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東北“鍋包肉”創始人鄭興文的烹飪傳奇

鍋包肉(英文名:Double Cooked Pork Slices),原名鍋爆肉,是一道東北菜,光緒年間始創自哈爾濱道臺府府尹杜學贏廚師鄭興文之手。

東北“鍋包肉”創始人鄭興文的烹飪傳奇

喜歡吃東北菜的人大都吃過鍋包肉吧?它色澤金黃,口味酸甜,受到大眾的喜愛,成為人們宴請賓朋點菜時的首選之一。可你知道這鍋包肉是出自哪裡的嗎?它是如何成為名菜的?後來又是如何走上國際會議的餐桌並被譽為“中國第一美食”的呢?這還得從它的創始人鄭興文說起……

八旗子弟好廚藝 學成開店惹“高人”

鄭興文為清末滿族正藍旗人,父親鄭明泉是北京非常有實力的茶商。因此,鄭興文從小就跟隨父親走南闖北,出入京城大小酒樓,嚐遍了各地的美食佳餚。久而久之,他對烹飪逐漸產生了興趣,一有機會就跟廚師探討和交流。當他提出要學廚藝時,遭到了父親的嚴厲訓斥和拒絕。因為在當時的人看來,廚子一般都是下等人乾的活,但父親終於沒拗過兒子,同意了他學廚的想法。

東北“鍋包肉”創始人鄭興文的烹飪傳奇

1906年,鍋包肉創始人鄭興文(右三)全家福。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檔案館藏

鄭明泉託人將鄭興文送到位於北京西城的恭親王府,讓其跟王府大廚學藝,鄭興文當時是被安排在小膳房學徒的。王府飲食出自大、小兩個膳房,大膳房是全家公用的,小膳房則是為接待貴賓或為王爺專用的小灶,許多宮廷中的王府菜譜均出自小膳房,這讓鄭興文即長了見識又學到了技術,為其後來的從廚道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鄭興文學成出徒後不久,就在北京東華門大街開了第一家飯店——老廚家真味居,一時生意興隆。但是天有不測風雲,1906年的一天,一位食客改變了鄭興文的命運軌跡。當時這位食客點了一碗“寬心面臥果”(即荷包蛋湯麵),結果上菜的山東夥計不懂行,錯報成了“客官,這是您的面和兩個蛋”,食客聽後勃然大怒,當時就掀了桌子,並揚言要把店給砸了。鄭興文得知後立即從後廚趕了出來,見面一看大吃一驚,原來是大太監“小德張”,鄭興文趕緊賠禮道歉,說新來的夥計不懂規矩,請公公高抬貴手。“啪”得一記耳光打了在鄭興文的臉上,“夥計不懂規矩,你還在京城開什麼飯館?你不知道這裡是皇家管制區,不得開設飯館的嗎?以後別在京城幹了!”隨後,九門提督就帶人封了鄭興文的真味居。

沒有了飯館,鄭興文便一度賦閒在家。時任黑龍江中外交涉局總辦的鄭國華、濱江關道官員鄭功名向鄭興文提供了一個信息:“哈爾濱新建了一個濱江關道,正缺廚師,你要感興趣的話可以過去當官廚。”於是,鄭興文於1907年5月15日帶著14名烹飪技術硬的廚子來到哈爾濱,開始了他的官廚生涯。

中西融合巧探索 創立名菜受讚譽

1907年9月,濱江關道衙門建成。關道衙門俗稱道臺府,它作為當時哈爾濱的最高行政機關,除了負責日常的政府工作和財政運作等事宜之外,還有一項特殊的職能,就是與外國人接洽。道臺府裡經常宴請外國使節和賓客。為了迎合客人的口味,鄭興文還研製出了多種新菜品。

1908年施肇基(留洋歸來的官員)任道臺時,要求一日三餐必須準備中、西兩種飯菜,以備其選擇,並派鄭興文到中東鐵路公司旅館(今龍門大廈)去學習西餐烹飪技術,使他成為哈爾濱最早掌握中西烹飪技術的中國廚師。在鄭興文為外國客人準備的膳食中,有一道名為“焦炒肉條”的菜很受客人的喜歡,但外國客人提出北方鹹濃口味的“焦炒肉條”令他們不太適應,能否做成甜酸口味的。鄭興文就在原來的製作方法上進行了調整:把鐵鍋燒熱,將肉條放進鍋裡爆炒,後加入糖、醋,再把汁淋到肉上。這道菜做好後,鄭興文讓外國客人進行品嚐,客人吃後紛紛叫好。於是,鄭興文根據這道菜的製作程序和方法,將其定名為“鍋爆肉”。但由於外國人的發音習慣把“爆”讀成“包”,後來,“鍋包肉”就這樣被大家傳播開來。

國際會議展身手 貢獻突出得匾牌

1911年4月3日,清政府決定在奉天(今瀋陽)召開有12國代表出席的萬國鼠疫研究會,這是在中國首次舉辦的國際會議,清政府特別重視,撥款10萬兩白銀作為此次大會的專用經費。已升任為外務部大臣的施肇基點名讓鄭興文出任會議用餐的總廚。鄭興文從哈爾濱趕至奉天后,認真擬就出一份中西合璧的菜譜,並根據國際慣例實行分餐制。當時的菜譜共有中、西菜式340個品種,其中中國菜餚200種、西式菜點140種。20多天的會議輪流供應不重複,只有“鍋包肉”每餐必備。

在此次會議中,鄭興文還對“鍋包肉”進行了改良,他把原來“烹汁”改為“熘汁”,這樣做不僅使菜的顏色更加鮮豔悅目,而且久放味道不變。經過這一改動,菜品果然受到各國客人的歡迎,“鍋包肉”每餐每桌几乎都被客人一吃而光,被客人譽為“中國第一美食”!清政府為表彰鄭興文的突出貢獻,特向他頒發了“濱江膳祖”的匾牌。此後,這道名菜逐步走上了民間大小餐館和普通老百姓的餐桌,成為一道經久不衰的美味佳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