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花錢買官起家,被稱為“誤國之忠臣”

在清史中,張之洞、李鴻章、左宗棠,卻少有李秉衡的介紹,以當年為官的級別及在光緒身邊的地位,李秉衡毫不遜色李鴻章、左宗棠等人。他一生官聲比較好,“勤政廉潔”、“忠君體國”是他常常得到的評價。在庚子事變中千里勤王,以至身歿殉國,清末政壇要人趙鳳昌稱其為“誤國之忠臣”。

他靠花錢買官起家,被稱為“誤國之忠臣”

李秉衡自幼就機敏過人,白天學文,早晚習武,有“銅錘李”之稱。清代做官有兩個途徑,一是通過科舉考試,二是通過捐資入仕。“李秉衡是通過捐資入仕的。一般而言,像這種靠著買官走上仕途的人,掌握權力之後必定會貪汙腐化中飽私囊,但李秉衡卻不一樣,李秉衡一生勤政廉潔。

他靠花錢買官起家,被稱為“誤國之忠臣”

歷史上的李秉衡多次參與反侵略戰爭,他反對沙俄侵佔我國東北土地,對德國強佔膠州灣進行堅決抵制,同時他還支持義和團的反帝鬥爭,與當時清政府內部的一些主和派、投降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對待侵略事件上的態度與慈禧、李鴻章等人觀念相左,曾遭到強烈排擠,也使得他不如曾國藩、張之洞、李鴻章等人為人所熟知。

他靠花錢買官起家,被稱為“誤國之忠臣”

1897年,李秉衡因“鉅野教案”被罷官,德國人上奏慈禧,此人永不敘用。兩年後,光緒皇帝重新起用李秉衡,任命他為欽差大臣,查辦“奉天事件”。1900年庚子事變發生後,他北上勤王,隨後在同八國聯軍戰鬥時戰敗自殺。


後人在評價李秉衡的時候大多讚譽他的抵抗外國侵略,維護祖國尊嚴的氣節等。但他是一個傳統的儒家官僚,沒有認識到晚清正處於“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中,反對變革,反對洋務運動。也正因為此,清末政壇要人趙鳳昌稱其為“誤國之忠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