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吃,在任何時候都是頭等大事。

而我一直認為,雲南最好吃的地方,非紅河州莫屬。

整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建水為中心,北有通海甜白酒、曲江烤鴨,西有石屏豆腐,東有蒙自過橋米線、箇舊雞腳,南有元陽小黃牛乾巴、綠春哈尼蘸水雞,各個拿出來都能稱霸全國。

得天獨厚的建水古城,讓人流連忘返神魂顛倒的小吃更是數不勝數。豆漿糯米稀飯、燕窩酥、獅子糕、羊奶菜、三疊水、水泡梨、汽鍋雞、木瓜水、豆麵湯圓、草芽、糯米揣蓮藕……所謂“建水十八吃”,絕不是浪得虛名。

然而,建水人最離不開的,還是燒豆腐。

就像喝茶之於成都人,掰饃之於西安人,燒豆腐成為建水的飲食文化,早已深深地烙進每個建水人的生命中,成為他們擺不脫、舍不掉的習慣。

在建水的第一頓,自然是燒豆腐。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舌尖上的中國》拍攝地之一

燒豆腐在建水街上隨處可見,我去的勺粉老店鋪面不大,中間擺著四四方方的炭火桌,寬大的鐵屜架在燒紅的炭火上,一寸見方彈性十足的豆腐塊堆成了一片。鬍鬚發白的店主獨坐一方,手握長筷不停翻動豆腐,舉手投足之間竟有點隱世高手的氣場,待豆腐鼓脹起來變得金黃燦爛,就被撥入中間,供客人食用,然後再倒入生的繼續烤,好像永遠都吃不完。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燒豆腐

店主面前放有幾個小碟子,對應著每一位食客。食客每夾走一塊豆腐,店主便會捻起一顆早已堅硬發亮的玉米粒放入相應的碟子裡,待吃完結賬之時,傾碟中包穀粒計數收款,很有“撒豆成錢”的意味。一塊豆腐,只要3毛錢。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苞谷計數

我們坐在靠街邊的矮凳上,接過店主遞過來的秘製蘸水,邊吃邊跟當地人聊了起來。原來這蘸水也大有來頭,分乾溼兩種,溼的用油腐乳、小米辣、小蔥、香菜、甜醬油以及太多說不出的佐料製成,乾的則由辣椒麵、鹽、花椒麵等拌成。每家的蘸水,都有自己獨特的配方,這追隨了一輩子的味道,容不得一絲馬虎。

對我而言,燒豆腐並不能算一見鍾情,至少第一口的時候沒有覺得驚豔,可越吃就越離不開,此後無論是燒烤還是米線,烤鴨還是炒菜,總覺得要配上幾塊燒豆腐才能算得上完整,少了燒豆腐,就不能算吃了飯。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燒豆腐

建水,古稱臨安,從唐代建城至今已有1200年,歷史上學風興盛,文名鵲起,明清開科取士,雲南一榜舉人中,臨安的學士就佔半榜之多,便有了“文獻名邦”、“滇南鄒魯”的美譽;而臨安豆腐的歷史也極其悠久,早在清代中後期就享有盛名,其選料認真,加工精細,專用大而圓的白皮黃豆,做出的豆腐潔白細嫩,火燒不變黑。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朝陽樓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西門,清遠門

在雲南,到處都可以見到打著建水豆腐招牌的店鋪,味道卻不盡如意。因為建水豆腐之所以是建水豆腐,不僅在於製作工藝和選料上,箇中奧秘還來源於做豆腐的水——必須是建水古城水井裡的水才行。

今天,建水古井依然活在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建水古城的標誌之一。寧靜的石板路上充溢的水墨書香,遍佈城中的民居通常是由數個天井圍成的院落,稱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也許這種淳樸的邊城生活,才富有最真實的中國氣質。

城裡到處可以看到古井的身影,而要找到古井非常簡單,只要跟著古巷裡拿著空桶去提水的當地人一直走,總能找到。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四眼井

建水的水井數目眾多造型獨特,有單眼井、雙胞井、四眼井,有的上圓下方,有的上方下圓,每個井邊都設有水晶宮,供奉水龍王。其中最有名的是大板井,它“水味之美,冠甲全滇”,有“滇南第一井”之說。在《雲南通志》裡對它的水味是這樣描述的:“水潔味甘,供全城之飲。”用大板井開水泡茶,茶水清亮不發黃,聞起來清香四溢,喝起來唇齒馨香。井水挑回家,時間再長也不會變味。

不僅是燒豆腐,建水古城裡的全部美食,都離不開這獨特甘美的大板井的水。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大板井和水晶宮

緊挨著勺粉老店,有一家木瓜老店,本以為只是賣木瓜水,但見裡面不僅有小孩和青年人,老年人也有很多,一人一碗,吃得十分愜意。於是走了進來,原來是一家傳統甜品店。木瓜水、酸角汁、芒果奶昔、冰稀飯、涼米蝦,種類相當之多,最便宜的木瓜水只要1.5元,最貴的奶昔也不過5塊錢。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好吃!這4碗人民幣10.5元

點了甜白酒和豆麵湯圓,簡直美味至極,它們有多好吃呢?就是我們倆每次都要點上四碗不重樣的,早上起來吃過早飯之後要去來兩碗,下午路過也要吃一次,晚上回客棧之前還要來吃一回,在建水短短的三天時間,吃了不下十次。

說到建水,就不能不提米線。建水人愛吃米線,一日三餐甚至宵夜都有它的存在,花樣實在繁多,價格實在便宜,味道實在鮮美。

過橋米線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源於蒙自,一說來自建水。不管它到底來自何方,總之都屬於紅河州,當這倆地兒的百姓們熱衷於研究各式各樣的米線做法時,大理、麗江的人們,還不知米線為何物呢。

據說民國初年一個落戶於建水的玉溪人(其妻是建水人)帶著家室到昆明開了家名為“德鑫園”的過橋米線館,把建水過橋米線傳到了昆明,從此在昆明經營過橋米線的餐館逐漸多起來,發展到全省,過橋米線才成了雲南省的一大風味食品。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盛米線那個碗是比我們平時吃飯的碗還大一圈的

第二天一早直奔花園小吃,才八點多就已人滿為患,據說這裡的腸旺米線在上午十點左右就賣完了,大腸肥而不膩,血塊夠嫩,分量極足。米線的精華自然都在湯裡頭,冬日的早上來上一大口,從胃裡暖到心裡。

而建水的美味自然也少不了草芽。

草芽是一種水生植物的根莖,白嫩的模樣惹人愛憐,無論是做成米線、清炒、燒烤還是汆湯,都鮮美脆嫩芳香四溢,而無論草芽跟什麼食材一起搭配也都不會掩蓋其自身的清香。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剛從河裡採摘的草芽,還帶著泥土和水草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洗乾淨的草芽,白嫩可愛

草芽對氣溫水質的要求極高,這也使建水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草芽養殖地。哪怕是在建水,也只有四五個村鎮才能種植草芽,因為稀缺,草芽在當地的價值也相當珍貴。建水人以草芽為驕傲,婚喪嫁娶的宴席上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草芽

晚上的時光必要消耗在燒烤攤上,跟燒豆腐一樣,建水的燒烤遠近聞名,到了雲南才知道燒烤的花樣可以如此驚人,到了建水才知道燒烤的味道也能如此與眾不同,令人難忘。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建水燒烤四個大字可是名聲在外的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烤草芽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烤五花肉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炒卷粉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烤鴨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粉蒸肉,一點都不膩,放了山藥和紅薯,3元吃到飽

這個城市的人對豆腐的痴迷,估計世界第一!


藥膳過橋米線,一大鍋15塊!

就這樣,我們一路從西走到東,從天亮走到天黑,吃過了老城,吃到了建水的味道,這是一種我在今天都很想念的味道。

建水在哪吃

勺粉老店

木瓜老店

花園小吃腸旺米線

西門燒烤

自興烤鴨涼品店(烤鴨和草芽在這裡吃)

過橋米線和粉蒸肉是沒名字的路邊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