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不願做文化偶像的國學大師

提起陳寅恪,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他是清華大學近百年來四大哲人。他的祖父是清朝大名鼎鼎的陳寶箴,是維新變法的風雲人物。

陳寅恪:不願做文化偶像的國學大師

陳寅恪是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國學大師,也是一位出色的文化偶像。但是,他本人是拒絕這個“文化偶像”的包袱的。

1 豪門陳府

晚清時候,長沙嶽麓山下,住著陳家祖孫三代。

陳寅恪的祖父就是鼎鼎大名的陳寶箴,陳家祖籍江西,因陳寶箴受曾國藩賞識,陳家從江西搬到湖南。陳寶箴也在曾國藩的提攜下一步步仕途高升。

陳寅恪5歲時,祖父陳寶箴被任命為湖南巡撫,支持維新變法,很受光緒帝賞識。

幼年的陳寅恪喜歡讀書,經常一個人安靜地一讀就是一個上午,不喜歡運動和打鬧。

出生於官宦之家,得益於良好的家庭環境,陳寅恪幼時表現出了極大的聰明才智,熱愛讀書,積累了大量的知識,這為他以後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2 家道中落

由於光緒皇帝沒有實權,“百日維新”很快以失敗告終,作為維新派的官員陳寶箴和陳三立,也均被革職,永不敘用。失去官場的庇護,陳家從此開始走向沒落。

陳寶箴帶著家人離開長沙,返回江西南昌。

兩年後,祖父陳寅恪“突然去世”,父親陳三立寄情詩詞,從此遠離政治。父親把希望寄託在聰明才智的陳寅恪身上,希望他努力讀書。

就這樣,未滿12歲的陳寅恪離開故鄉,踏上游學征程。

自1902年起,他先後在日本巢鴨弘文學院、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政治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等學校就讀。

陳寅恪在讀書時並不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只為了學習自己喜歡的知識。於是,他放棄了熱門的政治學,選擇了冷門的古代語言作為自己的專業。

3 訣別北平

1925年,學業有成的陳寅恪從國外回來,到清華大學指教。

1937年前,陳寅恪一家住在清華園南院,日子安靜祥和。

陳寅恪:不願做文化偶像的國學大師

陳寅恪一家

盧溝橋事變發生後,北平淪陷,陳寅恪不能再留在清華園了,他不得不攜夫人和孩子去往長沙避難。

離開北平的時候,陳寅恪已經右眼失明瞭。

亂世之中,一家人輾轉奔走於昆明、桂林、成都、香港等地。

在成都燕京大學執教期間,陳寅恪不幸左眼也失明。

抗日戰爭勝利後,陳寅恪於1946年10月重返北平,當他再次回到清華園執教時,已是盲人教授。

此後他的照片,多是拄著柺杖或者坐在沙發上。

陳寅恪在北平呆了兩年。

1948年,戰火再次逼近,年底,一家人又登上飛離北平的飛機來到北方,最後抵達廣州。

這次離開,陳寅恪百感交集,留下一首詩:

臨老三回值亂離,蔡威淚盡血猶垂。

眾生顛倒成何說,殘命維持轉自疑。

去眼池臺成永訣,銷魂巷陌記當時。

北歸一夢原知短,如此匆匆更可悲。


從詩中便可知,此時陳寅恪已暗下決心與北平永別。

陳寅恪:不願做文化偶像的國學大師

如果說第一次逃離北平是被動與無奈的,那麼第二次離開便多了些被動與決絕。

此後,陳寅恪不是沒有機會再回北京,而是他本人不願意。對他而言,那是一塊傷心地。作為想要一心治學的人,一個安靜的環境,是他最大的滿足。

毫無疑問,曾經戰亂的北平和生活的波動,讓他不願意再回憶,一個安靜的環境裡做自己想做的事,大概就是最快樂的。

建國後,陳寅恪被邀請就任中國科學院社會哲學科學部歷史研究第二所所長,這是對他學術水平的肯定和尊重。

同時,國務院也派專人請陳寅恪回北京,他卻以“貪戀廣州暖和”和“從來怕做行政領帶工作”為由,不肯前往任職。

陳寅恪最終留在廣州,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後20年。

4 晚年陳寅恪

和許多文人一樣,在那個特殊的時期,晚年的陳寅恪未能躲避迫害。

在受批鬥的日子裡,陳寅恪完成了洋洋灑灑80萬字的《柳如是別傳》。

1969年10月7日,忍受長久批鬥和迫害的陳寅恪心力衰竭,最終離開了他熱愛的文化和歷史研究。

陳寅恪是獨立與自由最好的踐行者,他信仰著“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他避開政治或許是因為不願多與現實抗爭,他內心糾結的只是“民族文化之衰頹”。

陳寅恪留下的精神遺產,在文化斷層的年代,鼓舞著失落的文人們,成為他們藉以安身立命的精神食糧。

陳寅恪不願做文化偶像,只願在複雜的利益格局變化中獨善其身,安心治學。但這樣的人應該是最值得敬佩和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