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慈禧太后軍費建頤和園,日本少女甘願賣身捐錢買軍艦

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日爆發了著名的甲午戰爭,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作為結束。中國因這場戰爭失去了臺灣和澎湖列島,而日本卻從中國掠奪走了8000萬兩的戰利品和2億兩的賠款。清政府無力支付只好向各個國家借款,連本帶利共計6億兩。如果再加上戰爭中中方的傷亡和基礎設施的損毀,損失遠遠不止這些。

甲午戰爭,慈禧太后軍費建頤和園,日本少女甘願賣身捐錢買軍艦

清朝末期的中國內憂外患,19世紀60、70年代中國的海軍建設也比較艱難,而中日矛盾正在不斷地升級。日本人在教育自己後代的時候曾經說過:“我們沒有土地,有的只有海洋和空氣。”面對著日本的虎視眈眈,中日展開了激烈的海軍軍備競賽。1888年北洋水師更名為北洋海軍。當時日本海軍世界排名第11位,中國比日本略高,排在第7位。為什麼位置靠前的中國海軍會最後敗給日本,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技術、二是錢。

甲午戰爭,慈禧太后軍費建頤和園,日本少女甘願賣身捐錢買軍艦

從技術上看,伊藤博文在當上日本首相之後,他的建造10萬噸軍艦的提議得到了天皇的同意。到1891年,日本擁有了最新式的軍艦9艘。1894年大戰前夕,日本擁有軍艦共31艘,中國則擁有22艘。日本最出名的戰艦就是當時世界上速度最快火力最猛的吉野號,而中國從1887年到1894年近8年內從沒添置過一艘軍艦,很多已有的軍艦多年未用,陳舊老化,配置完全跟不上時代,甚至軍艦上沒有一門速射炮。李鴻章曾在戰前向朝廷上奏,中國可以參戰的軍艦其實只有8艘:定遠、鎮遠、濟遠、致遠、靖遠、經遠、來遠、平遠。朝廷大臣們頓時全傻了眼。

甲午戰爭,慈禧太后軍費建頤和園,日本少女甘願賣身捐錢買軍艦

再來說錢,慈禧這位大清國的大當家揮金如土,對自己是超級捨得花錢,真應了那句話:“女人對自己下手就得狠一些”。1888年頤和園破土動工了。說起為什麼要修建頤和園,這裡還得提到一個人,就是光緒皇帝的生父管理海軍衙門的奕譞。這位父親為了讓老佛爺慈禧能早早地退休,自己的兒子能當上真正的皇帝真是用盡了心思,建頤和園是迫在眉睫。修頤和園的開銷大約需要3000萬兩,在資金週轉不靈之際,奕譞動起了自己海軍衙門的主意,他私下裡挪用了600萬兩注入了修頤和園裡。再加上光緒皇帝大婚、慈禧60大壽,朝廷又多了1000多萬兩的開銷。

甲午戰爭,慈禧太后軍費建頤和園,日本少女甘願賣身捐錢買軍艦

日本這邊從1883年到1893年這10年中,軍費幾乎是年年遞增,為了購買配置更高的戰艦,明治天皇決定每年從自己的皇室經費中拿出30萬來作為購買戰艦的補貼,全國文武官員每年俸祿的十分之一也要提取出來買軍艦。明治天皇的母親也把自己多年攢的首飾拿出來捐了。日本國民更是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狂熱的捐款,幾個月就湊了100多萬。

甲午戰爭,慈禧太后軍費建頤和園,日本少女甘願賣身捐錢買軍艦

為了購買前面提到的世界上最快火力最強的吉野號,日本天皇將伙食改為了每日一頓,更誇張的是,一位日本少女為了能多募捐一些錢居然把自己的初夜賣給了一位有錢人,得到的資金全部捐了出來。據說這位少女的男友一直希望能成為吉野號的一員,為了能讓男友圓夢,於是做出了驚人的舉動。在少女寫給男友的信中寫道:“君不能得到我的貞操,就請在戰場上奪取更多中國女子的貞操吧。”少女的思維用正常的人倫邏輯難以理解,但中日海戰對中國而言只是一場戰爭,而日本傾全國之力他們堵上的是自己的未來。

甲午戰爭,慈禧太后軍費建頤和園,日本少女甘願賣身捐錢買軍艦

慈禧在大戰來臨前夕還認為自己的大清是天朝大國,日本只是蠻夷小邦不足為懼。日本人奇葩的捐款方式傳到京城,大清的王孫公子和滿朝文武大臣們無不譏笑、嘲諷。

甲午戰爭,慈禧太后軍費建頤和園,日本少女甘願賣身捐錢買軍艦

1894年7月5日,日本艦船襲擊中國軍艦。8月1日,兩國正式宣戰。在黃海之戰中,北洋水師損失5艘戰艦,日本軍艦多艘受創卻無一沉沒。定遠號在受到圍攻時,致遠號挺身而出,遍體鱗傷。鄧世昌駕駛者即將沉沒的致遠號向吉野號駛去打算以身相撞同歸於盡,但卻被多枚炮彈擊中。最後民族英雄鄧世昌和船上250名官兵還有鄧世昌的愛犬(名叫太陽)一同葬身大海。

甲午戰爭,慈禧太后軍費建頤和園,日本少女甘願賣身捐錢買軍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