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小巷深處的牛肉湯館,顛覆了我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認知

早就聞聽在市區文峰北路的小巷內藏著一碗香氣四溢的牛肉湯,但一直沒有前往嚐鮮。

那天中午出門辦事,時值午飯時刻。遂想起了牛肉湯的鮮香,打電話給朋友說:“你推薦的牛肉湯位置在哪?中午一起去喝湯吧!”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朋友和我約定在文峰路與天寶路交匯處匯合後,再向北不行幾十米就看到一條路西的巷子口,掛著一塊“滋補牛肉湯”的招牌。拐進巷子,遠遠地看到路邊牆上掛著同樣的一塊招牌,雖沒有看到鮮明醒目的門頭,但還是斷定這就是那家早已聞名的牛肉湯店了。

藏在小巷深處的牛肉湯館,顛覆了我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認知

還沒走近,只見對面兩位男子走到招牌旁的臺階旁拾階而上,推開玻璃門走來進去。心中猜想,他們肯定也是來喝湯的。

果不其然,朋友帶著我推門而進,眼前豁然開朗,寬敞的大廳內擺著一排排整齊的桌椅,早到食客們已經坐在那裡吃肉喝湯喝得正香。門口的大嫂笑眯眯地問:“兩碗湯?啥價位的?”

之間門口處,用玻璃隔斷開的操作間內,諾大的一口大鍋冒著熱氣,窗口處掛著一張黃色的價目表,上面的有牛肉湯、牛雜湯、兩摻兒等,價位從15元、20元到30元不等,北邊一個冰櫃上擺放著一盤盤裝好的小菜,明碼標價“小菜3元一份”。

藏在小巷深處的牛肉湯館,顛覆了我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認知

要了兩碗牛肉湯,端了兩碟小菜,二人選座位坐下,一扭臉,看到牆上貼著“加點辣椒,湯更香”的提示語。呵呵,夠溫馨的啊。本不吃辣椒的我,拿起桌子上的辣椒油挖了一小勺放進了碗裡,清湯、醬色的牛肉、紅豔的辣椒油、翠綠的蔥花和米白色的餅絲,一碗湯,色澤搭配鮮明,真的讓人饞涎欲滴。先嚐一口湯,味道鮮美!再吃一口肉,爽口嫩香!

藏在小巷深處的牛肉湯館,顛覆了我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認知

藏在小巷深處的牛肉湯館,顛覆了我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認知

藏在小巷深處的牛肉湯館,顛覆了我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認知

特別的是,牛肉湯中加入的有粉絲和豆腐乾,這兩種配料在牛肉湯的滋潤下,糯香可口。

在河南,牛肉湯尤以洛陽為盛。洛陽牛肉湯,做工考究,配料奇特,決非一般肉湯可比。煮湯前,須將買來的牛骨頭放進清水中泡上一天一夜,且要不斷更換泡骨頭的水,直到泡骨頭的水完全清澈見底,方可將骨頭下鍋煮之,如此煮出來的湯,潔白如奶。煮骨頭時,鍋中不能放任何佐料,否則,就會破壞了湯的靈性。

洛陽人喝湯講究“三美”,即“瘦肉、薄餅、原湯”,三者缺一不可。

藏在小巷深處的牛肉湯館,顛覆了我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認知

盛一碗湯,烙饃餅絲湯中一泡,湯中再放足了火樣紅的特製辣子,那勾人魂魄的湯香之氣,誘惑得你禁不住閉上雙眼。品上一小口,頓感濃香醇郁、無芡自粘、掛唇留齒、厚重無比,味道好極了。

在省外,淮南的牛肉湯享有盛名。淮南牛肉湯選用幾十種滋補藥材及滷料按一定的比例經傳統工藝炮製,久經熬製而成,清香可口,不黑湯,喝多不上火,嗓不幹,再配以粉絲和乾絲,令人百吃不厭,是江豫皖一帶家喻戶曉的名小吃。據說,淮南牛肉湯的由來是這樣的:清乾隆年間,淮南人翰林大學士張政深研百草,擅長美食,曾任宮庭御膳高官,深得皇上厚愛。告老還鄉回到山清水秀的淮河岸邊,將清宮秘方流傳後人,因此淮南牛肉湯以它特有的風味名盛淮河兩岸,傳遍大江南北,百吃不厭。

無論是洛陽的牛肉湯還是淮南的牛肉湯,湯味雖然大致相同,但各有所長,同樣被食客們所喜愛。

藏在小巷深處的牛肉湯館,顛覆了我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認知

藏在小巷深處的牛肉湯館,顛覆了我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認知

據瞭解,湯裡煮的牛肉也極有講究,大塊牛肉必須把牛油剔除,煮的時間要掌握好火候。時間長了,稀爛,切不成薄片,時間短了,不入味。因此牛肉湯裡的牛肉都是大塊薄片,入嘴即化,滿口清香,回味無窮。

一邊吃肉一邊喝湯,一碗鮮香的牛肉湯送入肚腹,帶著滿足的笑容環顧四周的時候,居然發現原本還稍顯空蕩的大廳內居然坐滿了食客,這讓大約百十平方的湯館內顯得既熱鬧又稍顯擁擠起來。

沒有酒水,只有牛肉湯和小菜,如此獨特而單一的經營方式,雖然藏在小巷的深處,居然也能在飯時人聲鼎沸,不得不歎服老闆的經營之道。

臨離去的時候,再次回頭一瞥,看到牆壁上幾個大字“真材實料,湯鮮味美”,恍然明白老闆的經營秘訣了。

這家藏在小巷深處的牛肉湯,再次顛覆了我對“酒香也怕巷子深”這句老話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