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來僅此一人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大美科學(關注我們後臺回覆“免費騎”不僅漲姿勢還有小福利哦~)

六月,我們將推出“人文志”專題,為大家介紹一些學科領域的專家,希望大家持續關注。

他身出名門,學識過人,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是清華大學百年校史中最為著名的“四大導師”之一。

他不僅學貫中西,而且文史兼通,學術研究有很高的境界;

他一生都潛心學問,不問世事,更不求顯達,因此深為國內外學人敬重。

這,就是陳寅恪,“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三百年來僅此一人”。

陳寅恪的一生

陳寅恪: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來僅此一人

陳寅恪

陳寅恪(1890-1969)祖籍江西義寧(今修水縣),他是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清華大學中文、歷史、哲學三系合聘教授,被稱為“曠世奇才”,“教授的教授”。

陳寅恪出生於一個達官士族家庭,陳寅恪的爺爺陳寶箴是清末維新派政治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其文才、韜略和辦事能力深為曾國藩所賞識,他在戊戌變法中積極支持譚嗣同、梁啟超他們,將湖南變成搞變法的重要基地。

陳寅恪: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來僅此一人

陳寶箴和孩子們

陳寅恪的父親陳三立是陳寶箴長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並稱“維新四公子”,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

陳寅恪: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來僅此一人

陳寶箴

(陳寅恪爺爺)

陳寅恪: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來僅此一人

陳三立(陳寅恪父親)

求學經歷

在家庭環境的薰陶下,陳寅恪從小就能背誦四書五經,廣泛閱讀歷史、哲學典籍他少年好學,聰慧過人。陳寅恪1902年進入日本巢鴨弘文學院;1905年歸國進入復旦大學就讀;1910年前往歐洲求學,先後就讀於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1918年前往美國就讀於哈佛大學,學習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又前往德國柏林大學攻讀東方古文字學,同時也學習了中亞古文字和蒙古語等。

陳寅恪: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來僅此一人

陳寅恪學生照

陳寅恪: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來僅此一人

陳寅恪在哈佛的成績單

執教經歷

學成回國後,陳寅恪先後在清華大學、廣西大學、成都燕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嶺南大學等地執教,主要教授歷史、中文、佛教研究等課程。在清華大學任教時,陳寅恪與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一起,成為清華國學院著名的“四大導師”之一。

這位雖在學術界享有盛譽的學者在大眾中一直默默無聞,終生從事著述和教學。英國牛津大學授予他“英國皇家研究院研究員”稱號。1969年陳寅恪去世。

陳寅恪: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來僅此一人

陳寅恪與家人

著作

陳寅恪: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來僅此一人

陳寅恪手稿

陳寅恪先生畢生從事學術研究和著述事業,他的研究範圍非常廣泛,包括歷史學、宗教學、語言學、人類學、校勘學、文字學等學科。

其中尤以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唐代和清代文學以及佛教典籍的研究著稱於世。他的學術著作被譽為“劃時代的意義”。被尊為一代史學宗師,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很高威望。

其著作有:《柳如是別傳》(全三冊)、《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寒柳堂集》、《元白詩箋證稿》、《金明館叢稿初編》、《金明館叢稿二編》、《讀書札記一集》、《讀書札記二集》、《讀書札記三集》、《講義及雜稿》、《書信集》、《詩集》、《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唐代政治史略稿》等。

高徒

高徒:季羨林、劉適、蔣天樞、劉節、胡守為等人。

陳寅恪的貢獻

陳寅恪: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來僅此一人

1950年陳序經、陳寅恪、姜立夫

陳寅恪的一生是艱苦奮鬥、嚴謹治學的一生,近80個春秋,求學30寒暑,執教45年,桃李滿天下。教書之餘,他勤於學術研究,直至雙目失明,右臏骨折,仍堅持教學與研究。生平著作頗豐,並有許多開創性的研究成果,為後一代史學研究提供了典範。

陳寅恪: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來僅此一人

《劍橋中國史》是劍橋歷史叢書的一種。《劍橋中國隋唐史》為第3卷,論述隋唐時期的王朝歷史。該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外隋唐史研究的水平。

圖為《劍橋中國宋史》

陳寅恪被歷史學界稱為“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來僅此一人”。一般人可能很難理解其中真意。但普通人可在書店中購買一冊《劍橋中國隋唐史》,在這部全世界研究隋唐史的頂尖專家撰寫的書裡,陳寅恪被尊稱為“偉大的中國史學家陳寅恪”,他的名字被引用達十多處,他的種種觀點仍然被今天的史學家所反思、權衡、吸收,成為不朽的人類精神財富。

陳寅恪: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來僅此一人

“獨立之人格,

自由之思想。”

是陳寅恪堅守的信念,

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當別人為得名聲,而爭文憑之時,他卻視文憑為廢紙,潛心治學;當別人趨炎附勢,追逐榮華富貴之時,他卻恪守自己的心意,不願從政。他保持了一個學者應有的氣節,也堅守了自己珍貴的精神角落。

下載科普中國app瞭解最權威、更全面的科普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