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車市加速滑落 自主品牌失意“性價比”

11月,我國狹義乘用車共銷售2019933輛,雖環比繼續上漲3.4%,但同比下滑高達18.0%,也拖累全年累計銷量增速降至-4.0%,由此,2018年全年車市整體負增長几乎已成定局。不過隨著2018年車市迴歸理性,以及政策對樓市的控制加強,2019年車市表現將得到修復。

而在車市低迷時期,自主品牌則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自主品牌近年來雖借勢SUV市場快速成長,但隨著SUV增速的衰退,自主品牌發展也正遭遇空前壓力;此外,主要依靠性價比優勢“走量”的自主品牌,在技術方面仍落後於合資、進口品牌,這也不利於其可持續性發展。

12月10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發佈數據顯示,11月,我國狹義乘用車共銷售2019933輛,雖環比繼續上漲3.4%,但同比下滑高達18.0%,也拖累全年累計銷量增速降至-4.0%。

11月车市加速滑落 自主品牌失意“性价比”

對此,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11月車市銷量同比下滑18.0%,雖反映出了車市面臨的巨大壓力,但該數據已經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結果了。因為如果從更具體的單週銷量來看,11月最後一週,汽車銷量被提升至日均銷售超過10萬輛的水平,而之前3周多的日均銷量僅為5萬餘輛。”

11月车市加速滑落 自主品牌失意“性价比”

不過對於11月嚴峻的銷售數字,崔東樹也表示,“以歷史表現來看,往往每年1月會迎來一波汽車銷售高峰,但在過去三年,因各種政策原因,汽車消費高點都前移到12月左右,因此形成了連續3年的年末超高銷量基數,這並不是正常的市場走勢。而今年目前的走勢,其實只是迴歸到市場正常週期。而在沒有重大宏觀經濟利空出現的條件下,明年的車市表現預計會趨於健康、平穩。”

中高端消費支撐轎車市場平穩發展 SUV快速滑落

具體到車型方面,11月,三大車型中,SUV成為唯一銷量環比下滑的車型,其同比銷量更是大幅滑落20.6%,弱勢明顯;而轎車則在中高端市場繁榮的帶領下,成為表現最堅挺的車型,但同比也有13.6%的下滑;MPV銷量同比去年則仍不可同日而語。

其中,11月轎車共銷售1024265輛,環比增長6.9%,同比下滑擴大兩個百分點至13.6%,但仍連續7個月成為乘用車增速龍頭;綜合1-11月數據,轎車共銷售10084261輛,同比增速-2.3%,高於車市整體增速,在三大車型中表現最為堅挺。而中高檔品牌汽車的逆勢增長,成為轎車表現抗跌的主要支撐力量,在車市普遍下滑的背景下,11月高檔品牌汽車銷量實現同比增長4.6%;此外,主流轎車車型朗逸、軒逸等表現也持續穩定。

而近年“風生水起”的SUV則陷入了“痛苦”的掙扎。11月,SUV共銷售854289輛,環比下降0.5%,是三大車型中唯一銷量環比下降的車型;而相較去年同期,SUV的下降幅度更是擴大至“驚人”的20.6%,弱勢明顯。綜合1-11月數據,SUV累計銷售8558257輛,累計增速下跌3.7%。對此,崔東樹分析,“從市場內部來看,去年年末SUV銷量的超高基數給今年銷售帶來了極大壓力;而從外部原因來看,中西部樓市火爆所引發的中低端市場‘消費降級’,仍是導致SUV增速滑落的主因。”

MPV則仍缺乏有效的市場刺激,人氣依舊低迷。11月,MPV共銷售141379輛,雖環比上漲4.0%,但仍同比下滑30.3%,難有起色;綜合1-11月數據,MPV共銷售1509053輛,同比下滑進幅度一步擴大至15.3%。

再聚焦至新能源領域,在政策的引導下,新能源市場仍然呈“井噴式”增長。11月,除了北汽新能源、比亞迪等傳統廠商表現持續穩定外,“造車新勢力”也成為一大亮點,蔚來月銷超過3000輛;此外,合資品牌也逐漸發力,日產軒逸純電本月銷量也超過2000輛。具體來看,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13.6萬輛,環比增長10.4%,同比增長55.9%,其中插電混動車型同比增長87.0%,純電車型增長65.0%。綜合1-11月數據,新能源乘用車批發輛為88.6萬輛,以此走勢來看,新能源乘用車全年批發量突破100萬輛大關輕而易舉。

對於2019年,崔東樹認為,“隨著2018年車市迴歸理性,以及政策對樓市的控制加強,2019年車市表現將得到修復。此外,天氣轉涼和共享單車的衰落,將使購買私家車出行迴歸常態。因此綜合分析來看,預計2019年全年車市增速將達到1.2%。”

自主品牌快速滑落 未來發展“重量也要保質 ”

在還剩最後一個月的情況下,2018年全年車市整體負增長几乎已成定局,而SUV市場的滑落則成為重要原因之一。眾所周知,此前SUV市場的火爆是國內車市高速增長的重要推手,但隨著消費者購車趨於理性、中西部等SUV銷售主力市場受到樓市擠壓,SUV正遭遇極大困境,11月SUV銷量同比下滑高達20.6%。

而作為SUV市場的“中堅力量”,自主品牌近年來雖借勢SUV快速成長,但隨著SUV增速的衰退,自主品牌發展也正遭遇空前壓力。乘聯會數據顯示,11月,國內車市主流合資品牌銷量下降17.6%,而自主品牌銷量則下滑22%。若剔除增速高達53%的新能源車型增長,11月,自主品牌傳統燃油車銷量同比已下滑28%,情況嚴峻。

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自主品牌目前最大的“優勢項目”——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是暗含風險。外部來看,合資、進口車企正不斷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的投入力度,日產軒逸純電的熱賣就是最好的例子;此外,自身發展方面,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發展仍大都在走“重量不重質”的老路,這對於其長遠發展極為不利。

同時,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不理性”投入,也讓它們忽視了對傳統燃油汽車進行節能減排的發展。尤其在2018年,傳統燃油汽車的油耗表現,相較2017年幾乎沒有改善,因此為應對“雙積分”等政策,自主品牌只能靠生產大量新能源車“充數”。而在未來,一旦“雙積分”算法有所改變,在傳統燃油車節能減排方面存在短板的自主品牌,無疑將面臨更大風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郭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