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奴隸到伊尹

寫歷史文章非常煎熬,過程枯燥不說,還看不到希望,我是全憑一腔熱血支撐著。因為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家又很晚,只能抽出很少的時間構思文章,故進度超級慢。本來計劃著一週至少更新一篇,現在倒好,10天出不了一篇。蒼天哪,怎樣才能提高寫作效率啊。


寫歷史文章還有一個難點,處理史料的問題。我倒不怕史料繁雜,只要口徑一致,慢慢去蕪存菁就是了,就怕史料不同觀點不一,甚至相悖。之前寫禪讓制就遇到這種問題,這次要寫的伊尹也是如此。


同樣一件事,《史記》和《竹書紀年》觀點完全相反,我只能兩種觀點都分析一下,然後說說自己的想法,還真是難為我了。



伊尹是商朝的開國元勳,名摯,他的母親是採桑女,有一天到河邊採桑,在一顆空心桑樹裡撿到了他,這樣說來,伊尹有可能是桑樹精。因採桑女居於伊水,故姓伊(姓是根據母系來的)。尹是輔佐君王正天下的意思,其實就是最早的宰相。


從奴隸到伊尹


伊摯出身低微,日後卻能成為威震天下的名相,他是如何一步步逆襲成功的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第一步,掌握一門技能。


伊摯和他母親都是別人的家奴,他長大後應該繼續採桑,或者種地,但他學會了烹飪技術。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底層能有口飯吃就不錯了,只有貴族奴隸主才會需要廚師。所以會做飯成為伊摯進入上流社會的敲門磚,成為當時的諸侯國有莘氏首領的御廚。


第二步,投奔高枝。


當時夏室衰微,最有勢力的諸侯是商湯,他充當著夏王馬前卒的角色,為夏的末代君主桀東征西討。商湯要娶有莘氏首領的女兒,諸侯嫁女不是小事,各種嫁妝必不可少,廚子伊摯就是其中之一。


第三步,表達能力超群。


自古至今,大忽悠從來吃香。成功者基本上要內外兼修,既要有本事,又要會表達。這種感覺就像一個人會炒股,又很會忽悠大家一起炒,於是做直播或寫公眾號,從而成為大V。伊摯就是飯做的好吃,還從做飯中領悟到治國的道理,又能表達出來打動別人,而這個別人正是商湯。據說,伊摯是揹著鍋子和案板給商湯上課的,道具豐富,講得又深入淺出,商湯折服,開始重用他。


最重要的:運氣運氣運氣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任何時代,成功者最重要的就是運氣。千萬別聽成功者忽悠自己多麼勤奮,多麼眼光精準,他要麼站在風口,要麼老爹有錢或有權,當然還要有運氣。


伊摯就很有運氣。他主人的姑爺是天下最有勢力的商湯,他還能作為嫁妝陪嫁過去。過去後有機會為商湯做飯,商湯有耐心聽一個廚子逼逼叨,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有變化,伊摯都成不了伊尹。


從奴隸到伊尹


關於伊摯輔佐商湯,還有一種說法。伊摯有賢名,商湯派人五次招募他,他才肯出山輔佐商湯。我覺得這種可能性很小,伊摯不是諸葛亮,商湯也不是劉備。當時還是奴隸制社會,沒有士這個階層。諸侯想成事,還是要依靠貴族,不可能去聘請一個奴隸,奴隸也不可能有賢名。


據說伊摯是用“五味調和”之說打動商湯的,後世老子的“治大國若烹小鮮”起源應該也是這套理論。


商湯問:“你做飯咋這麼好吃,是不是放罌粟殼了?”伊摯答:“NO,我做飯好吃的秘訣是佐料適中,火候正好。這跟治理國家要用人得當,施政要恰當是一個道理。”


商湯被唬的一愣一愣的,兩人又促膝長談了幾天幾夜,晚上還抵足而眠,最終商湯被徹底征服,不但解除了伊摯的奴隸身份,還大力提拔了他。此時的伊摯雖然還不是尹,但我們可以稱呼他伊尹了。


從奴隸到伊尹


剛剛跳過龍門的伊尹還沒來得及喘口氣,馬上,他和商湯都要面對一個強大的敵人--夏桀。



我們後人有一個通病,喜歡用二維平面的視角看歷史,以為歷史就是一張紙,有心人會聯繫上下文、不同史料盡力還原真相,但這還遠遠不夠。歷史上每一個存在過的人都和我們一樣,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生之焦慮、死之恐懼,有生活的艱辛和擇業的猶豫。


我是儘量從人的視角出發,繞開浩如煙海的史料,直接與心靈對話,還原古人的所感所想,希望能探究中國人最原生態的思維方式。


這都是題外話啦,這還沒寫過幾位古人就開始總結,言之尚早,等寫完一百個人的時候再總結吧。


其實伊尹和商湯深談後,並沒有對商湯死心塌地,他還有別的想法,一個人偷偷去找夏桀。俗話說得好:“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當時夏朝才是正統,儘管已經衰落,而商湯只是一方諸侯。


不過這次夏之行,讓伊尹對夏朝的腐朽有了深刻的認識,他並不想為夏朝陪葬,做掘墓人倒是可以。伊尹放棄幻想,堅定地站到商湯一邊,開始滅夏行動。


從奴隸到伊尹

夏桀


伊尹的第一步和少康一樣,用了間計。他再次潛入夏都,聯繫上夏桀的寵妃妺喜,這個姐們是上次伊尹來夏刻意結交的,本指望她能助己在夏朝飛黃騰達呢。如今妺喜已經失寵,對夏桀恨之入骨,兩人正好不謀而合,交換了很多情報,並共同策劃滅夏大計。


夏朝畢竟已經延續了四百多年,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對付這樣的龐然大物,還是要小心謹慎,不能冒進。伊尹首先是進行試探,先撩飭撩飭。


伊尹勸說商湯,暫時停止對夏桀上貢。夏桀大怒,“起九夷之師”攻湯。這說明目前夏朝對各諸侯還有掌控力,此時攻打必敗無疑。伊尹馬上讓商湯恢復上貢,夏朝就像一個巨獸一樣,沒人撩它,它又安心入睡。


在經過充分的軍事和情報準備後,伊尹覺得時機差不多了,再次停止上貢,夏桀雖然又起兵伐商,但這次卻是孤家寡人,沒有諸侯跟隨他,甚至還有諸侯已經開始造反。


這下桃子總算熟了,商向夏發起總攻,可謂勢如破竹,在鳴條大敗夏軍,很快攻佔了夏朝的斟鄩,並定都西亳,夏朝滅亡。


從奴隸到伊尹

鳴條之戰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武力改朝換代,打破了君王永固的傳統,其實是為後世起了壞榜樣。為了強調這次武裝奪權的合法性,史上稱之為商湯革命,這個革命和現代的革命不是一回事,它的意思是變革天命。你不是說你是天子嗎,那現在天命變了,我來當天子。


商湯在發起總攻前,還召開了誓師大會,估計發言稿是伊尹寫的。他說,不是我要叛亂,是因為桀太壞了,老天爺要收他,我不敢不從命啊。簡單地說,就是商代夏,是替天行道。這種替天行道,後世還不知要發生多少回。


從奴隸到伊尹


商朝建立後,伊尹正式被封為尹。尹,正也,商湯是想要伊尹做天下的榜樣。



伊尹是中國第一位宰相(通稱,還可稱為丞相、相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是最厲害的,後世沒有任何一位同行超過他。這個官位從一誕生就自帶危險屬性,本來是為了輔佐君王,但有時候君王太弱雞,宰相太強勢,就會威脅到君權。


相權與君權一直相愛相殺,在博弈了將近3000年後,代表君權最高峰的朱元璋終於把這個官位給廢除了。


從奴隸到伊尹


伊尹在宰相的崗位上一干就是五十多年,先後輔佐了五代商王。商湯的太子死的比較早,商湯駕崩後,因為太子的兒子太甲還未成年,於是伊尹便立太子的弟弟外丙為王,可惜外丙是短命鬼,上位3年就駕崩,又立外丙的弟弟中壬,又是短命,上位4年駕崩,這下輪也輪到太甲了。


這個太甲和夏王孔甲很像,都是嫡長孫,繼位都比較艱辛,猶如曲線救國,他們上位後都對當王沒什麼興趣。


不同的是,太甲還有家長管著。伊尹眼瞅著太甲開始嘚瑟,暴虐亂德不說,還亂改湯時的法度,伊尹就幹了一件空前絕後的事,讓太甲去給他爺爺湯守靈,王位嘛,暫時擱置。


從奴隸到伊尹


更絕的還在後面,太甲在桐宮(湯的陵墓)面壁三年後,竟然悔過自新,伊尹率百官把太甲接回來繼續當王,太甲徹底洗心革面,最終成為一代明君,駕崩後被稱為商太宗,成為中國第一位有廟號的君主。太甲的名言“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也流傳了下來。


從奴隸到伊尹


伊尹的結局很圓滿,太甲之後,又輔佐沃丁幾年後去世,正好活了100歲,沃丁以天子之禮葬之,連續三天大霧。


在寫這段的時候,說句實話,我是不怎麼信服的。史記這段記錄,和之前關於堯舜禹禪讓制的記錄一樣,主要取材於《尚書》、《墨子》等儒學著作,經不起推敲。


從奴隸到伊尹


宰相放逐君主,放逐三年後還迎回來,這劇情太狗血,既不符合常情,也不符合人性。《竹書紀年》的記載是,伊尹放逐太甲後,自立為王,七年後,太甲逃出桐宮殺死伊尹。這種說法後世很多學者反對,因為根據甲骨文的記載,伊尹還享有祭祀,如果是因為篡位被殺不可能有此待遇。我個人比較認可《竹書紀年》的說法,但又覺得過於殘酷,那時候的政治鬥爭也許沒那麼血腥。


太甲經過殘酷的政治鬥爭奪回王位,但也許並沒有殺死伊尹,就像伊尹放逐太甲後也沒有殺死他一樣。那時候的人還比較單純,沒有那麼多政治鬥爭經驗,不怎麼下死手。所以伊尹的兒子伊陟後來也是宰相,輔佐太戊成為商中宗。


堯舜禹、商湯、伊尹,包括後來的周文王、周公,都是儒家系統裡的先進楷模,有些事蹟不能當真。比如舜、湯和伊尹都正好活了100歲就不真實,這隻能算是人為圓滿吧。


他們高尚的品德和多才多藝也有太多誇張的成分。商湯看到有人捕鳥四面都駕鳥網,不給鳥留活路,就拆除了三面只留一面,後人大讚商湯的道德到了頂點,惠及禽獸。這是不是想多了,也許商湯只是動物保護主義者。


伊尹是廚子出身,就被稱為中華廚祖,創立“五味調和說”和玄之又玄“火候論”,至今仍是中餐的奧妙所在。伊尹會醫卜之術,發明了中藥湯劑不說,還是個巫師,掌管著祭祀。這就極不合理,巫術在夏商之際那是最重要的技能,可以說是貴族壟斷的特權,如果伊尹是奴隸出身,就不可能會巫術,如果是當了相之後才會的,那就太兒戲了。


伊尹被稱為元聖,是儒家系統聖人級別的,很多儒家著作裡的記載就不能太當真。伊尹是宰相的代表這個是沒錯的,在他的影響下,商代出了不少明相,比如伊尹的兒子伊陟、傅說等。


尾聲


雖然現實中,伊尹可能沒那麼多才多藝,但在本職工作,他絕對是第一,千古第一名相。他扶商滅夏,可比姜子牙;他輔佐幼主,可比周公、諸葛亮;他放逐君主,可比霍光……


從奴隸到伊尹


在伊尹漫長的一生中,他可能要面臨無數次選擇:在夏與商之間;是否放逐太甲;是否迎回太甲……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選擇是他學會了烹飪,藍翔技校畢業生真不能小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