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東莞盆菜你吃過嗎?

東莞非遺——長安大盆菜������

始於烏沙陳屋村,相傳南宋末年朝廷流亡到廣東後,沿海村民將各家所做菜餚疊裝於木盆中,以慰勞宋軍將士,至元代時,當地人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天後誕之名來紀念抗元的民族英雄,大盆菜宴的習俗也隨之傳承、保留下來。現長安大盆菜的習俗主要分佈在長安鎮的烏沙、錦廈、霄邊、湧頭、鹹西、新安、沙頭、上沙、廈崗、廈邊、上角等社區。

東莞盆菜你吃過嗎?


東莞盆菜你吃過嗎?


東莞盆菜你吃過嗎?


東莞盆菜你吃過嗎?


東莞盆菜你吃過嗎?


最早的大盆菜自下而上分五層,分別為蘿蔔、菜頭、浮皮、魷魚、鵝(或肉、雞),後來盆菜通常由九、十層組成,寓意“長長久久”、“十全十美”,材料有白切雞、燒鴨、南乳豬肉、魷魚、鱔魚、冬菇、腐竹、蘿蔔、豬皮等,通常以蔬菜墊底,下層是冬菇、腐竹、蘿蔔、豬皮等,中層是豬肉和魚,上層是雞鴨等較好的材料,其烹飪方法較之前無較大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