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啓和他的時代

徐光啟(1562-1633), 字子先,號元扈,諡文定,上海徐家彙(今屬上海市)人,他是明末著名的科學家,第一個把歐洲先進的科學知識,特別是天文學知識介紹到中國,可謂我國近代科學的先驅者和啟蒙大師。他為當時的國人引進了圓形地球的概念,介紹了地球的經度和緯度的概念,還為中國天文界引進星學的概念。他編修的《崇禎曆書》,奠定了近三百年的歷法基礎。他寫的《農政全書》更是我國科學劃時代的著作。

徐光啟和他的時代

徐光啟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在融會貫通中西科學成就的基礎之上,形成了一套具有近代科學傾向的思想體系,他能認識到並強調科學發展中最主要的環節-“度數之學”的作用和地位。他深刻地提出科學必須是其中“有理、有義、有法、有數,理不明不能立法,義不辨不能著數”,數學,“漸次推廣”就會“更有百千有用之學出焉”,“有形有質之物,有度有數之事,無不賴以為用,用之無不盡巧極妙者”。他把數學化置之於首要的地位,從而獨立地在中國摸索到了近代科學的邊緣。近代科學家伽利略說:“自然這部大書是用幾何學的語言寫就的。”近代科學走的就是一條“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的道路。徐光啟的思想可以說是直叩近代科學的大門。可悲的是徐光啟的科學思想並沒有使中國走上近代科學的大道。而與他同時代的培根、伽利略和笛卡兒的思想吹響了新時代的號角,標誌著新時代的開端,徐光啟的思想猶如曇花一現,從此光沉響絕。

徐光啟和他的時代

世界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提出了個問題,古代文明一直領先的中國為什麼沒有發展形成近代科學技術?這就是困擾了學術界幾十年的李約瑟難題。徐光啟和他的時代可以說是這個問題的最好註腳。十五、十六世紀,歐洲大陸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以及如火如荼的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活動砸爛了封建思想和宗教的枷鎖,發現了人的價值,張揚了人文主義的思想,打破中世紀的愚昧後,才開闢了近代科學發展的道路。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分水嶺,也是中西方發展的分水嶺,歐洲用科學的思想從愚昧的中世紀脫穎而出,進入了高歌猛進的工業文明時代。而此時的中國正經歷著戰亂、動盪,在崇古復古的思維中不覺。明末清初隨然也出現了一批質疑封建思想的思想家,如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等人,和徐光啟的科學思想一同在那個時代輝映,但是思想的光芒卻沒有深入到時代的內涵之中,隨著清朝的統一,封建統治者的高壓政策和文字獄,人們只好在故紙堆中尋找安慰。恩格斯說,文藝復興時代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相對於中國而言,十五、十六世紀,是產生了巨人不需要巨人的時代。

徐光啟和他的時代

楊振寧在一次講演中說,徐光啟最早與傳教士利瑪竇合作編譯〈幾何原本〉。歐幾里德的幾何學第一次把推演規律化,其影響直到牛頓的科學思想的形成。徐光啟翻譯〈幾何原本〉時,牛頓還沒有出世,徐光啟的翻譯本存世近三百年,在中國卻沒有太大的影響。清初的李子金曾這樣描述京城裡那些博學多才的人對〈幾何原本〉的態度,“無不望之而反走,否則掩卷而不談,或談之也茫然不得其解”。在一個講四書五經科舉仕身的國度,科學缺乏發展和生存的土壤,把科學技術僅僅視為“奇技淫巧”。明朝末年,學風空疏,“束書不觀,遊學無根”,士大夫們醉心於八股時文,一生以刊刻文集,欺世盜名為主,“問錢穀不知!問甲兵不知!”,“置四海之窮困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之說”,徐光啟感嘆:“今世作文集至百千萬言者非乏,而為我所為者無一有。”

徐光啟和他的時代

人們對十五、十六世紀的中國總是感慨萬千,資本主義萌芽同歐洲差不多同時出現,卻是萌而不芽,生而不長,徐光啟的科學思想是星星之火卻沒有燎原。封建的專制思想、長久的歷史沉澱和傳統士大夫的陳舊思維,在阻礙著科學的發展產生。當莎士比亞在讚美“人是一個什麼樣的傑作!”時,我們中國人還趴在地上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呢。沒有思想的革命和思想的自由,何來科學的動力。1919年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在中國講學時指出,科學遊離於社會主體文化之外,是中國文化的短處。當西方用大炮同中國對話時,中國人才逐步感到沒有科學的痛苦,一百多年的屈辱史,最終讓人明白科學的價值,梁啟超稱之為晚明思想的復活。中國人的思想停頓了近三百年,可悲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