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逼瘋”父母:學霸和學渣的距離,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近日來,筆者收到了眾多粉絲的留言,有不少家長和孩子都深深的被同一個問題所困擾,那就是,孩子的頭號敵人——厭學!

於是筆者精選了幾個典型的案例分享給大家。閒話少說,直接上圖。

案例一:

孩子厭學“逼瘋”父母:學霸和學渣的距離,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案例二:

孩子厭學“逼瘋”父母:學霸和學渣的距離,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案例三:

孩子厭學“逼瘋”父母:學霸和學渣的距離,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不知你看到這樣的例子感受如何,總之,筆者其實挺心疼的。因為本該在花季裡快樂成長,無憂無慮學習的孩子們,卻要承受他們本不該承受的壓力和恐懼。那我們不得不問一下自己這樣一個問題,為何他們如此的厭惡學習呢?學習真的那麼痛苦嗎?

孩子厭學“逼瘋”父母:學霸和學渣的距離,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就有這麼一位媽媽曾因為孩子討厭學習,氣出了心臟病,好在搶救及時,不然後果不堪設想。那洪水猛獸一般的“厭學”到底是何方神聖,又來自哪裡呢?

孩子厭學“逼瘋”父母:學霸和學渣的距離,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孩子:我為什麼要厭學?

1、老師“厭教”,孩子“厭學”。不可否認,有極少數的老師為了績效以及升職,以大量的作業和任務,壓得學生根本喘不過氣來,而教學興趣上,卻沒有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讓他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因此,孩子一提到學習,就煩,產生逆反心理。

孩子厭學“逼瘋”父母:學霸和學渣的距離,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2、學校重壓,老師無力。當然我們也不能全怪老師,有些學校一味的追求出成績,因此獨斷專行,讓孩子每天都身心疲憊,苦不堪言。而老師,在這樣的環境下,就算有心寓教於樂,也無力改變孩子厭學的事實。

孩子厭學“逼瘋”父母:學霸和學渣的距離,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3、家長“獨裁”,孩子自卑。

其實,我們也不能將所有責任推給學校,相反,家長在影響孩子的態度過程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過分看重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付出,往往是家庭矛盾的開始。因此,家長不尊重孩子,只以考試結果來評判孩子是不公平的,這樣會造成孩子從小就變得自卑。

孩子厭學“逼瘋”父母:學霸和學渣的距離,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解決方案在何方?

筆者在這裡就直接上點乾貨了。

首先,老師應該更多的去關注提升自身業務水平,讓孩子養成愛上學習,和自主學習的習慣。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由於有時我們家長對於學校來說人微言輕,學校的管理並不因為我們的意志而轉移,因此必要時尋求上級部門的監督是需要的。另一方面,也不要過於吹毛求疵,我們應該是去教育孩子多多欣賞老師的優點,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孩子厭學“逼瘋”父母:學霸和學渣的距離,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其次,我們作為主導的父母應該怎麼辦呢?幾個簡單的小技巧分享給你。

1、何為成功?讓孩子經常能體會到成功的滋味,成功其實可大可小,可以是完成驚天動地的偉業,也可以是拼出一個完整的拼圖。因此,通過一些小事,常常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並對一切都保持有好奇心,對於孩子的成績以及生活,都會有極大地幫助。

孩子厭學“逼瘋”父母:學霸和學渣的距離,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2、為什麼要表揚?必要的表揚,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的。它是一種來自我們所處環境對自身的認同感。從而促進我們的積極性。因此,不要吝嗇你的讚美,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對孩子進行讚美,你的讚美是打開孩子心靈的鑰匙。而相反,過多的批評,只會起到反作用,讓孩子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孩子厭學“逼瘋”父母:學霸和學渣的距離,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3、興趣為何重要?興趣決定了孩子的參與度,潛移默化的去影響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興趣,而非強制要求,我們可以耐心的解答孩子的困惑和問題。讓他學會問為什麼?以及多體驗每完成一件事後的快樂體驗。

孩子厭學“逼瘋”父母:學霸和學渣的距離,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父母是孩子的守護之樹,而孩子則是大樹旁的小樹苗,終有一天,守護之樹會老去,期待那時,小樹苗已是一顆健壯的參天大樹。

孩子厭學“逼瘋”父母:學霸和學渣的距離,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文末分享:每天練習一個微習慣,意志力的成長看得見。每天對著鏡子,讚美自己一句“你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