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甲午戰爭,威海失守提督殞命,竟是山東巡撫李秉衡挖坑陷害

1894年5月,清廷本來是安排李秉衡署理安徽巡撫,誰知當年的8月,甲午戰爭突然爆發,一旦膠東沿海失守,京畿東部門戶大開,朝廷直接暴露於敵人面前。朝廷隨即改命李秉衡為山東巡撫,想依仗他完成保衛山東、拱衛京師屏障重任。而原先山東巡撫福潤則調任安徽。

山東:甲午戰爭,威海失守提督殞命,竟是山東巡撫李秉衡挖坑陷害

甲午海戰形勢圖

彼時,膠州半島的防務,由陸海兩軍共同完成。除威海衛的北洋水師外,清廷在山東半島投放的軍力共有兩萬餘人,這些兵力分屬於兩個不同的管理系統,其中5000陸軍,屬於李鴻章,主要防衛的是威海衛軍港以及劉公島,其餘15000人歸屬山東巡撫李秉衡節制,防衛包括蓬萊、登州、黃縣、榮成在內的山東半島其他地區(今煙臺、威海)。

作為北洋大臣,李鴻章多年辦理海軍事務,他手中的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八,一時風光無量。可是他卻知道,自己的水師不過是蒙著虎皮的紙殼,其實不堪一擊。原先他與前任山東巡撫福潤配合尚好,互相照應。如今聽聞李秉衡改任,心中暗暗不安。因為他與李秉衡並非一黨,而是政敵。

山東:甲午戰爭,威海失守提督殞命,竟是山東巡撫李秉衡挖坑陷害

水師提督丁汝昌

而李秉衡身為山東巡撫,知道威海衛處於煙臺、威海的中心點,戰略地位不言而喻。存亡事關全省戰略,所以李秉衡的著眼點,原也包含威海的防務,但是由於職責不同,威海一帶的防務,他認為應當由李鴻章負責,與自己並無關係。

因此,李秉衡的兵力部署,大多傾向於除了威海之外的其他區域,佈防煙臺9200人、蓬萊3000人、萊州4000人,威海至榮成一線沒有佈防。

這個部署,其實是有問題的,李秉衡的步兵重點都在西部部區域,而東邊一翼近乎空白。不僅如此,李秉衡進一步要求威海淮軍守將戴宗騫,從威海守軍中抽調兵力,充實煙臺防務。這一命令讓李鴻章大為惱火。幸虧威海守軍都是淮軍舊部,在李鴻章嚴令下,才保住了威海僅有的幾千兵卒,而這些人,守衛沿岸炮臺尚嫌不足。

山東:甲午戰爭,威海失守提督殞命,竟是山東巡撫李秉衡挖坑陷害

威海衛軍港

12月23日,防守威海的戴宗騫發現,有日軍奸細在榮成龍鬚島一帶上岸偵察地形,此處灣口寬闊且淺灘泥地,是登陸的絕佳場所,很可能日軍將把此處作為攻擊點。戴宗騫意識到事態嚴重,遂派人把重點防衛移到榮成一帶。

在李秉衡看來,威海衛的防務應當由李鴻章負責,而煙臺一線三百里海岸,現有兵力防守尚且不足,何來馳援。

但是榮成發現日軍也不能坐視不管,加上李鴻章專門發電請他“照顧榮成防務”,只得安排了1800名(另一說是1500名,還有300名是李鴻章調用)陸軍前往支援,這部分馳援,雖說有五個營(清代每個營300人)之多,卻都是省內河防軍臨時拼湊,毫無戰鬥經驗,軍械武器不足,用李秉衡自己的話說,是"惟竭此心力兵力而已"。李鴻章雖然不滿,也無可奈何。

山東:甲午戰爭,威海失守提督殞命,竟是山東巡撫李秉衡挖坑陷害

日軍登陸

1895年1月20日凌晨,日軍先遣部隊果然抵達榮成,為3.4萬人的大部隊和輜重軍需作登陸前的準備。駐守龍鬚崖的清軍發現敵情迅速阻擊,卻被近海日軍軍艦炮火掩護,守軍很快潰散。日軍用了四天時間成功登岸,沒有遭遇任何有效抵抗。

李秉衡安排馳援的兩營600人,一直跟在威海淮軍守將戴宗騫的部隊後面,亦步亦趨,沒有戰意,毫無作用。而奉命趕赴榮成的威海駐軍尚未到達,就聽聞榮成失守的消息,也被迫折返駐地。

1月28日,日軍逼近威海南岸,駐守威海南北兩岸炮臺的淮軍幾乎全部調往南岸,全力阻止日軍登岸。至30日,清軍南岸駐守力量寡不敵眾,南岸炮臺全部淪陷,不得已退守北岸,殘餘清兵包括統領戴宗騫在內只剩十八人,可謂慘烈。

山東:甲午戰爭,威海失守提督殞命,竟是山東巡撫李秉衡挖坑陷害

威海衛炮臺

北岸炮臺的射程覆蓋全部威海衛港灣,甚至遠達劉公島,一旦失守,水師勢必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李鴻章當然知道這個危局,而李秉衡援軍遲遲不到,致使北部炮臺實際上處於失守狀態。不久,北岸便告淪陷,戴宗騫被丁汝昌接上劉公島,羞怒難當,於當夜便吞金自盡了。

不久日軍水陸兩軍夾擊劉公島,丁汝昌帶領殘部進行慘烈的保衛戰,彈藥用盡、沒有援軍的情況下,仍擊退日軍數十次進攻,直到日軍統帥伊東祐亨派人送來了勸降書,書中不乏惺惺相惜之意,讓丁汝昌考慮投降,最後期限是1895年2月11日。

在此期間,丁汝昌曾經安排下屬泅渡過海,向李秉衡求援,同時備下棺材以銘死志,但是駐紮煙臺的陸軍統領陳鳳樓,不僅沒有支援劉公島,反而退回煙臺,據說是奉了李秉衡之命。

深感無望的丁汝昌給李鴻章發了最後一封電報,稱"吾雖決意與艦同歸於盡,然人心潰亂,大勢已去矣。"於1895年2月12日凌晨吞鴉片自盡,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其他兵勇的安全,他捨身成仁的壯舉,甚至受到敵人的稱讚。

戰後,朝廷徹查丁汝昌自殺之事,李秉衡回覆稱"丁汝昌責任重大。"朝廷根據這一結論,下令將丁汝昌的棺槨捆上三道銅箍,塗上黑漆,用磚封固於家鄉村頭,十五年之內不許下葬,以此作為對他的懲罰。丁汝昌棺槨運回家鄉,他的妻子見到棺槨悲憤交加,吞金自盡。

山東:甲午戰爭,威海失守提督殞命,竟是山東巡撫李秉衡挖坑陷害

馬關談判

這場戰爭,以清廷的完敗而告結束,清政府迫於日本軍事壓力,安排李鴻章為全權代表,前往日本的馬關,與日本代表伊藤博文和談,於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從表面上看,此次中日甲午戰爭中,至少是由於李秉衡和李鴻章的配合失當,加速了敗局的形成。至於李秉衡的異常行為,一種說法,是李為保存實力,錯誤判定戰爭形勢,存在怯敵的嫌疑;還有一種說法,是李當時確實捉襟見肘無兵可用,已經是竭盡心力盡力挽回頹勢;另一種就是說他被朝廷授意,帝黨藉機會打擊北洋大臣和淮軍勢力,削弱慈禧太后的實力。

山東:甲午戰爭,威海失守提督殞命,竟是山東巡撫李秉衡挖坑陷害

李秉衡和老將軍馮子材

不管是哪種原因,說起來,作為山東巡撫的李秉衡,與北洋大臣李鴻章,在派系上確實並非一黨,前者是光緒一派,後者是慈禧嫡系,分屬於不同的利益集團。按理說朝廷應該知悉,不該把勢同水火的二李安排協同作戰。

據說李秉衡新到山東巡撫任上,即造訪翁同龢府上,與翁同龢相見甚歡並"留飯劇談"。翁氏是光緒帝師,他們談話的內容不得而知。另外,李秉衡在就任山東巡撫前,曾經被光緒皇帝叫到皇宮密談三次,談話的內容也無從知曉。

但是隨著甲午戰爭的進程來看,李秉衡的現實表現,似乎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千方百計拆臺,消耗李鴻章的勢力,戰局的實際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關於李秉衡的問題,至今史學界還有爭議,但是對他還是褒大於貶的。誠如所言,李秉衡出於黨政私鬥而置友軍於絕境,甚至無視國家安危利害,且不說人品如何,作為為政一方的大員,其官品就值得商榷。但是,在那個盤根錯節、異常複雜的廟堂之上,想要有立足之地,只有仰一方鼻息,排隊站位更加重要。這也是保全自身的無奈之舉,身居廟堂,危乎高哉,自顧尚且不暇,什麼官品人品,也只能往後放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