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台,未來房價將何去何從?

近日,央行發佈的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包含了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雖然調控的次數已經達到了160多次,但是因為各方的因素,房價的不斷上漲還是一個普遍的現狀。而關於各地樓市調控的喊話也是接連不斷。各地也都紛紛響應號召,進行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

自2017年起,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就成倍數成長。今年5月的最新數據,在檢測的100個三四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在12514元每平米,環比增長了0.7%,同比增長了11.3%。其中漲幅最大的有漳州、金華、莆田等三四線城市。

最新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臺,未來房價將何去何從?

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房價的上漲無疑是增大了大家生活的重擔,原本三四線城市的工資就偏低,生活壓力就偏大,房價的上漲也相當於要了很多人的“命”,面對一直居高不下的房價,更多的人也選擇觀望,結果越觀望越上漲,越上漲越買不起,也許有的人等不及了,拼了命在高點買了一套房子,但是更多的人,還是被房價嚇退了腳步,這可以說是去年三四線城市的狀態了。

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說,“主要原因是需求在多重因素刺激下被放大,導致了市場供需失衡”。就這句話來說,還是強調了房子的實際價值就是用來住的,但是房價因為已經被哄抬起來,所以只能控制這種失衡的狀況。在顧主任看來,儘管出現了樓市的整體回調,但是不同的城市情況仍有所不同。一方面,目前使用較廣的限價等行政調控手段,放大了購買新房的投資收益,激發了購房需求,另一方面,一些二三線城市的人才政策吸引了外來住房需求的釋放。

最新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臺,未來房價將何去何從?

目前房產市場的調控需要調和控相互結合,顧雲昌主任表示,三四線城市此輪上漲得益於貨幣化棚改所釋放的購買力,但隨著去庫存的深化,貨幣化棚改在部分城市的補貼力度可能減小,而此類城市的土地市場當前處於高位,土地供應相對充足,補貼資金的減少可能會對未來的需求造成很大壓力。

同時,調控的深化也在不斷從文件走向落實。此前一位分析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樓市調控應當注重“調和控”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控制市場情緒和預期,另一方面,更要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增加有效供給。部分城市只注重“控”而忽視了“調”,是市場過熱的主要原因。

最新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臺,未來房價將何去何從?

房產市場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調控才能起到實效。好了,今天就聊到這,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大鈞,與大鈞互動,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