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達拉特的歷史,你真的知道嗎?

青山是父親守護你的脊樑,

英武少年達拉特。

大漠孤煙是你出征的號令,

長河麗日把鎧甲鍍成金色。

黃河是母親哺育你的乳漿,

婀娜少女達拉特。

七彩田野織成你遠行的盛裝,

縱橫阡陌是兒時遊戲的方格。

今天咱們來聊聊,我們美麗的家鄉

“達拉特”

【歷史】達拉特的歷史,你真的知道嗎?

達拉特(蒙古語意為肩胛骨),舊稱鄂爾多斯左翼後旗,屬伊克昭盟。1949年按其俗稱改名達拉特旗。20世紀40年代遷至樹林召。地處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鄂爾多斯市北部。北與包頭市隔黃河相望、南臨東勝區、東與準格爾旗接壤、西與杭錦旗搭界。全旗總面積8200平方公里,轄8個蘇木鎮,旗委、旗政府駐樹林召鎮。全旗總人口34萬。旗內交通便捷,包(包頭)神(神木)鐵路、210國道、109國道及包(包頭)東(東勝)高速公路貫穿旗境,被譽為鄂爾多斯市的“北大門”。2017年獲“國家園林縣城”榮譽稱號。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

【歷史】達拉特的歷史,你真的知道嗎?

達拉特的歷史

秦漢時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達拉特旗、準格爾旗北部一帶屬九原郡。

公元前127年,西漢為了管理投降漢朝的匈奴人,在今鄂爾多斯達拉特旗北部地區設五原郡,郡下設河陰、曼柏、高興三縣。

公元10年,王莽篡權後,為控制今鄂爾多斯地區,將五原郡改為獲降郡。

公元50年,東漢又將今鄂爾多斯地區分隸於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河西郡、上郡。五原郡轄有達拉特旗和準格爾旗的北部一帶。

東漢靈帝劉宏登基之初(公元168年),由於農民起義的衝擊,東漢王朝已無法維持對全國的統治,公元188年,南匈奴擺脫東漢管轄,鄂爾多斯被北方匈奴、烏桓、鮮卑、羌等少數民族開闢為遊牧地。

【歷史】達拉特的歷史,你真的知道嗎?

隋唐時期

公元589年,隋朝在今達拉特旗和杭錦旗的部邊沿設五原郡(公元585年曾在這裡設豐州),下轄九原縣、永豐縣、安化縣、大同城。

唐王朝建立後,唐太宗於公元672年將今鄂爾多斯地區劃入關內道領屬。

宋元時期

公元916年,遼朝在今準格爾旗、達拉特旗、東勝區、伊金霍洛旗東部地區設振武軍,廢棄勝州。公元929年,在今達拉特旗、準格爾旗北部置西南面招討司(治天德軍),下轄富民縣、振武縣;在今達拉持旗西南部、東勝區東部置河清軍。公元1271年,元朝在今準格爾旗、達拉特旗東部、東勝區一帶置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大同路雲內州、東勝州。

【歷史】達拉特的歷史,你真的知道嗎?

明清時期

元朝滅亡之前,鄂爾多斯地區被元朝太傅、中書左丞相、河南王擴廓帖木兒所佔有。至明朝初期,擴廓帖木兒被趕出鄂爾多斯,鄂爾多斯屬明王朝派員管轄。但不久,故元勢力和蒙古各部相繼進入鄂爾多斯地區。在一個多世紀裡,明王朝多次派軍進攻,但始終未能如願。後明朝在鄂爾多斯南部修築長城,加設邊關,將鄂爾多斯讓給了蒙古軍。

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蒙古諸部勢力日漸向南擴展,威脅明朝北部的安全,明朝也開始在北方陸續設置邊鎮,構築邊牆,其中延綏邊牆就築在鄂爾多斯高原的南部。這道邊牆東起今準格爾旗龍口鎮大佔村紫城巖,西抵寧夏鹽池東北,從此成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原伊克昭盟)與陝西省的分界。

明成化十五年被譽為蒙古中興之主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的第十五世孫達延汗孛兒只斤·巴圖孟克再一次統一蒙古草原,設立六個萬戶;封其三子孛兒只斤·巴爾斯博羅特(蒙古土默特部首領阿拉擔汗為其次子)執掌新秦中草原為鄂爾多斯萬戶(新秦中草原:今黃河幾字灣內蒙古鄂爾多斯),達拉特旗時為蒙古鄂爾多斯部屬地。

【歷史】達拉特的歷史,你真的知道嗎?

達旗第十五代王爺孛兒只斤.康達多爾濟

清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鄂爾多斯萬戶孛兒只斤·巴爾斯博羅特的第五世孫孛兒只斤·額磷臣率部內附歸清,順敕封額磷臣為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後與鄂爾多斯右翼前末旗合併為今伊金霍洛旗)札薩克,晉多羅郡王爵。

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清朝將蒙古鄂爾多斯部落析分為6個扎薩克旗:鄂爾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後與鄂爾多斯右翼前末旗合併為今伊金霍洛旗旗),鄂爾多斯左翼前旗(現準格爾旗),鄂爾多斯左翼後旗(現達拉特旗),鄂爾多斯右翼中旗(現鄂托克旗),鄂爾多斯右翼前旗(現烏審旗),鄂爾多斯右翼後旗(現杭錦旗);後增設鄂爾多斯右翼前未旗(原扎薩克旗)。因清初蒙古鄂爾多斯部六旗(時為六旗)王公第一次會盟於鄂爾多斯左翼後旗(即今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的藏傳佛教大廟王愛召,相傳王愛召為當時蒙古地區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故而得名伊克昭盟,簡稱伊盟。

【歷史】達拉特的歷史,你真的知道嗎?

民國時期

民國初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宣佈:“清廷對待蒙古頭行的種種政策繼續生效。”故當時鄂爾多斯各旗旗政仍由蒙古王公自專。

公元1938年8月在達拉特旗北部成立中共包固工委。

公元1939年國民黨在達拉特旗耳字壕設組訓處。

公元1947年2月,伊盟工委分為伊東工委和伊西工委;10月,成立準達工委。

公元1948年2月5日;7月24日,成立東郡工委,撤銷準達工委。

公元1949年3月11日,達拉特旗工委成立。7月25日,中共伊克昭盟委員會主持組建烏審旗黨委、鄂托克旗黨委、達拉特旗黨委、準格爾旗黨委、東郡工委、杭錦旗黨委、桃力民工委、通格朗直屬區工委。

【歷史】達拉特的歷史,你真的知道嗎?

解放後

1950年,5月1日,伊克昭盟達拉特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下轄區、鄉、行政村(牧區稱達爾古)、自然村(牧區稱小達爾古)。

2000年,達拉特旗轄9個鎮、13個鄉、1個蘇木。

2004年,達拉特旗轄20個蘇木鄉鎮,其中蘇木1個、鄉10個、鎮9個。總人口32.6萬,有蒙古、漢、滿、回、藏、壯、達斡爾等11個民族。城鎮人口為9.5萬人,城鎮人口密度為6 333人/平方千米;農村人口為23.09萬,密度為28人/平方千米(數據來源《鄂爾多斯市2005年鑑》)。

2005年,全旗撤鄉設鎮,全旗轄8個蘇木鎮,其中蘇木1個、鎮7個。包括吉格斯太鎮、白泥井鎮、王愛召鎮、樹林召鎮、昭君鎮、恩格貝鎮、中和西鎮和展旦召蘇木。

達拉特旗轄6個街道、7個鎮、1個蘇木:工業街道、昭君街道、錫尼街道、白塔街道、西園街道、平原街道、樹林召鎮、白泥井鎮、中和西鎮、吉格斯太鎮、王愛召鎮、昭君鎮、恩格貝鎮、展旦召蘇木。旗政府駐樹林召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