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東北 老好吃了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說起大東北,你的腦海裡是不是隻有飄著鵝毛大雪的極寒北地,或是深到腿窩子裡的大雪,或是呆萌的傻狍子......

但是,除了這些,這裡還有除了小雞燉蘑菇和豬肉燉粉條的東北美味。

在東北這個萬物皆可凍的地方,凍果,一種街頭最常見的水果,也是無數東北小孩的美味回憶。

經過低溫冷凍,花蓋梨、秋子梨化身為凍梨,磨盤柿子、火柿子化身為凍柿子,海棠果化身為凍花紅,嚴寒讓原本酸澀的果子甜度提升幾個檔,變成了外地很難復刻的地域美食,堪稱東北人的私藏寶貝。

冬天的東北 老好吃了

外觀黢黑硬如石塊的凍梨,是南方人無法理解的暗黑水果,但卻甜得離譜。把凍梨放進涼水裡緩(huān),梨子外表慢慢結冰,捏開透亮的冰殼,半化開帶冰碴的凍梨就是最好的狀態,先吸果汁再啃果肉,入口冰爽甘甜,黏黏地糊了一手。化開的凍柿子不再酸澀,綿甜清香。而化開的凍花紅則是酸甜清涼,一口一個。

東北的冰棍,冬天都是放在外面的。整箱的冰棍在室外擺成一溜兒,顧客隨意揀買。

冬天的東北 老好吃了

在黑龍江,有哈爾濱的馬迭爾和老字號老鼎豐坐鎮,大慶的東北大板作為後起之秀已經風靡全國;在吉林,有四平宏寶萊的沙皇棗和蜜香豆,還有吉林市的紅旗奶豆腐;在遼寧瀋陽,有麻醬味的中街大果和五毛錢賣很多年的糯米餈,德式鮮奶糕更讓很多人念念不忘。

冬天的東北 老好吃了

冬天的街頭,青魚、刀魚、黃花魚、凍蝦……所有的海鮮凍品全都在室外排排坐,凍得當當硬,揀起來能當武器,鮮魚和青菜都躲在室內取暖。

冬天的東北 老好吃了

這些海鮮被領回家,做成紅燒青魚、幹炸刀魚、刀魚燉豆腐、幹煎黃花魚、炸黃花魚、紅燒大蝦……一到了冬天,吃海鮮反而比夏天還頻繁,露天集市功不可沒。

五顏六色的冰糖葫蘆則是街頭的另一抹風景,不冰的糖葫蘆毫無風情美味減半,咬開凍得嘎嘣脆的糖殼,露出冰涼的山楂果,舌尖先嚐到赤裸的甜,甜裡面裹著酸,酸裡面又透著涼。除了山楂,我還喜歡蜜棗做的糖葫蘆,"冰糖葫蘆兒~五毛錢一串!",那是小時候最好聽的叫賣聲。

冬天的東北 老好吃了

在外面溜達的冷了,走回屋裡,盤腿坐在炕頭,鐵鍋支起,騰起的煙霧裡,美食在熱湯中不斷地翻滾著。

東北的白肉火鍋,起源於滿族。火鍋以雞湯為底,選海米、蟹肉、牡蠣和海蟹幾種海鮮來提鮮吊味,煮到八成熟的五花肉切成大薄片,雞脯肉切片裝盤,酸菜絲、白菜和粉絲也上桌,調料則有腐乳汁、韭菜花、蔥薑蒜、香椿末、蝦油、芝麻醬、辣椒油和食鹽等,吃時自行調味,自蘸自食,比普通的酸菜汆白肉多了海味更講究,湯鮮味醇,菜嫩爽口,肉肥不膩。

冬天的東北 老好吃了

以前冬天取暖靠燒爐子燒火炕。火熱的爐膛上就會架起一口鍋,買來牛骨頭,砍成小段,在鍋裡慢慢煮開,第一鍋會燒出厚重的牛油和香濃的脊髓,骨頭上的肉也爛熟。盛一碗牛骨湯,放食鹽、蔥花、香菜、辣椒油和小蝦皮,不清爽,因為油脂很大十分禦寒。湯在爐子上小火咕嘟嘟地煮著,滿屋飄香,平時吃飯時盛一碗,做菜時添一勺,隨著陸續加清水,湯會變得越來越淡,最終退位讓賢。

冬天的東北 老好吃了

坐在溫暖的火炕上,看著窗外的大雪紛飛 。鍋幫上貼好的饃饃開始膨脹了起來,鍋裡的燉魚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撕下一隻被燉的剛好的雞腿,滿屋裡充斥著爐膛裡烤紅薯的香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