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客家傳“葬俗”文化

客家人是以北方中原漢人為主體,混合了南方土著居民的族群。客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融合和同化了各地土著少數民族,客家人口眾多,居住地域廣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說法,所以,客家風俗在傳承和變異中,顯得特別豐富多彩,包羅萬象。自古“丟什麼都不能丟祖先”的禮訓一直延續至今。生老病死乃自然規律,當一個人年老仙逝,會按傳統葬俗禮法,進行初葬、二葬,小部份人用大葬,其目的均是讓逝者得以安息,生者則以心慰。

初葬:人逝世後,將其遺體安放在木製的棺材裡,“躺”著埋在墳裡,堆造成長形土墳,俗稱“新墓”,以喻其還“睡”著未“死”,其靈魂還未到陰府,沒有投胎轉世,所以,子孫後人則在家中堂上給他設個靈位祭祀,但春秋兩季的掃墓祭祖他是沒有份的。

二葬:是初葬三、五年腐屍“化淨”之後,經“檢金”再進行二次安葬。即由檢骨師將“淨化後的屍骨”撿出並“淨幹”,安放在陶罐(即“金壇”)中,請風水師點取“生龍口”安放“金壇”,請土師將“生龍口”建造成圓形墓地,俗稱“祖墓”。二次葬古時多限於年過花甲的老人,夭折之人一般不作二次葬。解放後,未滿六十歲之亡者,亦進行二次葬了。

撿金,俗稱檢骨,一般是在初葬三、五年後才請檢骨師進行。其因,一是有待遺體腐化乾淨,二是按“五服”內“斬哀三年”的孝規。檢骨師撿骨要選好日辰,“五服”內的直系親人要到場,先燒香燭進行祭拜,再行掘土、開棺,開棺時用蓬布或雨傘遮陽,見屍骨時親屬均會痛哭流涕,之後才圍成一圈,檢骨師逐一將遺骨取出,揩乾淨,若遺骨潮溼,還要用炭火烘乾,最後按從腳到頭的順序安放到“金壇”中,取“端坐”姿勢,以喻他自然從容地坐著,面對大自然和陽世間的子孫,逐年祭拜時就像與子孫親密地“見面”一樣,安放好屍骨後要蓋好罐蓋。有少數因地表陰溼(如養屍地),屍身還未化淨或難腐化者,則要復土留墳,第二、三年再行“探金”,看其腐化情況以定二次葬事宜。

二葬的墓地,對地理風水格外重視,若一時找不到合適的風水寶地,把“金壇”寄葬在臨時選定的地點。寄葬,一般選擇方位大利、向陽、乾爽的土坡壁崖,挖個可以容得“金壇”的拱門形洞穴,敞開式地安放“金壇”,旁邊路過的行人均可看到;也有將“金壇”放在地表上的,“金壇”上面多用草皮樹枝、雨傘等遮蔽。寄葬者,掃墓時較為簡單,除去雜草,燒幾柱香即可。但寄葬時間不能太長,通常是一年至三年,也有因經濟問題或其他原因而長年寄葬的,但很少。

大葬:即不進行二次葬,而是一次性安葬的墓地,客家地方比較少見,多在北方地區。大葬比較隨便,茅山荒坡地頭田邊均可,雖不那麼重視風水,但還是要請風水先生來定“墳向”、定安葬時辰,大葬的葬禮十分重視,而入葬卻非常從簡。在舊社會,或追溯到民國以前,有些達官貴人或富商,為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富有,把一次葬搞得非常隆重,墓地的造形也建得異常堂皇,也追求家族祖墳風水的完美。

二次葬後的墓地,就成為長久的“祖墳”,每年逢春秋兩季進行祭祀,一般不再遷動了。少數“遷墳”的,一般是“祖墳”風水出了大問題,才非遷不可。遷墳要慎重,若無大礙,只要能微調處理的就不必遷葬。

淺談客家傳“葬俗”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