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走神、不做家庭作業、厭學,沒有學習成就感的孩子最痛苦

上課走神、不做家庭作業、厭學,沒有學習成就感的孩子最痛苦

如果你家裡有一個小學生,特別是一個對學習不那麼感冒的小學生,你一定深深地體會到做父母的不容易。之前,也曾看到過相關新聞,有的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氣到心臟做支架,每每開學季乳腺科就爆滿等報道。

就在昨天,我還從一位網友那裡看到這樣一個報道:一個六年級孩子的母親,因學習的事情與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屢屢發生矛盾,這位母親無論如何接受不了孩子的成績在班級裡倒數,又一次激烈的衝突過後,孩子的母親躲進了客房,留下一句:“我想一個人靜一靜”,原本以為第二天就會風平浪靜,但那天深夜,這位母親從22樓跳下……

因為這些報道都離我很遠,我並沒有深深地體會到孩子厭學會讓父母多麼的糟心,直到事情就發生在我身邊。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非常上心,孩子的成績有所波動,必然會牽動父母的神經。

最近,好友敏病倒了,而病根就是她的女兒珊珊,在學三年級之前,珊珊的成績位於班上的中下游,雖然談不上好,但至少能看得過去,可上了三年級之後,珊珊的成績直線下降,這次期中考試,四門成績只有英語勉強及格,成績在班級排名中倒數第一,雖然現在的學校不準排名,但珊珊的成績實在是太差了,每一科都是倒數第一,即使不排名,大家也都是到她是倒數第一。

上課走神、不做家庭作業、厭學,沒有學習成就感的孩子最痛苦

敏接受不了女兒的這個成績,又感到無能為力,一氣之下就病倒了。其實,敏不是對女兒的學習不聞不問,早在一年前,為了讓女兒的成績提高一些,她就辭去了工作,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輔導功課。可學習這事,真不是家長多努力,孩子的成績就能提高上去的。

珊珊每天寫完作業都要到晚上11點之後,不是作業太多,而是孩子太磨蹭,坐在書桌前,不是發呆,就是擺弄文具,半天寫不了一個字,最後逼得敏不得不坐在珊珊旁邊,盯著孩子寫,即便可以,珊珊還是能拖就拖。用敏的話說,每次孩子寫完作業,她就感覺完成了一項大工程,比加班還累。

成就感與學習成績的關係

像珊珊這樣的孩子,父母是最操心、最著急的,雖然這樣的孩子是個別現象,但寫作業磨蹭,上課走神,不同程度厭學的孩子卻十分普遍,而這也是導致小學生學習成績提高不上去的主要原因。

孩子出現以上這些現象,大家常把它歸結為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我並不認為是這樣的。我們想一想,如何讓孩子玩遊戲,他會拖拉、走神、不喜歡嗎?不能說百分之百的孩子都喜歡遊戲,至少是絕大多數孩子都不會拒絕遊戲,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玩遊戲,可以給孩子帶來成就感,從而讓他們感到快樂,可以說,所有的遊戲都很好地運用了心理學知識,才讓人沉迷於其中。

上課走神、不做家庭作業、厭學,沒有學習成就感的孩子最痛苦

玩遊戲帶來的成就感源於兩個方面:一是即時獎勵,當我們通過一關,遊戲平臺立馬會給我們獎勵,讓我們立馬體會到成就感,而學習卻無法實現即時獎勵;

二是每個人都想獲得別人的認可,這是一種心理需求,孩子更是如此,但相比於認可,孩子獲得更多的是批評,上課不認真聽講會被批評,作業完成得不好會被批評,考試沒考好還是會被批評。

這種被認可的需求無法在學習中得到滿足(當然被人認可並不只學習一個方面,只不過在現階段,評價學生的最主要指標依然是學習上的表現),卻能在遊戲中得到滿足,在遊戲中孩子可以扮演他喜歡的角色,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任何遊戲平臺都不會說“你好笨”,只會說“你好棒哦”,他感覺到了被認可。

因為遊戲帶給孩子成就感,使他感到快樂,讓他獲得現實世界裡無法滿足的心理需求,因此孩子才會喜歡上游戲。而學習無法讓孩子獲得這種成就感,導致他學習上沒有動力,就不願意學習,一開始父母老師在後面用鞭子抽一下,孩子還能動一下,等孩子到了叛逆期,他就會和父母、老師對著幹,或者無動於衷了,孩子打心眼裡不想學,父母老師又能拿他怎麼辦呢?

這就如同我們做一件自己不喜歡做的工作一樣,幹自己不喜歡幹、沒有成就感的事情是非常痛苦的。記得大學剛畢業那會,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四處碰壁,為了在北京生存下去,不得不做電話業務,因為打心眼裡不喜歡,十分抗拒,所以每每走進公司頭都大一圈,後來幹了不到三個月辭職了。

上課走神、不做家庭作業、厭學,沒有學習成就感的孩子最痛苦

如何讓孩子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

我們都喜歡做能給自己帶來成就感的事情,而不願意讓我們感受到挫敗感的事情,遊戲之所以會人人愛,是因為遊戲的起步低,絕大多數人都會玩,設置上不會太複雜,然後一步步地增加難度,讓人既能獲得挑戰成功後的成就感,又不會感到厭倦,覺得無聊。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參考遊戲的設置來督促孩子學習呢?完全可行。前提是我們允許孩子不如我們想象的優秀,不得不說,太多的家長希望孩子一步登天,考試只靠前幾名,接受不了孩子處在中游,所以,孩子會感到自己無論多麼努力,都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從而自暴自棄,越學越覺得沒有意思,沒有成就感,最終破罐子破摔。

所以,第一步要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瞭解孩子的真實水平,接受孩子的成績糟糕的現實。

第二步,在孩子現有水平的基礎上,和孩子共同制定一個跳一跳就夠得著的目標,什麼是跳一跳就夠得著呢?就是需要孩子付出一些努力,但不會讓孩子太吃力,就能實現的目標。

比如,孩子這次四門功課中有兩門功課都在50多分,沒有及格,我們就可以給他定一個目標:下次考試,我們的目標是讓這兩門功課及格。這樣一來,孩子就很有自信,學習上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這兩門功課及格也不成問題。

上課走神、不做家庭作業、厭學,沒有學習成就感的孩子最痛苦

第三步,當孩子實現了既定的目標之後,我們要及時給予鼓勵,注意要鼓勵他的學習的態度,鼓勵他的努力,而不要一味地誇獎他聰明,或者給予太多的物質獎勵,因為給孩子物質獎勵是促使孩子學習的外部動機,而不是內部動機,只有促進孩子的內部動機,才能讓孩子保持持之以恆地學習勁頭。

第四步,當孩子體驗過了成功之後,會對自己更加有信心,接下來我們在結合孩子目前的情況,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學習是持之以恆的事情,對孩子的要求要一點點來,不能看到孩子的成績後,就一步到位,增加難度,這會讓孩子知難而退哦。

學習是辛苦的事情,父母雖然不能代替孩子,但要陪伴孩子,幫助他們克服心理上對學習的恐懼和不自信,才能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上課走神、不做家庭作業、厭學,沒有學習成就感的孩子最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