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衣大炮5公里威力有多大?看看這場戰爭的結果就知道了

當紅衣大炮從西洋傳入中國後,很快就成為戰場主力,被迅速推廣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紅衣大炮都是明清戰場上,威力最大的武器。它造成的殺傷力,超過宋元時期,中國使用的傳統槍炮。但是,對於紅衣大炮的威力,很長時間內,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紅衣大炮5公里威力有多大?看看這場戰爭的結果就知道了


這並非因為史料的缺乏。相反,因為紅衣大炮的重要,很多典籍都有大量記載。《皇明世法錄》就說道:“今紅夷銃法,盛傳中國,大銃長二丈餘,中虛如四尺車輪,雲如此可洞裂石城,震數十里,非敵迫亦不輕施也。”

但是,跟《皇明世法錄》一樣,這些記載都很模糊,沒有非常詳細的數字。出現這一情況,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部分是因為需要保密,很多具體數字不容易獲得。

紅衣大炮5公里威力有多大?看看這場戰爭的結果就知道了

以至於很多記載描寫紅衣大炮時,常會用“震天動地”的說法。不過,為了弄清楚紅衣大炮在5公里距離產生的破壞,我們決定從一些歷史的蛛絲馬跡中追尋。

紅衣大炮在中國的歷史,出現在明朝中後期。而真正仿製階段,則在天啟年間。當時明朝大臣徐光啟曾給皇帝上了一封奏摺,名為《謹申一得以萬全疏》。在奏摺中,徐光啟就推薦朝廷,把紅衣大炮運用於京城防衛。事實上,徐光啟也親身參與了這一過程。

紅衣大炮5公里威力有多大?看看這場戰爭的結果就知道了

紅衣大炮安置城樓時,徐光啟有標準規定,兩座紅衣大炮的間距是1—2裡。這個距離最適合,既能互相防衛,也可以交叉射殺敵軍。

也就是,紅衣大炮的有效射程,在1—2裡之間。而在徐光啟給崇禎皇帝的另一封奏疏裡又提到:“其銃重千斤以下,彈重二、三斤,力可及三、四里者。”

紅衣大炮5公里威力有多大?看看這場戰爭的結果就知道了

因為紅衣大炮的射程,跟重量有直接關係。當時使用千斤以下的紅衣大炮,射程應該在2—3裡左右。1裡等於0.5公里。也就是說,千斤以下的紅衣大炮,射程在1—1.5公里左右。遠遠達不到5公里的射程。

但是,在明朝孫元化的《西法神機》中記載,當時紅衣大炮的最大射程可以達到19.9裡,也就是接近10公里射程。《西法神機》的記載,一直被認為是明朝火炮中,較為權威的記載。如果按照這個說法,紅衣大炮在5公里範圍內,依然可以保持較大殺傷力。

紅衣大炮5公里威力有多大?看看這場戰爭的結果就知道了


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孫元化曾奉命鑄炮,先後三次,全都失敗。所以,可能在理論上,紅衣大炮可以達到10公里射程。實際操作中,考慮到鑄造水準、角度、風速等環境影響,無法發揮這一水準。

當然,最有效的辦法,自然是回到實戰。通過實戰檢測效果。崇禎四年,明朝山東地區發生兵變。當時明朝官軍跟叛軍發生交戰,雙方都投入紅衣大炮。而且,交戰十分激烈,官軍每日消耗炮彈達數百斤。而叛軍在佔領佔領山東登州後,曾使用一批兩千斤到三千斤的紅衣大炮。

紅衣大炮5公里威力有多大?看看這場戰爭的結果就知道了

據記載,叛軍藉助這些火炮,迫使明朝官軍在5、6裡內,不敢接近。崇禎時期,兩千斤到三千斤的紅衣大炮,可以達到5—6裡的射程,也就是2.5公里到3公里的距離。

不過,如果想更確切知道,五公里射程對紅衣大炮意味著什麼,可以看另一場戰爭。天啟七年,皇太極繼位不久,親自率領四旗軍隊,圍攻明朝寧遠、錦州兩座邊防要塞。當時皇太極方面有15萬軍隊,明朝軍隊則依靠城池,利用火炮進行防禦。

紅衣大炮5公里威力有多大?看看這場戰爭的結果就知道了

史料記載,皇太極大敗,城牆上跑火交加,從早上到下午,後金軍隊非但沒有前進半步,反而死傷慘重。到了晚上,皇太極眼看久攻不下,選擇退兵5裡。原本八旗軍距離城池的距離是5裡,再退後5裡,距離城池就有10裡距離。

之所以選擇這個距離,就是為了駐兵在紅衣大炮的射程以外。而10裡的距離,換算過來就是5公里。也就是說,如果達到5公里射程,明朝時的紅衣大炮就基本無法發揮太大作用。

紅衣大炮5公里威力有多大?看看這場戰爭的結果就知道了

紅衣大炮並不是只有在明朝使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也是清朝武器的主力。清朝後期,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清軍在沿海、內陸省份,鑄造過一批重量在100—800斤,乃至上萬斤的紅衣大炮。

這批巨炮的射程,可以到7-8裡。但是,距離5公里,仍有一定差距。所以,5公里的射程,紅衣大炮已經無法發揮什麼威力了。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