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乾隆去看進博會,他會說什麼?

1

如果乾隆

皇帝穿越到2018年,走進近日精彩紛呈的進博會,看到琳琅滿目的外國商品,這位統治了中國六十餘年的老頭子恐怕只會連連搖頭,罵道:“荒唐,荒唐!”

在乾隆眼中,通商不過是羈縻外藩的手段,廣州一口開放與西洋貿易就足夠,怎能大開國門,任由各國洋人在此賣弄技藝,大肆叫賣?而且,來朝洋人應該叫做“貢使”,參展商品也應該改稱“貢品”。

如果乾隆去看進博會,他會說什麼?

▲1793年,英國使團畫家筆下的舟山港。

自詡為“十全老人”的乾隆,曾不止一次有機會和西方接觸,可讓他洋洋得意的,卻是其面對西洋來使時那傲嬌的態度。在給英王的書信中,他說:

“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絲帛為西洋各國及爾國必需之物,是以加恩體恤。”

我們天朝上國啥都有,GDP噌噌往上漲,本來不屑於跟你們洋人通商,不過我們的茶葉、絲綢到底是你們生活必需品,只好體諒一下爾等。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國馬戛爾尼訪華使團到達北京。他們以給乾隆補賀八十大壽為名,實為請求增加通商口岸,減免關稅,以開拓中國市場。

馬戛爾尼此次前來,還帶來一些工業革命的最新發明成果,作為壽禮,共計600多箱,隨行人員也多有科技、醫學、航海等方面的人才。

然而,這些都不是乾隆關心的,初見馬戛爾尼,他糾結的是對方應該以怎樣的禮儀朝見。照理說,外國使者前來“納貢稱臣”,就該行跪拜禮。

可馬戛爾尼堅持以單膝跪行禮,表明大英帝國與清朝居於同等地位,這讓乾隆十分不滿。

就在乾隆為這些細枝末節大為惱火時,英國海軍已悄然露出咄咄逼人的勢頭。

馬戛爾尼此次訪華,船隊中最大的軍艦“獅子”號,裝有64門火炮,就停泊在浙江象山北部的海域。英國使團帶來的禮品中,還有一門裝有110門大炮的英國軍艦模型,原型是當時英國最大的軍艦“君主”號。

這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大清滿朝文武都聞所未聞。對此,乾隆只是傳諭各督撫嚴防海口,沒有采取任何實質性的措施。

如果乾隆去看進博會,他會說什麼?

▲乾隆皇帝:怪我咯。

乾隆不知道,工業革命已經讓英國乃至世界,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也不知道,這一年,法國的路易十六剛被他的子民推上了斷頭臺。

他沒想到,四十七年後,英國用他的堅船利炮強行敲開了中國的大門,更想不到,如今舉辦進博會的上海,是《南京條約》中最早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黑格爾曾如此評價這一時期的中國:“它翻來覆去只是一個雄偉的廢墟而已,任何進步在那裡都無法實現。”

2

其實,清朝統治者並非一直固步自封,他們也曾學習西方先進科技。清軍之所以能夠入主中原,就與一件西洋武器息息相關,那便是——紅夷大炮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薩爾滸之戰,明軍大敗。滿洲的精兵強將能征善戰,讓明朝大為驚駭。此時,大臣徐光啟上書朝廷,提出

設險守國,建炮臺,造大銃。

如果乾隆去看進博會,他會說什麼?

▲徐光啟曾與傳教士利瑪竇學習西方自然科學。

“大銃”,就是紅夷大炮。這是16世紀後期,由英國人改良的一種早期加農炮,設計先進,結構合理,炮身各部分以口徑的尺寸為基數,按一定比例設計,相當科學。

這類火炮具有炮身長、管壁厚、射程遠、威力大、命中率高等優點,用來擊殺密集進攻的敵人,恰到好處,正好可以對付滿洲騎兵。

紅夷大炮東傳,最早來自於荷蘭殖民者。

16世紀末,進行海外擴張的荷蘭人,闖入中國海域。這批殖民者赤發紅須,在老百姓看來,無異於非主流殺馬特,於是稱他們為“紅毛夷”,這也是紅夷大炮名字的由來。

萬曆年間,荷蘭人多次侵犯中國沿海。有一回,荷軍與明軍在海上相遇。明軍不知荷蘭人何方神聖,取來平時所用的舊式火器進行攻擊,沒有絲毫效果。

荷蘭人立馬用船上的紅夷大炮遙相呼應,只見一縷青煙,炮彈落到明軍船上,應聲爆炸,威力巨大。隨後,荷蘭人徐徐揚帆而去,不費一弓一箭,而明軍死傷慘重,從此對紅夷大炮心有餘悸。

時人以為,荷蘭“所恃唯巨舟大炮…發之可洞裂石城,震數十里”。

紅夷大炮聲名遠揚,科學達人徐光啟聽聞,相信這就是大明的護國神器。

如果乾隆去看進博會,他會說什麼?

▲紅夷大炮。

苦於當時還沒有正規的進口途徑,能從歐洲直接購買紅夷大炮。徐光啟只能通過居住於澳門的葡萄牙人做代購。

葡萄牙人便作為中間商,將英國的艦載大炮賣給明朝。徐光啟、李之藻等人以私人捐資的方式,購買四門紅夷大炮,並於天啟元年(1621年)運送回京城。

在徐光啟的領導下,大明王朝的紅夷大炮研發取得飛躍性進展,隨後又對其加以仿製。這一新式武器很快運送至前線,在軍事上得到廣泛應用。

3

紅夷大炮的成名之戰,當屬天啟六年(1626年)寧遠大捷

這年正月,努爾哈赤得到消息,明朝罷免孫承宗,以閹黨高第為遼東經略,並將部分關外守軍調往關內。努爾哈赤大喜過望,率後金軍6萬,號稱13萬,西渡遼河,氣勢洶洶地要拿下寧遠這座關外要塞,隨後進軍山海關。

可是,努爾哈赤的對手不是高第這草包,而是從三年前就鎮守在寧遠的袁崇煥,及11門紅夷大炮。

寧遠城中,守軍不滿兩萬,文官出身的袁崇煥初經戰陣,這局勢乍一看就是一邊倒,大神虐菜鳥。

面對大軍壓境,袁崇煥寸步不讓,寫下血書,誓死守城。之後,堅壁清野,將城外民居焚燬,百姓、糧草撤入城中,又將紅夷大炮駕於四面城牆,命令曾在京接受葡萄牙人訓練的管炮官彭簪古負責指揮,待機射擊。

正月二十一日,後金軍兵臨城下,大舉攻城,在牌車和厚盾的掩護下,擁雲梯等攻城器械,猛攻城牆西南。

城上紅夷大炮突然發威,對準後金軍就是一輪炮擊。後金軍以為天降驚雷,還沒反應過來,就抱團送命了。雙方激戰數日,以後金軍傷亡1.7萬人,攻城器械盡數被毀,無奈撤軍告終。

如果乾隆去看進博會,他會說什麼?

▲袁崇煥:備受爭議的名將。

朝廷對袁崇煥和紅夷大炮大加讚賞,提拔袁崇煥為兵部右侍郎,巡撫遼東,並封其中一門紅夷大炮為“安國全軍平遼靖虜大將軍”。

據徐光啟本人稱,受封的這門大炮,就是他從葡萄牙人購買的首批紅夷大炮之一。葡萄牙人代購,誠不我欺。

68歲的努爾哈赤,帶領殘兵敗將回到瀋陽,起兵四十餘年,從未遇如此慘敗,心中憤恨不已。當年八月,他就鬱鬱而終。

4

寧遠之戰一年後,努爾哈赤的繼承人皇太極,在寧錦之戰中又吃了一次紅夷大炮的虧。吃一塹,長一智,皇太極意識到,這紅夷大炮真是“大殺器”啊,一定要搞幾門來研究。

崇禎四年(1631年),皇太極圍攻遼西的大淩河

毛文龍舊將

孔有德耿仲明接到命令,從登州趕去救援,行至吳橋,這支軍隊突然譁變,反攻登州。

在大鬧一場後,他倆叛明降金,不僅給皇太極帶去了登州貯備的20多門紅夷大炮,還虜走了幾位葡萄牙炮師,這些“國際友人”不但做代購靠譜,對製造、使用火器也很在行。

皇太極終於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紅夷大炮,頓時愛不釋手。

孔、耿二人由此平步青雲,屢立戰功,後來名列清初四大藩王。他們的叛亂很快就引起連鎖反應。

困守大淩河近百天的祖大壽,因城中彈盡糧絕,不得已於當年十月開城投降。據明朝兵部的資料記載,城中紅夷大炮、滅虜炮、大將軍炮、佛郎機炮、子炮等各式火炮3500門,以及其他各種火器,全部為後金軍所得。

如果乾隆去看進博會,他會說什麼?

▲紅夷大炮為清軍屢立奇功。

孔有德、耿仲明的叛變和大淩河的失守,讓明朝自天啟年間以來購買、仿製的紅夷大炮遭到巨大損失,同時這些裝備落入後金手中。

還有不少負責生產山寨貨的工匠,也被擄去滿洲,為後金軍帶來製造技術,這使兩軍的軍備競賽再次拉回到同一起跑線上。

崇禎四年的冬天,對明朝來說,比以往更冷一些。

5

偏偏這時候,明朝在寧遠大捷後興起的“紅夷大炮”熱迅速冷卻下來。徐光啟等人年邁退休,又無人繼承。崇禎皇帝顧著整頓朝政,逐漸忽略了武器裝備。

即位之初,崇禎也曾命人去澳門購買紅夷大炮,繼續聘請葡萄牙炮師進行訓練。

可是朝中言官們卻把“華夷之辨”那套老掉牙的理論搬了出來:“我堂堂天朝上國,為何要藉助外夷之力方能禦敵呢?”聽完,崇禎表示,嚇死寶寶了,趕緊把紅夷大炮丟一邊,不了了之。

如果乾隆去看進博會,他會說什麼?

▲崇禎帝朱由檢。【劇照】

在這場軍備競賽中,明朝搶佔先機,竟半途而廢。滿洲人卻沒有放棄任何一個機會,在繳獲紅夷大炮後,他們很快進行仿製,並將“失蠟法”應用於鑄炮工藝中,加緊訓練炮手,使其成為攻城略地的有力武器。

到崇禎十二年(1639年),清軍已經擁有60門自主製造的紅夷大炮,為避“夷”字之嫌,改名曰

“紅衣大炮”。皇太極也給自主研發的紅夷大炮山寨版取了響亮的封號,稱之為“天佑助威大將軍”

在崇禎十四年(1641年)的松錦大戰中,清軍用紅夷大炮攻城。在塔山、杏山兩座明軍重兵把守的要塞,堅固的城牆被紅夷大炮一下轟開二十多丈的缺口,清軍一擁而入,將堅城一舉攻下。明軍只能束手投降。

清軍入關後,紅夷大炮威力不減。

順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退守潼關,最後一道防線,正是被紅夷大炮攻下。

如果乾隆去看進博會,他會說什麼?

▲清軍入關,頒佈剃髮令。

順治二年,江陰軍民抵制剃髮令,起義後獨守孤城三個月。不曾想,投降清廷的吳淞總兵李成棟,從南京拉來24門紅夷大炮,狂轟濫炸,一夜之間,城門失守,全城被屠。

據意大利傳教士衛匡國記載,南明政權的重要據點,杭州、金華、廣州等城,無一不是被紅夷大炮攻破的。

對此,曾經指導明朝鑄造紅夷大炮的傳教士湯若望感慨地說:

“清軍人壯馬潑、箭利弓強,早已勝過明軍,近來火器又與明軍相當。火器中威力最大的,莫過於西洋大炮,今則清軍不但有,而且為數甚多。明軍雖說掌握西洋大炮在先,可惜發展遲緩,素無多備。”

在明清二十年的軍備競賽中,明朝一敗塗地。

6

清軍憑藉著紅夷大炮這一舶來品,還有Made in 東北的山寨貨大殺四方,卻始終認為,騎射才是

“滿洲之根本”

於是,曾經對紅夷大炮加緊製造,最終趕超明軍的清軍,在完成統一大業後,對火器的研究逐漸趨於停滯。

直到馬戛爾尼訪華時,清軍的武器仍然是火器與冷兵器並用,並以冷兵器為主。

如果乾隆去看進博會,他會說什麼?

▲八旗軍裝備。

清軍所使用的“鳥槍”,是一種前裝滑膛火繩槍,發射前要從槍口裝填彈藥,塞進彈丸,以火繩為點燃裝置,引爆火藥後發射。這種裝備,每分鐘只能發射一到二發,射程只有100米左右,且使用時要攜帶火繩、火種、火鐮、火藥、鉛彈等。若是遇到下雨潮溼天氣,便無用武之地。

相反的,此時西方已經普遍使用燧發槍。這種槍是用擊錘上的燧石來撞擊產生火花,從而引燃火藥,簡化了裝填火藥的過程,去掉了火繩,射速每分鐘可達四至五發,射程達到200米。

清軍早已落伍的火炮更是慘不忍睹,以紅夷大炮為代表的舊式武器,工藝落後、鑄件粗糙。這些炮造型笨重,重量高達上噸,威力和射程卻遠不如洋人的新式火炮,而且在戰場上還容易造成炸膛,彈道紊亂等問題。

《籌海初集》記載,1835年,即距鴉片戰爭開打,不過才五年時間,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在加強虎門防禦時,新造了60門大炮。

結果,在試射時,60門中有10門當場炸裂。關天培馬上派人檢查,發現由於技術落後,這些武器大都帶有瑕疵,炮身有大量沙眼,內部竟有很多碎鐵渣。甚至有一門內部出現一個空洞,大小可以裝下四碗水。關天培心中憤恨,又無可奈何。

如果乾隆去看進博會,他會說什麼?

▲關天培在鴉片戰爭中壯烈殉國。

試問以這樣的武器和英國人作戰,如何不敗呢?恐怕還未開戰,先把自己人炸了。

7

更諷刺的是,即便是西方人,也無法否認,火藥和火器的故鄉,其實是中國。

早在十世紀初,中國就出現了利用火器參與作戰的設計,到宋朝時這一想法付諸實踐,特別是在宋金戰爭中。

南宋高宗年間,從未上過戰場的虞允文能在採石磯以少勝多,大破金兵,不只因為他指揮得當、宋軍同仇敵愾,還在於軍中的一大秘密武器。

這賴以制勝的法寶叫做“霹靂炮”,是一種爆炸型火器。它是用竹筒塞滿火藥,並加入石灰、瓷屑。

採石磯之戰是一場水戰,霹靂炮在此發揮的作用,猶如那赤壁的火遇上了東風,勢不可擋。兩軍戰船相近時,南宋軍就將霹靂炮點燃,拋向對方船中。只聽見一聲巨響,伴隨著烈火焚燒,石灰散成煙霧,迷暈了金兵的雙眼,他們慌不擇路,相互踩踏。

南宋時,還結合冷兵器的特點,發明了管狀火器“突火槍”。

突火槍以竹為槍身,內部裝填火藥和子彈,子彈由瓷片、碎鐵、石子之類組成,發射時,聲聞五十步。這玩意兒,可說是所有近代槍炮的鼻祖。

元代,火器西傳,先由蒙古人傳到西亞,再從西亞傳到了歐洲,就像馬克思說的,“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

十四世紀三十年代,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這個曾被唯美地譯為“翡冷翠”的文藝復興發源地,歐洲的科學家們開始仿造東方的管形火器,研製近代槍炮。

兩百年後,當葡萄牙的艦隊駛向中國,明朝官員驚訝地發現,這些不請自來的異域來客竟然擁有前所未聞的先進武器。

正德十二年(1517年),葡萄牙嚮明朝派出首位使臣皮雷斯。一支由四艘帆船組成的艦隊到達廣州。

為表敬意,對中國禮儀毫不瞭解的葡萄牙艦隊指揮官費爾南多下令,升旗鳴炮。三聲炮響,城中皆驚,害怕天災降臨,四處逃竄。負責接待的明朝官員還以為葡萄牙人是在開炮挑釁,欲行不軌。

這件讓大明子民震驚的武器,叫做佛郎機炮,流行於15世紀末到16世紀前期,與中國傳統火炮相比,具有明顯的進步。它很好地解決了管內閉氣問題,並提高了靈活性、命中精度。

如果乾隆去看進博會,他會說什麼?

▲佛朗機炮展現了中國與西方火器發展的差異。

佛朗機炮的出現,讓明朝第一次感覺到,在軍事科技上與西方的代差。可是面對這一新式武器,明朝不是對火器加大研發力度,迎頭趕上,而是和後世對待紅夷大炮一樣,採用“拿來主義”,直接購買、仿製,知識分子們把更多精力用在八股、貪腐、黨爭上。

8

從16世紀後期到19世紀中葉的近三百年時間裡,中國的火器製造大都墨守成規,鮮有進步,明朝如此,清朝尤甚。

乾隆二十一年頒佈的《欽定工部則例造火器式》中,列舉了85種炮名,完全沒有創新的炮種,都是幾百年傳下來的老古董,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馬戛爾尼帶來的禮物中,那艘裝有110門大炮的英國軍艦模型,很快被乾隆送入圓明園封存,當成寶貝收藏起來。只是因為乾隆在藏品中沒有多看它一眼,早已忘掉了它“容顏”,清朝再次拋棄了向西方學習的機會。

道光二十年(1840年),當清朝還沉浸在盛世的美夢中時,英國的戰艦盛氣凌人地駛來,敲碎了清廷的幻想。

如果乾隆去看進博會,他會說什麼?

▲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代表清廷簽訂《南京條約》的耆英,登上了英國戰艦。參觀一圈後,他不禁感嘆:“洋人這戰艦,船堅炮猛。

我以前也只是聽到傳聞,如今親自上來一看,看到它們裝載的火炮,更加知道,這不是我們的兵力所能對付的。”

一次又一次的錯過,最終換來的是,近代百年的屈辱和失落。

參考文獻: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版

龐乃明:《明代中國人的歐洲觀》,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王兆春:《中國火器史》,軍事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

(美)歐立德:《乾隆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