰爭時的日本,大肆借款,清政府不賠款,巨大債務要壓死自己

打仗打得就是錢,日本從明治維新到甲午戰爭只不過二十幾年,它自身的體量也非常小,而另一方清政府也是非常腐朽,所以在戰爭中雙方投入都很大。比如1894年10月日本國會通過一筆1.3億日的臨時軍費,可能大家覺得不多,對比一下你就知道了,1893年日本財政收入是8500萬。打個比方吧,2018年我國財政收入25.88萬億元,然後拿出來近40萬億作為臨時軍費,這只是那次通過的臨時軍費,並非是所有軍費。

你這就是要拼命啊,所以說如果戰爭是日本輸了,那麼日本不知道多少年才能緩過來。這筆錢哪來的呢?借的,其實就是國債,它通過大量發行國債,然後通過分期付款的形式償還,也就是說,如果日本拿不到賠款,或者無法從中國掠奪到足夠的財務,那麼一年後他就會破產,日本揹負著沉重的債務壓力。

甲午戰爭時的日本,大肆借款,清政府不賠款,巨大債務要壓死自己

當馬關條約簽訂,清政府的賠款不是立刻就能到的,日本以賠款作為抵押立馬向英國銀行借了一筆錢還債,可見當時日本也很著急的。

這場戰爭其實就是一場豪賭,雙方不停的往賭桌上扔砝碼,但是日本手中的牌明顯要佔優勢。清政府根本不知道日本是借了那麼多錢跟自己賭,事實上清政府打這場戰爭也是借了錢的,他借了六千萬兩白銀,其中大約三分之一是來自英國匯豐銀行,利息是七釐或者六釐。戰場上節節敗退,又欠了這麼多錢,最終決定議和。


甲午戰爭時的日本,大肆借款,清政府不賠款,巨大債務要壓死自己

說李鴻章在日本遇刺,還少了不少錢,日本也不想再打了,那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但是如果不籤那日本肯定是要進京去搜一搜的,我還能撐幾個月,你連一星期都撐不下去。

朝鮮暴動的時候日本向清政府口口聲聲說不參與,而且跟清政府說,朝鮮是你藩屬國你不管管嗎?我日本僑民還需要大清政府在朝鮮保護他們的安全呢?然後清政府運兵到朝鮮,日本偷襲運兵船,然後打到你不能接受繼續戰爭的結果,主要是陸戰輸的太慘,日本能夠不費什麼力氣就打到北京。

日本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加幾十倍槓桿,賭一把大的,形成對自己最有利的贏面之後,迅速找人高位接盤,想辦法逼你接盤。套現離場。

這種方式日本屢試不爽,1904年日俄戰爭,日本大量向外國借款,比如美國洛克菲勒家族就借了兩億美元,然後形成有利局面以後,邵東俄國內部革命,把俄國人拉到談判桌上,逼迫他們承認自己獲得的利益。日本本來也想要俄國賠償軍費的,但是俄國只是處於不利局面,著急回去平叛而已,事實上日俄戰爭中日本死得比俄國還多,俄國波羅的海艦隊主力也未失,沙皇聽說日本要軍費就說要不要我把歐洲精銳調過來再打一場?伊藤博文也就不說話了。

甲午戰爭時的日本,大肆借款,清政府不賠款,巨大債務要壓死自己

所以日本很喜歡賭國運,贏了黃金萬兩,輸了褲襠叮噹響。還都讓日本賭贏了,用貸款發動戰爭然後獲取利益還上貸款,然後再貸款,通過這種方式,日本迅速的強大了起來,但是有句老話說得好,贏得快輸得快。日本的膽子越來越大,籌碼也越來越多,還喜歡跟人玩梭哈,你還能把把都是大小王加四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