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西交流風氣之開先的人

說他可是一位名人,他溝通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他就是徐光啟,我國明朝著名的科學家政治家,在明朝時期崇禎皇帝認命他為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

一位中西交流風氣之開先的人

徐光啟的祖籍在蘇州以務農為職業,後來遷居到了傷害徐光啟的祖父也正是因為經商而致富,奈何到了父親的手裡,家道中落轉無奈之下只好務農。也正是因為如此,徐光啟的一本書流傳於後世就是著名的《農政全書》。

一位中西交流風氣之開先的人

在萬曆21年的時候,徐光啟收到了聘請到韶州教學,也正是因為這次的教學讓他首次認識了西方的傳教士郭居敬,兩人很快成為了朋友,在郭居敬的家裡,徐光啟第一次看到了世界地圖,同時明朝也知道了,除了中國外世界居然有那麼大,除此之外,徐光啟還知道了地球是圓的,在古代中國一直是以天圓地方為說法,所以這一切都令徐光啟大為震驚,對他來說可以說是聞所未聞。

一位中西交流風氣之開先的人

通過與傳教士郭居靜的交談,徐光啟對西方的文化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並且從郭居敬那裡聽說一個叫麥哲倫的西洋人繞地球一週,還聽說了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製造天文望遠鏡,通過天文望遠鏡,能夠清楚地貫徹到天上的星體的運行,並且郭居敬又讓徐光啟開始接觸了並瞭解了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學。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使得徐光啟在萬曆二十八年的時候認識了,耶穌會士利瑪竇,並且加入了基督教,通過與耶穌會士利馬竇的交往,兩人合作翻譯了《幾何原本》的前六卷,他又通過利瑪竇的口述翻譯了《測量法義》。

一位中西交流風氣之開先的人

之後徐光啟又邀請郭居靜,到上海傳播國外的知識,通過郭居敬的幫助徐光啟開始進行科學實驗,並且將甘薯從國外引進到中國在福建沿海的一些地方進行種植,經過多次實驗獲得了成功之後,在上海推廣慢慢的擴大到了全國。

徐光啟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大量的西方文學引進了中國,為十七世紀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