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文化“”不當“文化“”

近日,不斷收到“悟空問答”的推薦和邀請回答問題,很多是關於“什麼是文化的問題”。我自覺對中華文化多少懂一點,自感有一些自己的眼光,因此回答時東拉西扯兼帶忽悠。倍感愧對提問者。因此在此特此聲明,我非專業的理論工作者,只是個文化票友,能淺談點文化就不賴了。博佳人一笑,算是一種娛樂活動;既然扯到文化,必然會從東扯到西,再從西扯到東,今天系統談點文化。

“ 文化”這個詞兒含義太豐富,覆蓋面太大。文化有狹義廣義之分,我們有時說“進學校學文化”“這人文化程度高”用的是文化最小的意思(狹義),說的是“知識”,兼或還有點“學歷”的意思。這很好理解。文化的大意思(廣義)可不這麼簡單,要想下個準確的定義非常不容易。關於“文化”在權威典籍中的定義,有中國人統計為二百多種,有外國人統計甚至達到四千多種,真是糊塗廟糊塗僧糊塗經!莫衷一是。我所理解的“文化"含義可以高度概括為一句話:古今中外人類各種活動的痕跡、經驗和成果。人類各種活動都能產生文化,例如:吃喝產生飲食文化,拉撒產生廁所文化,種地產生農耕文化,放羊產生遊牧文化,打獵捕魚產生漁獵文化,戰爭產生軍事文化,生孩子有生殖文化,死了人有喪葬文化,燒香拜佛有宗教文化,甚至偷盜搶劫亦有黑匪文化。當然,人類的各種精神活動,如:哲學、文學、美術、舞蹈、音樂等等也都屬於文化的範疇。科學技術既是物質活動也是精神活動,也是一種文化。

別拿“”文化“”不當“文化“”

文化大體可分為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在古漢字中,“文”這個字的字形是一個人身上有花紋,即古人文身,也可理解為“人留下的痕跡”;“化”這個字含有“漸變、教化”之意。人類活動留下的可見的痕跡主要是物質的,例如金字塔、長城等;不可見的痕跡主要是精神的,遺存在古籍、古畫、宗教禮儀和一些民俗中。這些遺存一般都含有教化功能。

文化往往相對於自然而言。天空宇宙、大地山河、草木百獸,人類之外的一切都是自然存在,不是文化。然而把人的意識加進某種自然物上,或在之上留下痕跡,文化就產生了。太陽是自然物,人們把它視為神靈,給它起個名,文化就產生了。月亮是自然物,人們想象其上有宮殿,住著一位孤獨的仙女叫嫦娥,編出一個嫦娥奔月的故事,這就是文化。一隻獼猴本是自然物,人們給它穿衣戴帽,給它起個名字叫“孫悟空”,封它為猴王,編出大鬧天宮西天取經的故事,一部文化經典就出現了。人類野心勃勃地要改造自然,在大地江河之上鋪路搭橋;炸開大山的胸膛,開礦取寶;一座座大廈林立的城市如雨後春筍般氾濫,這當然也算文化。

別拿“”文化“”不當“文化“”

文化常常和民族、歷史及地域相關聯,例如“西方文化”、“中華傳統文化”等等。各個民族有各個民族的文化。 作為中國人我當然更衷情於本民族文化,尤其衷情於中華傳統文化。然而,何謂“中華傳統文化”?我相信對於我等非專業理論玩家之一般大眾來說,一定是瞎子摸象,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和聯想。這個概念也大得很。所以籠統地說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也基本上是雲三霧四,不知所云。說起中華傳統文化,我覺著就象是打掃起舊倉底,熬一鍋粥,各種米粒兒都有,營養特豐富,當然也摻著一些砂子或老鼠糞。有人聞著香,有人聞著臭,有人聞著餿。有人很珍惜並感恩這鍋粥,說咱中國人祖祖輩輩就是喝這種粥過來的,這粥不能扔了,挑巴撿巴完了還得接著喝。有人不以為然,說人家西頭老誰家和老誰家都喝牛奶了,那多有營養,誰還喝這鍋破粥!你看人家那日子!那皮膚!那身板兒!原本想著吃得合理些科學些健康些,結果是越看越糊塗,竟然越發不會吃了。有土專家說要以素食為主,吃肉多了必得"三高"。有洋專家說要多吃肉食,你們中國人糖尿病多就是吃五穀雜糧吃的,那些飯啦面啦粥啊什麼的都是碳水化合物,一進肚就都化成糖。就差沒說咱中國人拉的尿的都是糖了。那咱就多吃點蔬菜水果吧?洋專家說蔬菜水果裡糖也不少。真不知吃嘛好了。要不乾脆把咱的排洩物提煉成糖出口歐美算啦!洋人咱們接觸有限,但中國有好幾個少數民族如蒙藏維什麼的也是以肉奶為主食,也真沒聽說他們“三高”高哪去。這是何道理呢?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老西子頓頓醋,川錘子頓頓辣,換換試試!”,咱祖宗一萬年前就種地吃飯了,人家那遊牧民族一直放羊吃肉到現在,腸子肚子能一樣麼?想到此就得出個結論:誰也別瞧不起誰,誰也別楞學誰!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能一樣麼?吃也是文化,並且是最重要的文化,根兒上的文化。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意思就是說各有各的吃食和吃法。西方人有西方文化,東方人有東方文化,互相學著點有好處,要是全盤照搬,輕者跑肚拉稀,重者高血壓糖尿病。

別拿“”文化“”不當“文化“”

談“文化”離不開另一個詞:“文明”。在我等普通人腦中口中,這兩個詞兒就象孿生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似乎是一對同義詞,可通用替代。例如,在很多語境中說“中華文化”通,說“中華文明”也通。我就是這樣胡里胡塗亂用了幾十年。多了一個凡事叫真兒的毛病。於是查字典翻資料,就想搞清啥是“文化”,啥是“文明”。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兩個詞兒學問太大,也太亂。中外的專家學者辭典各路神仙說法不一,各執各勺,攪成一鍋粥。再深入下去,發現其中還藏著很多銷銷兒。公正點兒說,文化和文明這兩個概念混亂不清是情有可原的。都是在說人,都和自然有關係,都可分為精神和物質兩大方面,都有狹義廣義之分,內含都極其豐富,外延互相交叉,怎麼分?所以有的詞典乾脆就說:文明,猶言文化也。專家學者們是一定要區分個明白的。例如,美國名教授亨廷頓說:“文明是人類文化最高層次的組合”。再如,中國現代儒學大師錢穆先生認為,物質方面的進步可以稱為“文明”,如洋人發明的輪船、火車、電燈、電線、汽車、飛機之類世界都通用了,這叫“文明”,文明是可以向外傳播與接受的,文化則必由其群體內部精神累積而產生,云云。看這些大師們的書太費勁,看完還是似懂非懂。後來,我乾脆拋開這些書本,綜合多路神仙的意思,自行發明了一種說法:這世界就象個大園子,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樹木,有的粗壯,有的細弱,有的開花結果,有的不開花結果。這些樹就好比是文化,開的花結的果就是文明。沒有樹就結不出果,沒有文化就沒有文明。花果離不開樹枝樹幹和樹根,文明離不開文化。花果是整棵樹的一部分,文明是包含在文化之內的。有些樹的果實有營養,有些樹的果實有毒,有些樹的果實既有營養又有毒……這樣談事兒是典型的農夫思維,當然為專家學者們所不齒。他們一定會斥我胡說八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