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秀美端莊的唐篔:牽手“中國最博學者”陳寅恪,註定今生有緣


01

民國時期,人才濟濟,如同天上的繁星,璀璨輝煌。然而最耀眼的那顆,被稱為“教授中的教授”,就是今天的男主,大師陳寅恪。

當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同為中國留學生的吳宓與陳寅恪,就此相識。幾番交談後,兩人相見恨晚,成為好友。舉賢不避親,吳宓由衷地稱歎“陳寅恪是中國最博學之人”。

秀美端莊的唐篔:牽手“中國最博學者”陳寅恪,註定今生有緣

後來的吳宓,擔任清華研究院的總聯絡人,相當於秘書長的角色。在他的大力推薦下,博學的陳寅恪,海外歸來,成為清華研究院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之一。

此時的陳寅恪,已三十有六,尚未婚配。都說男大當婚,年邁的老爸陳三立,對此很是不悅,當即逼婚,要求兒子迅速解決人生大事。否則,老爸就要出馬,代為選擇。大師就是大師,心平氣和地要求老爸寬限時日,再當抉擇。

緣分天註定,就是在清華,月下老人的紅線,開始它的牽絆。

秀美端莊的唐篔:牽手“中國最博學者”陳寅恪,註定今生有緣

02

那是很平常的一日,清華同事郝更生,作為體育教員,隨口向陳寅恪請教一個問題“南注生為何人”,並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個清楚。


原來他在一位女性朋友家中,見到一幅標註“南注生”詩詞的書法。但對“南注生”不明所以,也不敢貿然向這位朋友諮詢,也許怕自己漏出短板,堂堂的清華教員,竟連南注生都不知何方神聖,太丟人了。

這下好了,近水樓臺先得月,大師陳寅恪近在眼前,終於可以一吐為快,便於請教了。哪知,陳寅恪聽過之後,驚呼“此人必灌陽唐公景崧之孫女也。”

這位唐景崧唐大人,曾任臺灣巡撫;其孫女,正是今天的女主唐篔。

當時的唐篔,在北師大當體育教員,曾為魯迅夫人許廣平的老師。唐篔與高梓,同在北師大任教,兩人是無話不談的閨蜜。而高梓的男友,正是郝更生。

於是,在郝更生的牽頭下,某日,陳寅恪欣然前往拜訪唐宅。相見之下,彼此均有好感。你我註定今生有緣,一個大齡男陳寅恪,一個大齡女唐篔,就這樣開啟約會模式。

秀美端莊的唐篔:牽手“中國最博學者”陳寅恪,註定今生有緣

03

作為海歸一族的陳寅恪,身為清華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之一,年輕有為的教授,金燦燦的招牌,使得眾多老友,爭相作媒。

雖然陳寅恪苦讀多年,但在自己的終身大事上,絕對拎得清。他對婚姻一直抱有神聖的看法,尤為注重修養高潔、氣質優雅,認為婚姻是一輩子的幸福,不可輕率而為。本著極為慎重的態度,他始終都沒有滿意的人選。

非不為也,實不能也。既然沒有合適的人選,那就等著好了,絕對不將就,絕對要擰巴。等著等著,那個合適的人——唐篔出現了。兩人身世背景相同,同為巡撫大人的孫輩。陳寅恪的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造福一方。而陳寅恪與唐篔,又同為高校老師,擁有眾多共同語言。最重要,兩人還是合了眼緣,彼此滿意。

陳寅恪寫有一首詩,是專門記下兩人當年奇緣的——

當年詩幅偶然懸,因結同心悟宿緣。

果剩一枝無用筆,飽濡鉛淚憶桑田。

秀美端莊的唐篔:牽手“中國最博學者”陳寅恪,註定今生有緣

04

你我註定今生有緣,陳寅恪特別感懷,宛若上天註定的緣分,讓他遇見了溫柔賢淑的妻子。婚後不久,唐篔懷孕,但仍在北師大工作,直到生下長女流求。

由於健康原因(唐篔生育時誘發了心臟病,差點死去。自此,直到死,她都無法擺脫心臟病所帶來的痛苦折磨),更因支持夫君專心治學,不為瑣事分心,唐篔抱憾離職。這對於從小好強、事業心重的唐篔來說,真有些不甘心。

長女起名叫流求,“流求”是臺灣的古稱;次女則叫小澎,“小澎”隱喻澎湖列島,是臺灣海峽中的島嶼,風景極為秀麗,為臺灣的屏障與門戶,視為臺灣的姐妹島。

長女流求,次女小澎,相繼出生,家裡充滿歡聲笑語。但唐篔心中一直有個結,希望生個男孩延續門第香火,讓公公散原老人開心。

傅斯年,是陳寅恪表妹俞大綵的夫君,兩個同在史語所工作。一次,有人問起陳寅恪近況,傅斯年調侃道:“老陳,忙著生兒子呢!”

想必,整個親戚間,都知道唐篔想生兒子,都想瘋了。

三女的到來,依然讓散原老人開心。他認為,在他這個年紀(古稀之年),仍能看到家族中新生命的誕生,可喜可賀。

老人親自為小孫女取名“美延”,出自《苟子.致土》得眾動天,美意延年。陳氏夫婦,對長大後的美延解釋其名字的意義:你在生活裡要積極樂觀,與人為善,便可幸福快樂,延年益壽了。

散原老人的詩名,天下皆知;在整個陳氏家族裡,能得到老人的命名,非常難得,可謂難能可貴。

當然了,沒生兒子,是不是唐篔的一個心結呢?

對了,三個女兒,均稱唐篔的閨蜜高梓為“高舅”,而稱高梓的夫君郝更生“郝舅”。高舅與郝舅,好麼,統統都是孃家人哦。

秀美端莊的唐篔:牽手“中國最博學者”陳寅恪,註定今生有緣

05

陳寅恪的老爸散原老人,其書法早有盛名。老人晚年移居皇城根下,慕名求書法的人甚多。而散原老人卻獨喜“六少奶”唐篔的書法。每有興致,便囑兒媳寫上幾個大字。上下老少,賞析品字,時有共鳴,其樂融融。

唐篔的字,寫得好,也要求女兒們好好練字,好好學習,有知識,有自食其力的本領,融入社會,經濟獨立。其實,想讓兒女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唐篔作為高校老師,在當時那個年代,也是經濟獨立的女性,出類拔萃。

但唐篔從小更愛化學,中年後,她依然不能忘懷這一兒時的夢想,多次在女兒面前說起。好在三女美延選擇了化學專業,似乎可以彌補老媽當年的一個遺憾。

唐篔還教育眾千金,做人要有責任心,並以她們的老爸陳寅恪舉例,為國為家都要負責。作為清華大學的教授,雖然薪水頗豐,但陳寅恪的大哥陳衡恪早逝,於是陳寅恪在妻子的支持下,毅然擔負起整個大家庭的生活費用,一年又一年。

秀美端莊的唐篔:牽手“中國最博學者”陳寅恪,註定今生有緣

06

歲月靜好的日子,隨風而逝。

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爆發。陳氏夫婦帶著三個女兒,從北平到天津、青島、長沙、桂林、梧州等地,最後漂泊至香港。一路風塵僕僕,擔驚受怕。

而在青島時,水果久負盛名的地方,眾人略喘上一口氣。

事後的唐篔,也曾寫文吐槽自己的丈夫,太書生氣。比如清華同事袁復禮先生,在此買了一簍水果,預備火車上吃。而身為家中“內務總理”的唐篔,既要忙於檢點行李,又要招呼三個寶寶,分不開身,也壓根沒想到火車上需帶些吃的東西。而自己的夫君,向來不理會雜事。說白了,陳寅恪平時,就是一甩手掌櫃的,薪水袋一交,萬事大吉,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

於是唐篔感嘆,有錢也無人去買好東西,只得空空羨慕別人。

說歸說,做歸做,在文革中,當陳寅恪面對“左丘失明,孫子臏足,日暮西山”的時候,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細心呵護的,就是妻子唐篔。這是後話。

秀美端莊的唐篔:牽手“中國最博學者”陳寅恪,註定今生有緣

07

解放後,唐篔尊重夫君的選擇,留在大陸。在中山大學,凡是接觸過唐篔的人,無不為她的氣質、談吐以及對夫君的理解,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三個女兒眼中,母親的儀容舉止和衣著打扮,端莊淡雅。

唐篔也時刻教導女兒們,要注意行、坐、立的姿勢,她一直到晚年仍然體型勻稱、背脊挺拔,行走保持良好姿態。

曾經多次,中山大學江靜波教授對美延談起:你母親的氣質,如同總統夫人一般!

秀美端莊的唐篔:牽手“中國最博學者”陳寅恪,註定今生有緣

存乎中,形於外。唐篔不光氣質高雅,而且才學也有擔當。

1951年,助教程曦不辭而別,唐篔毅然擔負起為丈夫備課、抄寫文稿、讀材料的工作。

唐篔常對女兒們說:“爹爹的學問造詣非比一般,應讓他寫出保存下來。“

直到中年以後,女兒們才逐漸理解,母親晚年忘我地為父親付出一切 ,成為自己生活的目的,常望父親有生之年,在傳承中華文化上留下更多著作。

來到家中的客人,也對唐篔的幹練,印象至深。據說,只要目盲的夫君,有所示意,唐篔便能心領神會,配合非常默契。

1956年6月,陳寅恪在他六十六歲生日時,對妻子作了一生中最高的評價:“織素心情還置酒,然脂功狀可封侯“。

秀美端莊的唐篔:牽手“中國最博學者”陳寅恪,註定今生有緣


他曾多次深情地對女兒們說:”媽媽是主心骨,沒有她就沒有這個家,沒有她就沒有我們,所以我們大家要好好保護媽媽“。

1969年10月7日,陳寅恪走完了他七十九歲的人生歷程。同年11月21日,唐篔平靜地追隨丈夫而去,時年七十一歲。

每一份遇見,都是天意;每一種陪伴,都是人意。

每一次相識,都是眼緣;每一種相知,都是心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