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中日歷史拐點與東亞格局的失衡

124年前的甲午戰爭,在中國人的歷史記憶中打下的烙印,難以磨滅。甲午戰爭失敗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轉捩點,也成為遠東歷史發展的轉捩點,進一步說甚至成為國際局勢發展的轉捩點,中國在甲午戰爭中失敗的慘痛教訓,直到現在都引起人們深深地思考。

甲午戰爭:中日曆史拐點與東亞格局的失衡

一、中日關係的歷史

據日本史學家井上清教授的分析,日本古代史在新石器時代和彌生時代,正當中國秦漢時期。又過了六七百年,到了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就是中國的唐朝。公元四世紀以後,日本通過朝鮮,接觸了中國文化。

井上清指出:“日本社會就是這樣恰如嬰兒追求母乳般地貪婪地吸收了朝鮮和中國的先進文明,於是從野蠻階段,不久進入了文明階段。”日本“倭奴”國王接受了東漢皇帝頒發的“漢委奴國王”金印。尤其在奈良時代,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率領大量留學生到長安、洛陽留學,吸收了中國文化中的許多東西,從文字、儒學、佛學、法律制度、行政體制、文學、廟宇建築乃至京城設計各方面,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基礎。8世紀初日本最早的歷史書《日本書紀》就是用漢文書寫的。

近代以前一千幾百年間,中日關係總體上是好的,日本知識界把中國看做老師。但是到了16世紀末期,明朝萬曆年間,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了日本全國後,他的野心膨脹起來。作為日本的宰相,他想要征服琉球、臺灣、菲律賓,還要征服朝鮮和中國,甚至提出要把北京作為日本的首都。他說過,他要把日本交給他的弟弟秀長管理,他自己輔佐天皇坐鎮北京,把大唐作為天皇的直轄領土,這是日本政治家最早的擴張主義的主張和野心。

1597年,豐臣秀吉再次侵朝,次年(萬曆二十六年)明朝軍隊應邀入朝,和朝鮮軍隊一起打敗了入侵日軍,豐臣秀吉死於朝鮮,佔領朝鮮的圖謀未能成功。但豐臣的這種主張一直為德川幕府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所繼承。德川幕府時期的一些思想家都鼓吹佔領中國,提出建立“大日本帝國”,這是近代以來所謂“大日本帝國”最早的說法。

二、甲午戰爭的歷史背景

明治維新後,日本明治天皇立志要“繼承列祖列宗之偉業”,要“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圖謀奪取琉球、朝鮮和臺灣。明治維新的先驅者吉田松陰提出“北割滿州之地,南收臺灣、呂宋諸島”。“脫亞入歐”論的主張者福澤渝吉要求日本“應同西洋人對待中國朝鮮之方法處分中國”。無疑,這是為發動侵華戰爭製造理論根據、提供輿論準備。

1874年日本藉口琉球漂流民在臺灣南部被殺事件訛詐清政府,在出兵臺灣未獲滿意結果後,用狡猾的手段逼得總理衙門大臣承認日本此舉是“保民義舉”。1875年日本強行把獨立的琉球王國改為日本的琉球藩。1879年日本以武力吞併琉球。因為琉球與中國之間存在藩屬關係,吞併琉球遭到清政府抗議,中日之間就琉球地位問題談判數年,成為未決的懸案。直到1887年,總理衙門大臣曾紀澤還向日本駐華公使鹽田三郎提出,琉球問題尚未了結。1888年,日本已決心用戰爭手段解決中日關係問題,便主動放棄談判。此後,清政府不承認沖繩縣,只承認琉球國。

琉球得手,日本即把朝鮮問題提上議事日程。1873年,西鄉隆盛說過:天皇“早在維新時就已考慮朝鮮一事”,“忍耐至此,乃為等待今日之到來”。日軍從臺灣撤兵不到半年,就派軍艦到朝鮮釜山進行測量,在江華島與朝鮮軍隊發生衝突。日本一方面與清政府談判朝鮮問題,另方面壓迫朝鮮訂立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江華條約》。這個條約挑撥中國與朝鮮間存在的宗藩關係,規定“朝鮮國乃自主之邦”,為日本下一步侵朝行動打開了方便之門。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後,1885年朝鮮發生甲申政變失敗,日本操縱朝鮮政局的圖謀未能得逞。為此,日本派出伊藤博文到中國與李鴻章談判,簽訂了《天津會議專條》,規定“將來朝鮮國若有變亂重大事件,中日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互行文知照”。日本未從甲申政變中佔到便宜,但卻取得了向朝鮮派兵的權利,這又是日本的一次勝利。

三、日本的戰爭準備

在擱置琉球談判後,日本立即抓緊擴軍備戰,建設海陸軍,為此,成立直屬天皇的參謀本部,還派遣大批間諜到中國偵察敵情。1887年春,參謀本部陸軍大佐小川又次綜合偵察結果,提交了《征討清國方略》,對中國總兵力和各省軍力分佈做了詳細報告,分析了清政府的財政、軍費、海軍建設、沿海和長江防禦設施、官僚和國民素質,分析了日本政府財政狀況、軍費和海軍建設,日本官僚和國民素質,提出“斷然先發制人,制訂進取計劃”的侵略計劃,他還提出了戰後處置中國和把中國分成七塊的設想,建議以八個師團軍力“攻佔北京,擒獲清帝”。

1890年,日本首相山縣有朋在日本第一屆國會上提出“主權線”和“利益線”概念,認為日本是主權線,朝鮮是利益線,為了確保利益線,就要進取中國。顯然,日本將發動侵華戰爭的命題已經提上國會講壇。在第四屆國會上,天皇提出所謂“兼六合而掩八紘”,實際上就是批准了發動侵朝侵華戰爭的方針。

1893年,日本政府成立“出師準備物資經辦委員會”,頒佈《戰時大本營條例》,這是日本邁向侵華戰爭的重要步驟。同時,派出參謀次長川上操六率隊到朝鮮和中國各地考察,佈置了軍事間諜網,構思了進攻作戰的細節,得出了對華作戰可以穩操勝券的結論。外務大臣陸奧宗光秘密對英國交涉修改條約,並在1894年7月完成簽約,英國同意在日本對華開戰時保持中立,實際上支持了日本的侵華立場。

這時候,正好朝鮮南部發生東學道農民起義,起義軍打出了“逐滅夷倭”“滅盡權貴”口號,表示了反對外來侵略和封建統治的態度。1894年5月31日起義軍佔領全州。朝鮮政府要求清政府出兵“代剿”。日本隨即知道朝鮮的請求,喜出望外。伊藤博文首相和山縣有朋樞密院長把這個消息看作“天助”,是發動戰爭的最好藉口,隨即慫恿清政府出兵:“貴政府何不代韓勘亂⋯⋯我政府必無他意”。實際上,所謂“必無他意”只是謊言。李鴻章對日本“必無他意”信以為真,派出直隸總督葉志超帶2000兵力開赴朝鮮。

日本製造戰爭藉口成功,立即於6月5日正式成立戰時大本營。與此同時,派出一批日本海軍開赴漢城。葉志超部清軍於12日全部到達朝鮮牙山。日本一個旅團約7000人兵力利用“大演習”名義租用遊船公司的輪船也進駐朝鮮仁川,與清軍形成對峙,實力遠超清軍。

這時候,東學道農民起義事件已經平息。清政府建議中日兩國同時撤兵。日本不但拒不撤兵,且繼續增兵。為了拖延撤兵,日本進一步提出了改革朝鮮內政的主張,要求清政府同意。清政府認為這是干涉朝鮮內政,表示反對。7月23日清晨,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以“改革內政”名義,率軍攻入漢城王宮,驅逐國王,組成親日的傀儡政府。朝鮮士兵抵抗,死傷數十人。7月25日,日本海軍不宣而戰,在仁川附近豐島海面擊沉中國運兵船“高升號”,約800名清軍死難。日本發動的侵朝、侵華戰爭就這樣開始了。有學者認為,7月23日日軍佔領朝鮮王宮,是日本侵略朝鮮之戰的開始;7月25日,擊沉“高升號”,就把侵略矛頭直接對準中國。

甲午戰爭:中日曆史拐點與東亞格局的失衡

8月1日,日本對中國宣戰後,大本營遷到廣島,天皇以大元帥身份到廣島來統帥大本營,舉國一致的戰時指揮體制正式形成。“集中目標,討伐中國”的情緒,瀰漫全國。

歷史事實證明,甲午戰爭是日本蓄謀已久,經過周密準備後發動的,絕不是如有的日本學者說的是偶然衝動。

四、清政府對戰爭的爆發束手無策

鴉片戰爭後,中國遭受英法美俄等歐美大國的侵略,清政府切身感受到自己的落後,對英法諸大國的強大是領教了的。但那時候的士大夫和清流派各大臣,對近鄰日本是看不起的。1871年中日之間簽訂《修好條規》,總理衙門沒有讓日本拿到中國給予歐美的那些特權,日本對此心存不滿,過了幾年才批准這個條約。

清政府主政和清流各大臣對國際大勢懵無所知,對東鄰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的改革發展也不求瞭解,對日本蓄謀發動侵朝、侵華戰爭的備戰活動完全不瞭解。日本參謀本部派出要員來華考察敵情,從事種種間諜活動,包括與若干官員接觸,清政府竟置若罔聞。情報人員繪製了包括朝鮮、我國東北和渤海灣在內的軍用詳細地形圖,圖上標明每一條道路和小丘。有一個歐洲人就曾經獲得了這樣一份地圖。中日開戰後,與軍令部和外務省有直接聯繫的著名間諜宗方小太郎一直在威海衛北洋艦隊基地刺探軍情,中國官方發現了他傳出的情報,對他發出了抓捕通報。但宗方在離開威海衛乘船到上海的途中用湖北蔡甸商人的假身份騙過了所有檢查,順利回國。

日本大規模出兵朝鮮,暴露了他更大的侵略野心。清政府和主事的北洋大臣李鴻章手足無措,進退維艱。事前對日本的圖謀缺乏基本的調查研究,對日本可能的侵略野心未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對近些年中日之間不斷髮生的臺灣事件、琉球事件、壬午兵變、甲申政變等交涉只是就事論事,敷衍塞責,得過且過,並不追究日本動作的背後原因,對中日關係的走向未能做出認真的總結與長遠的安排。

李鴻章培育的北洋艦隊雖然在1888年成軍,但1888年以後就不再購進新的戰艦,軍費捉襟見肘,彈藥嚴重不足。在中國擔任總稅務司職務的英國人赫德,曾深深捲入中國政治事務,他在黃海大海戰半個月前寫信給中國海關駐倫敦的代表金登幹,說:“北洋水師的克虜伯火炮沒有炮彈,阿姆斯脫郎的火炮又無火藥。馮·漢納根⋯⋯需要有足夠打一場幾個鐘頭之久的大海戰的炮彈,現在還沒有到手”據《泰晤士報》駐東京記者布林克萊報道,日本在戰前儲存的彈藥“比在一次對華戰爭中可能耗去的還要多”。

甲午戰爭:中日曆史拐點與東亞格局的失衡

慈禧太后為了修建圓明園,以及為了仿效乾隆,要做60歲大慶,挪用軍費,而且令大小官吏貢獻年俸若干,完全不顧民心向背,不顧大戰當前,一意粉飾太平。李鴻章管得了北洋艦隊,卻管不了南洋艦隊。兵員分佈在全國各地,動輒請奏,調動不便。有人說,甲午戰爭中,李鴻章以一人敵日本一國,怎麼可能打贏戰爭。

清政府內各大臣意見相左,主戰、主和爭論不休。帝黨、後黨圍繞主戰、主和相互攻訐。為了鞏固光緒皇帝的地位,帝黨主戰。主戰人士拿不出克敵制勝辦法。慈禧太后為了不耽誤自己的60歲大慶,支持李鴻章對日妥協。御史言官主戰,他們沒有實權,不敢得罪慈禧太后,把攻擊的矛頭對準了李鴻章。朝廷和政府難以形成對日作戰的領導核心。

面對日本大舉出兵,李鴻章顯然不相信日本會先開仗,他勸告日本派兵人數不要多,不可深入內地,日本答覆“唯行其所好而已”,日本的軍事行動不受中國政府約束。日軍佔領朝鮮王宮,李鴻章讓官兵相信所謂萬國公法,說什麼“我不先開仗,彼諒不動手”,“誰先開仗,即誰理絀”。中國提出中日同時撤兵,日本拒絕。在撤兵和改革朝鮮內政問題上,中日之間不能取得共識,李鴻章以為,單憑外交上的折衝樽俎,就可以“保全和局”,沒有做厚積兵力打仗準備。俄國參與調停,英國參與調停,美國也參與調停,法國、德國在觀望。

無論是參與調停還是觀望,列強都是從自己在華和在遠東的利益著想,並不是從中國的利益出發。清政府自己不做備戰準備,不把外交寄託在自己實力基礎上,“保全和局”的調停外交不能獲得實效。日本外交則是利用英俄矛盾,謀求英俄中立。日本外交成功了。戰爭即將開始,清政府及其外交部門一直在等待調停,一個半月時間過去了,基本上未做軍事上的準備,這場戰爭的結局,是不難預計的。

赫德在戰爭爆發時就說過:“戰爭駭人地向毫無準備的我們襲來,李鴻章所吹噓的艦隊、要塞、槍炮和人力,都已證明遠非一般所期待得那樣厲害。”“外交把中國騙苦了,因為信賴調停,未派軍隊入朝鮮,使日本一起手就佔了便宜。”

五、戰爭進程略述

這場戰爭為時八九個月。戰爭進行中,在李鴻章消極防禦作戰方針的指導下,仗也打得很窩囊。豐島海戰後,北洋海軍不敢到大同江以南海域巡行,制海權拱手讓給日本。

1894年9月,有兩場大戰。一是平壤大戰,另一是黃海大戰。清軍一萬多人退到平壤,清軍葉志超部龜守城內,不佈置遠局,不偵察敵情,被四路日軍分進合擊,予以殲滅。黃海大戰,是世界上現代戰艦第一次海上大戰,鏖戰數小時,北洋艦隊小敗。李鴻章報告清政府:北洋艦隊“快船、快炮太少,僅足守口,實難縱令海戰”,實行“避戰保船”死守港口的方針,放棄了黃海制海權。

10月,日軍分成兩路,一路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進入遼寧境內;另一路在遼東半島花園口登陸,進入遼東。鴨綠江沿線守軍2萬多人,未能堵住日軍進攻,海城被日軍包圍。日軍在花園口登陸差不多半個月,除了本地農民奮起抵抗外,李鴻章未組織抵抗。日軍佔領金州後,攻下設防的大連灣。日軍進攻大連灣和旅順,李鴻章指示:“寧失灣,斷不失旅”,結果,設防的大連灣被放棄,旅順守軍1萬多人,卻有將無帥,指揮不靈,北洋艦隊的基地、“鐵打的旅順”也在11月下旬被攻陷。日軍攻進旅順,獸性大發,在旅順進行大屠殺,兩萬居民死難。

甲午戰爭:中日曆史拐點與東亞格局的失衡

日本外相陸奧宗光也記下了世界輿論的譴責:“日本披著文明的外衣,實際是長著野蠻筋骨的怪獸。”圍攻海城的日軍,與七八萬清軍長期對峙。老邁的劉坤一,身任兩江總督、湘軍統帥,可以節制各軍,卻不親臨前線,坐視海城在1895年2月被日軍攻佔。清軍指揮不靈,軍無鬥志,節節敗退,到3月上旬,兵敗如山倒,連失牛莊、營口、田莊臺,大量軍火、輜重被日軍擄去。日軍佔領遼西,有進取北京之勢,威脅清廷安全。

一支日軍2萬多人於1895年1月在山東半島榮成灣登陸。清軍未在山東半島佈置防守,日軍在那裡登陸,沒有遇到抵抗。2月攻佔有堅固設防的北洋海軍基地威海衛,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在等待後援無望後自殺,北洋海軍全軍覆沒。3月,日軍佔領澎湖群島,軍鋒直指臺灣。

清軍失敗狼藉,海陸軍主力盡失,仗是不好再打了。日本也差不多耗盡了軍力。面對日本進取北京之勢,列強鑑於他們在華利益,是不會高興的。英國雖然支持日本,也不希望戰爭延長下去,更不希望戰爭引起中國國內革命發生,推翻清政府。日本也在考慮和談,清政府早在平壤大敗後就開始求和活動。

1894年11月,李鴻章就派天津海關稅務司、德國人德璀琳帶著李鴻章寫給伊藤博文的介紹信前往日本,為日本所拒。在美國撮合下,1895年1月清政府派出總理衙門大臣張蔭桓等前往日本,日本指摘張蔭桓等“全權不足”,拒絕談判,甚至指名只有李鴻章來才能開談。

當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後,清政府已經沒有條件討價還價了。1895年3月19日,李鴻章以全權大臣名義到達日本乞和。談判是在伊藤博文主導下進行,中方的要求基本上不予採納。3月下旬,還在談判中,日本海軍佔領澎湖。談判時,伊藤還提出臺灣問題,表明了日本奪取臺灣的意向。日方還動輒以“進攻北京”相威脅,逼迫中方就範。4月17日,伊藤博文與李鴻章在《馬關條約》上簽字。

《馬關條約》主要內容為:中國承認朝鮮為獨立國;將遼東半島、臺灣全島、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銀二萬萬兩,三年內交清;與日本訂立通商行船條約及陸路通商章程;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日本輪船可駛入以上口岸;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任便從事各項工藝製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運進口,免徵一切雜稅;日本軍隊暫時佔領威海衛,待賠款付清和通商行船條約批准互換後,才允撤退,威海駐兵費由中國支付。日本割佔遼東半島,引起歐洲列強不滿,由於俄法德三國干涉,日本放棄剛剛得到的遼東半島,卻要清政府以3000萬兩白銀贖回。賠款2.3億兩白銀,給中國帶來無窮的財政負擔,現代化進程躑躅難行;臺灣割讓,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剜心的痛!

六、中日勝敗比較研究

中國在甲午戰爭中失敗,120年來各方面人士有不同的解讀。這裡依據歷史事實,做出一些分析。

(一)中日兩國社會發展階段不同,是評估戰爭勝敗的基礎性因素。

中國由一個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後成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雖然在1860年代開展了洋務運動,但在社會發展階段上,只可與日本幕府末期的改革相比較,改革效果,中國尚且不及幕府末期。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大力提倡與開展“殖產興業”,不僅引進西方資本主義的生產技術,而且引進西方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使日本迅速發展成為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據統計,從1868到1892年,日本總共建成了5600多個公司,總投資達到2.89億日元,平均每年設立225個公司,資本差不多1100萬日元,大概摺合中國700多萬兩白銀。1892年前日本在洋務企業方面的成就和中國洋務運動時期相比,中國方面可以說是很難望其項背了。

(二)國內經濟政治實力不同。

甲午戰爭前,日本已經形成了全國統一市場,頒佈了憲法,召開了國會,建立了以天皇為核心的高度集權的中央統治機構,政府大臣大多留學歐洲,或者到歐美各國考察過,建立了新式陸海軍,新式陸軍加上預備役部隊近30萬人。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經濟成長實力相差甚大,軍備實力中國不如日本,這是決定這場戰爭成敗的關鍵因素。

(三)對戰爭的準備情況不同。

日本要發動這場侵朝、侵華戰爭,做出了幾代人的準備,包括政治準備、經濟準備、軍事準備、社會動員和國際輿論準備,設計了多種實施方案。單是對敵情的調查,可謂無所不細其極,周到詳實。情報人員足跡遍及北京、天津、上海、漢口、廣州、福州、廈門、湖南、陝西、四川以及東北各地。一些後來在日本政壇擔負重要職務的人都曾到中國做過調查,如桂太郎、川上操六等。所有到中國蒐集情報的人回國後都提交調查報告。著名的如桂太郎等《鄰邦兵備略》、駐華武官福島安正《徵清意見書》、小川又次《征討清國方略》以及海軍部的六份《徵清方策》等。小川又次對中國國情民情以及兵力部署的掌握,是清政府高層官員所不及的。情報人員繪製了包括朝鮮、我國東北和渤海灣在內的軍用詳細地形圖。

反過來,清政府朝野對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情況缺乏瞭解,對日本幾代人準備“徵韓”、“徵清”的圖謀未曾研究。駐日使館參贊黃遵憲撰寫了一本《日本國誌》,甲午戰前得不到支持,不能刊刻,直到甲午戰敗才被士人發現價值。曾任駐日本公使的黎庶昌,對日本社會有相當瞭解,曾判斷日本對中國終有一戰,甲午戰前要求再派他到日本赴任,揭穿日本對華戰爭陰謀,不為總理衙門接受,只落得終老鄉里。

清政府處理中日關係交涉,包括1871年建交、琉球事件、臺灣事件、朝鮮壬午兵變、朝鮮甲申政變等,都是就事論事,不是放在歐美列強推行殖民主義侵略政策的大背景底下思考,不去追究、探討所有這些事件的背後原因,且往往處置失當,常常墮入日本謀略的彀中,不知自拔。

(四)日本組成舉國一致的戰爭體制,包括軍事、政治、後勤、外交都分別作了周到安排。

戰端一開,清政府驚慌失措。清政府內各大臣意見相左,主戰、主和爭論不休。帝黨、後黨圍繞主戰、主和相互攻訐。為了鞏固光緒皇帝的地位,帝黨主戰。主戰人士也拿不出克敵制勝辦法。慈禧太后為了不耽誤自己的60歲大慶,支持李鴻章對日妥協。御史言官主戰,他們沒有實權,不敢得罪慈禧太后,把攻擊的矛頭對準了李鴻章。

朝廷和政府難以形成對日作戰的領導核心。李鴻章以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處在應戰的指導地位,應對謀略、調兵遣將,在在需要奏請,而且遇事掣肘,難以迅速形成決策。有人說,李鴻章以一人敵日本一國,雖然語帶誇張,在某種意義上也反映了實情。

(五)兩國戰爭指導原則不同。

在戰爭指導原則上,日本實行積極進攻的戰略原則,李鴻章採取的是消極防禦的戰爭指導方針,“保全和局”是李鴻章應對戰爭的不二法門。李鴻章在戰爭一觸即發之際,不相信戰爭能打起來,只相信萬國公法,要以理服人,“誰先開仗,即誰理絀”。把應對戰爭可能爆發放在國際調停上。他不斷請俄國、英國、美國出面調停,調停時間長達一個半月,不做戰爭準備。平壤大敗後,李鴻章眼看局勢於己不利,又忙著請列強調停和局。日本在外交上應付調停,在軍事上一步也不放鬆,處處掌握主動。歷史事實證明,在戰爭的每一步進展上,李鴻章都把戰爭的前景寄望於列強調停。調停沒有把中國帶進和局。

日本在戰役指揮上,總是先下手為強,每一步都是先手,不給對方留下後路,直至消滅對方主力。李鴻章的戰役指揮,是步步退讓。“避戰保船”,死守港口,放棄了渤海、黃海制海權。仗打得實在很窩囊。

日本在廣島設立戰時大本營,天皇親自坐鎮,統一指揮軍事和政治、外交。清政府沒有建立統一的國防軍,只有鎮壓太平天國後留下的湘軍、淮軍,還有練軍。這些軍隊基本上是舊式的軍隊,沒有統一的領導機關,各有所屬,互不聽調,一些將領貪生怕死,只知保存自己,沒有全局觀念。李鴻章指揮北洋海軍,卻指揮不動南洋海軍;可以指揮淮軍,卻指揮不動湘軍。葉志超部從牙山敗退,還向朝廷報牙山大捷。鴨綠江沿線數萬清軍,互不相屬,互不支援,一兩天時間,防線就為日軍全面突破。大連灣守將見日軍進攻,放棄抵抗。旅順是北洋海軍基地,設防堅固,各守將互不統屬,有將無帥,最後也被日軍攻破。

(六)國際環境不同。

國際環境總起來講對清政府不利。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中國已束縛在西方列強的條約體系之中,以中國為核心的東方宗藩體系正在全面崩潰。清政府還存在中國中心觀念,守著夷夏之防、宗藩體系,想以調停手段達到以夷制夷目的,緩解中國面臨的緊迫局面。

其實,列強在華各有利益,而且互相矛盾。李鴻章想借俄國力量對日本施壓,俄國表面上答應,是為了增加俄國在遠東獲利的機會,一旦日本強硬,並不想真正去做。英國與俄國在遠東的利益衝突,不想俄國在調停中起多大作用,急忙插手調停,實際上英國是支持日本對華行動的。

美國也不想對日本施壓。日本雖然在幕末也被迫與列強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但日本在幕府末期就開始改革,進到明治維新時期,大刀闊斧地推行“殖產興業”式地資本主義改革,國力大增,正在爭取廢除不平等條約。

在李鴻章調停期間,日本成功地勸說英國採取中立政策,破解了清政府的調停策略。其實,歐美列強對日本在華的侵略行動,是樂觀其成的。甲午獲勝後,日本與列強間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就陸續廢除了。

總之,清代中國處在封建社會末期,面對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挑戰,完全處在下風。在國際事務上,朝野上下顢頇無能,內政一塌糊塗,賠款壓力山大,經濟成長乏力,貪汙腐敗成風,武備不興,民氣不揚。這種狀況對付成長中的資本主義小國日本,戰敗是必然的。

七、甲午戰爭的歷史影響

甲午戰爭的結局,是清政府事前沒有料到的,日本在戰爭中完勝,也是歐美各國沒有料到的:

(一)甲午戰爭的失敗給予中國的打擊是世紀性的。從近代中國的歷程中處處可見甲午失敗的影響。

中國的寶島臺灣以及澎湖列島在《馬關條約》中割讓給日本。清政府在洋務運動中苦心經營的臺灣模範省一舉被日本攫走,臺灣人民失去祖國庇護,遭受長達半個世紀的苦難。為了反抗日本佔領,臺灣人民開展了流血的和不流血的的鬥爭。半個世紀犧牲60萬人的生命,臺灣人民的愛國情懷,不可謂不深,不可謂不烈。

甲午戰爭:中日曆史拐點與東亞格局的失衡

按照條約規定,清政府被迫付出2億3千萬兩白銀戰爭賠款,三年還清,還清以前日軍駐在威海衛,清政府承擔三年軍費150萬兩白銀。清政府平均每年需付出8000萬兩賠款,相當於一年財政收入。這是清政府無法承擔的。清政府只得忍痛向法俄、英德銀行團,發起三次大借款,共借得外幣摺合約3億兩白銀,扣除折扣、佣金,實得2.6億兩白銀。此銀交還日本外,所剩無幾。

三次大借款,中國除忍受苛刻的政治條件外,經濟上遭受重大損失,36-45年內,中國要付出本息遠遠超過3億兩白銀的數額,可能在6-8億之間。加上幾年後《辛丑條約》本息差不多10億兩白銀賠款,中國被牢牢捆綁在歐美和日本債務單上,國家的貧窮落後是不可解開的結了。

(二)甲午戰爭的勝利給日本發揮其侵略擴張野心帶來巨大的刺激。

日本從一個不怎麼被人看得起的亞洲國家變成亞洲巨人,變成軍國主義國家。通過《馬關條約》的簽訂,不僅牢牢地把琉球控制在自己手中,也把本來屬於臺灣的釣魚島群島控制在自己手中,霸佔臺灣成為他的第一塊殖民地,還在實際控制了朝鮮半島,為1910年吞併朝鮮打下了基礎。

中國付給日本的賠款,摺合3.58億日元,這是當時日本想都想不到的一筆巨大收入。日本內閣大臣井上馨說,看到這樣大的財富滾滾而來,“無論政府和私人都頓覺無比地富裕”。這筆鉅款中近2.7億日元轉入臨時軍費和擴軍支出,用作擴充海陸軍等軍事費用以及擴大軍事產業基礎。其中建立八幡制鐵所這樣的大型鋼鐵廠,只用了58萬日元。同時它還提出5000萬日元作為儲備金,建立了金本位制,打下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基礎。可以說,日本的資本主義經濟基礎和軍事工業基礎以及教育基礎,都是靠甲午戰爭中攫取的不義之財。

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日本在1905年取得了對俄戰爭的勝利。也就是這個基礎,成為此後日本製定大陸政策,在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1937年發動七七事變,企圖一舉滅亡中國的奠基石。第一次中日戰爭(甲午戰爭)和第二次中日戰爭,帶給中國人民無盡的苦難。

(三)甲午戰爭出人意料的結局,刺激了帝國主義列強加大侵略中國的胃口。

歐美列強看見東方剛剛崛起的小國日本打敗了中國,便認為這個東方這個“泥足巨人”已經躺在“死亡之榻”上,瓜分這個巨人的“遺產”的時機已經到來,便紛紛在中國佔領租借地,劃分勢力範圍,搶佔路礦權利,控制中國經濟命脈,中國名義上保持著獨立的地位,實際上處在半瓜分的狀態。

(四)甲午戰爭後,中國歷史上與周邊亞洲國家建立的宗藩關係體系徹底瓦解,殖民主義體系在亞洲取代了宗藩關係體系。

遠東以及國際格局發生變化,遠東地區(包括中國與朝鮮)從此成為歐美、日本等列強關注的焦點。此後,八國聯軍(其中日本出兵最多)對中國的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藉口對德國宣戰,進攻並佔領中國山東),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以及九國公約,李頓調查團,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抗日戰爭戰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主戰場),太平洋戰爭,開羅會議,等等,都直接與遠東,與中國相關。因此,說甲午戰爭改變了世界格局,是一點都不為過的。

(五)甲午戰爭的失敗,不僅給予中國沉重一擊,同時也加速了中華民族覺醒!

中國不能停留在老樣子上,應該有所變革。1894年11月,正是平壤戰敗和黃海海戰失敗後,孫中山等在夏威夷發起成立興中會,提出了推翻清朝的主張,第一次發出了振興中華的號召。康有為領導的戊戌維新也從反對簽訂《馬關條約》開始。嚴復在天津的報紙上第一次提出了“救亡”的口號,此後,“救亡”成為所有愛國者的中心口號。

革命和維新兩股力量成為甲午以後推動中國變革的主要力量,可以說這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真正開端。

中華民族的覺醒還表現在開始了有意識地向西方學習的過程。甲午以前,中國朝野也好,知識界也好,對東鄰日本是瞧不起的,對日本在幕府末期的改革是不大瞭解的,對日本明治維新後的進步也是不屑於看到的,總之對日本在近代的崛起是不重視的。中國派留學生到美國,到歐洲都比日本早。但是,1896年,因為甲午戰敗的刺激,第一批13人留學生被派去了日本。1905年日本戰勝了俄國,大出中國知識分子的意外,這一年湧到日本的中國留學生一下子達到8000到1萬人。這些年輕的留學生放下了看不起日本的身段,要去看看日本是怎樣自強的,日本是怎樣學習西方的,中國可以從中學到些什麼

中國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許多革命者都是留日學生出身的。他們在日本學到了,要學習西方,要改變中國,只有用革命的手段,才能救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最初也是留日學生帶回中國的。從此以後,中國社會改造自身的革命就成為不可逆轉的了!

(六)甲午戰爭的勝利刺激,使日本忘乎所以,以為日本可以主宰世界,最終落得徹底失敗的結局。

日本自從16世紀末豐臣秀吉統一全國以來,就立下了志願,要把中國的北京作為日本的都城。甲午戰爭以後,日本一直盯著中國。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打響後,日本藉口對德國宣戰,出兵青島,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不久佔領濟南和膠濟鐵路線。我們知道,中國派出了勞工到歐洲參與對德作戰。日本卻在山東,名義上對德作戰,實際上對中國作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在中國發動局部戰爭,不斷佔領長城沿線。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叫嚷三個月滅亡中國。但是中國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堅持了長達八年的抗戰,在蘇聯、美國、英國的支持下,中國的抗戰獲得了最後勝利,日本接受了無條件投降。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對外作戰的第一次勝利!

日本由於甲午戰爭勝利衝昏了頭腦,沒有弄清楚第二次中日戰爭時的中國,已經不是第一次中日戰爭時的中國,中國人民的覺醒是一個決定性的條件,國共兩黨建立抗日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都是這種覺醒的表現。

日本有識之士,日本政治家,應當反省歷史,尤其應該反省明治維新以來“脫亞入歐”的歷史,反省侵略周邊國家的歷史。日本要想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這個正常的國家應該是一個與鄰國和平共處的國家,是一個剔除了侵略鄰國野心的國家,是一個不稱霸的國家。

(七)居安思危,常存戰備之思,永遠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甲午戰爭以來的中日國交的歷史,戰爭多於和平,緊張多於友好。要創造和平多於戰爭,友好多於緊張的局面,中日兩國人民都要經常回顧歷史教訓,牢記歷史教訓。

歷史教訓還有一點要注意:16世紀末以來,日本政治家常存滅我之心。這是我們在回顧甲午戰爭的世紀影響的時候,不要忘記的。當然,今天的中國,既不是第二次中日戰爭時的中國,更不是甲午年第一次中日戰爭時的中國。但是,中國人民,中國的軍人不要陶醉於自己的成績,只有居安思危,常有戰備之思,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從這個角度說,124年前的甲午戰爭,今天還在影響著中日兩國,甚至影響著國際關係!

總結甲午戰爭以來124年的歷史,我們應該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加以反省和檢討,去謀求中日正常關係的未來,造福於中日兩國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