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死吧”蒸餅烤肉?你知道這種大西北的麵食嗎?

當我第一次和南方同事聊起四壩蒸餅烤肉時,我說得唾沫星子亂飛,她卻聽得有點雲裡霧裡,問我:“蒸餅烤肉我聽懂了,可啥叫‘死吧’呢?”

我立馬意識到,人往往喜歡沉醉在自己的世界和感覺裡,似乎覺得爛熟於心的事情傾聽者一定能明白。你看,連大西北都沒去過的姑娘怎麼能知道在咱們那疙瘩有個知名的四壩呢?

我想驕傲地告訴你們:四壩,不僅僅是地名,更是文化。四壩文化內涵豐富,獨具特色,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文化分支,以彩陶、青銅文化而聞名於世。

美食|“死吧”蒸饼烤肉?你知道这种大西北的面食吗?

不過,今天我要聊的是歷史悠久的蒸餅子的魅力,如果加上茶卡羊烤肉,這一陰一陽的搭配,真是隻乃天上有呀!

先來說說這個薄如羽翼的餅子的歷史淵源。臨澤平川在遠古屬雍州之地,弱水從這裡流過,龍首山南部一帶水草豐茂,地勢平緩,夏商時為羌族所居。周時,戎、狄兩族在這裡居處,春秋戰國時期,烏孫、月氏人在這裡繁衍生息。

到秦代,匈奴曾一度為蒙恬所擊敗,逃往漠北,十多年不敢南下。平川四壩一帶當時僅有幾戶漢族人家,以耕田和放牧為生。秦朝覆滅後,匈奴趁楚漢相爭、無暇北顧之機再度崛起,經常騷擾內地先民。

公元前121年夏,霍去病與公孫敖率數萬騎兵奉旨征討匈奴。漢兵經過四壩時,當地的住戶紛紛宰雞殺羊,犒勞兵士。他們拿出自己精心種植的小麥,磨成麵粉,做成饅頭、燒餅給兵士做乾糧。後來因為人實在太多了,他們就乾脆用溫水和麵做成面劑,攤在柳條蒸籬上蒸成薄薄的餅子,就著羊肉當午飯。

美食|“死吧”蒸饼烤肉?你知道这种大西北的面食吗?

由於這種蒸餅子用料精、鬆軟細嫩、韌性好、麵筋高,又有羊肉搭襯,所以格外清香爽口,餘味悠長。一時之間,這種蒸餅子成了風靡當地的一種吃食。當地居民經常拌著沙蔥、芹菜當飯吃,傳承至今。

誰都知道大西北的麵食好,可這蒸餅子是需要功夫的,除和麵、洗面外,重要的是蒸制的工具——一種用柳條編制的蒸蓽,將醒好的麵筋放在蒸蓽上向四周繃,繃到薄如羽翼的程度後入鍋蒸熟,將蒸餅扯下,逐張抹上熟油即成,以白、薄、光、軟、筋、香而聞名。2007年還被列入臨澤縣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最近我正琢磨著用視頻把四壩蒸餅等食材的製作方法完整拍下來,光語言和文字表達還不夠。當然,你們哪天來咱們甘肅,一定不能錯過四壩蒸餅,配上冒著油的茶卡羊烤肉,軟硬搭配,足以讓你念著咱四壩的好——吃得好!

四壩蒸餅烤肉

原料:麵粉、茶卡羊肉各適量。

做法:

1. 麵粉加水和成麵糰,醒發後,分成若干面劑子,分別放在柳條蒸蓽上向四周繃,繃到薄如羽翼後入鍋蒸熟,將蒸餅扯下,逐張抹上熟油;

美食|“死吧”蒸饼烤肉?你知道这种大西北的面食吗?

2. 新鮮茶卡羊肉,用炭火烤制;

3. 蒸餅切成條裝盤,放上烤肉即成。

美食|“死吧”蒸饼烤肉?你知道这种大西北的面食吗?

這是一款河西走廊平原,甘肅臨澤、平川一帶常見的美食。餅子薄如羽翼,柔韌有嚼勁,香嫩的茶卡羊烤肉賦予其上,滋味獨特。

(本菜譜由西安萬達ONE店“漫西遊”餐廳友情提供。如帶著本刊來“漫西遊”品嚐,除了可享優惠外,還有一份驚喜等著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