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吃 》:豬頭肉

《鄉愁•吃 》:豬頭肉

豬頭肉價廉,市價為豬肉之半。幼時家貧,父母就常購半邊豬頭為我們解饞。豬頭醜陋,皺巴巴髒兮兮的,長著許多硬毛,收拾起來極費事,只好拎到隔壁鐵匠鋪,放在鍛鐵的爐子裡,幫著鋪裡的小徒弟使勁拉風箱。十把分鐘後,豬頭皮就燒焦了,提回家,泡在淘米水裡,用尖刀使勁兒刮,待三遍刮洗後,豬頭就變得漂漂淨淨起來。不但剔除了豬毛及表層之髒物,還除掉了豬皮含有的腥味。

將漂淨的豬頭放進鍋裡,水沒過豬頭,待水開過幾分鐘,將水倒掉,重新注水,放上老薑、花椒、大蔥等調料,先武火後文火煮。待筷子能戳穿豬皮時就撈上來,剔骨,將肉切成柳葉條,涼拌。麻辣、鹹鮮,隨意。

小酒店、大排檔,多是此種烹法,頗受販夫走卒賣漿者流歡迎。二兩豬頭肉下二兩高粱酒,衝個涼,倒頭呼嚕,一天的疲乏,煙消雲散。二兩豬頭肉,荷葉裹了;三兩炒花生,衣袋盛了;一瓶高粱酒,右手拎了。回到寢室,三兩摯友,床邊當凳,茶盅當杯,市井花邊、小道消息,東西南北中,工農商學兵,吹得天花亂墜。這種獨身生活,倒也其樂融融。另一種吃法是,待豬頭煮得八合適,取出,放上老薑、花椒、八角、三奈、精鹽、醬油、砂糖、桔皮,放籠裡蒸。這種做法吃起來肥而不膩,軟糯爽口,老少咸宜。

《鄉愁•吃 》:豬頭肉

傳統的豆渣豬頭,最初應該是窮人的食品,有錢人又改成綠豆沙豬頭,就高檔了點。後來有鹽商在豆渣豬頭外添加乾貝、火腿、油雞、口蘑之類,將燒豬頭推向了極致。自貢鹽幫菜中有“燒三頭”(牛頭、豬頭、羊頭),就是先將“三頭”分別燒至一定程度後,在拼下“三頭”的肉合燒,牛頭肉、豬頭肉、羊頭肉三種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奇妙無比。至於將豬頭醃製成臘肉,就又是一番滋味了。醃臘豬頭時要先去其骨,自貢有個廚師叫胡德明,刀工極好,用一把普通菜刀,2分20秒就能剔出個蝴蝶豬頭來,而一般廚師則要五六分鐘才行。自貢的醃臘品蝴蝶豬頭1982年獲得過全省醃臘製品第二名。

而今,豬頭肉不登大雅之堂,這是個遺憾。其實,豬頭肉皮厚脂薄,正符合現代美食觀點。豬皮的主要成份是膠元蛋白和數種氨基酸,食後能使人皮膚細嫩而有彈性,減少皺紋,是頗具魅力的美容食品。豬眼睛富含多種氨基酸,多肽、核苷酸及其他有機酸和微量鈣、鎂等金屬離子,有加強眼的新陳代謝,改善機體免疫能力與促進角膜上皮組織再生、抗炎等作用,對近視、老年性白內障並各種眼疾均有不同程度的療效。

四川人吃豬頭肉很有些歷史。據宋人彭乘著的《墨客揮犀》、宋代的《東坡志林》載,五代後蜀的蒸豬頭已色香味俱全,堪稱佳餚;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元人倪瓚編的《雲林堂飲食制度集》、清人朱彝尊的《食憲鴻秘》中,都有烹製豬頭方法的專門介紹。

《鄉愁•吃 》:豬頭肉

隋唐的藥王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中說:“大豬頭肉,平,無毒,補虛乏氣力,去驚間鬼毒、寒熱、五癮。”我國第一部營養食療專著,唐人孟洗的《食療本草》亦云:“大豬頭,主補虛,乏氣力,去驚間、五痔、下丹石。”可見,豬頭肉不但好吃,還是食療佳品。

豬頭肉可像烘肘那樣蒸,也可煮後涼拌。豬頭中,豬嘴是上品,自貢人叫它“豬香嘴”,吃起來脆香。腮幫肉次之,自貢人叫它“臉粑兒肉”,皮厚肉少,吃起來“餈妥妥”的。豬耳朵,切得紙樣薄,叫千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