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戀!厭學!孩子叛逆行爲的背後也許是在拯救父母!

最近我接到的青少年的家庭特別多啊,可以說任何一個青春期所爆發出來的問題,都是殺傷力驚人的。什麼網絡成癮、放棄上學、早戀、深夜不歸、頂撞老師父母……各種花式叛逆啊!

父母們對這個時候的孩子,也非常的頭痛。來到我這裡基本上不是捶胸頓足就是痛苦沮喪,他們非常驚人雷同的一句話就是:“老師,我真的沒辦法了,只能靠你了!”土豪家長們,最喜歡放一大疊鈔票放在我的桌子上說:“託德老師,搞定我的孩子,這些錢就是你的了!”

但問題是,越這樣的父母,他們可能就離問題的解決走得越遠,因為他們沒意識到問題出在誰身上?

那些期望一個救世主一般的心理醫生,踩著七色的雲彩來妙手回春的人,內心都抱有這這樣一個信念:我的孩子有病!所以他才會這麼的叛逆,必須治療!正式因為他們這麼想,才讓國內催生了“戒網癮學校”、楊永信電擊療法什麼的!但,去這些地方的結果往往是更大的悲劇,這些孩子一旦被“治療”回來,要不變得更加的叛逆,對父母的仇恨變更深;而有的則完全的意志消沉,變得對什麼都沒興趣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你們根本沒有搞清楚,家裡面究竟誰有病!


早戀!厭學!孩子叛逆行為的背後也許是在拯救父母!


家庭是一個系統,沒人可以獨善其身

每個人的家庭都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在這個系統當中,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會相互作用。我們的痛苦也好,快樂也好,都來自於我們和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和連結。在小得時候,為什麼孩子會覺得考試考了100分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呢?並不是這個100分有什麼特殊的意義,而是因為這個100分能讓爸媽也開心、臉上漏出笑容,跑到外面去和鄰居、親戚嘚瑟嘛!看到父母快樂,孩子自然也就被氛圍感染了,覺得考100分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嘛!

相反,如果孩子看到了爸爸打媽媽,這個過程中媽媽很痛苦,雖然孩子自己沒有被打,但在這種氛圍下他仍然是痛苦和驚恐的,甚至比他自己被揍還痛苦。因為家庭當中,每個人的命運是聯繫在一起的,家庭中的人會因為系統中出現任何的問題而痛苦。所以,每個人都沒有辦法獨善其身。

我會經常建議那些還沒有結婚的青年男女,在結婚之前不光是考驗一下對方的愛是不是真摯。更重要的是走到對方的家庭去看一看,看看他的父母、兄弟姐們相互之間的相處模式怎樣,他們之間的愛是不是健康的。如果這個家庭愛的流動是順暢的,氛圍是和諧的。大膽的跟多方結婚,如果不是,還真的要好好考慮一下。多少人結了婚才知道:“天哪,我哪裡是嫁給了他、或者是娶了她,我簡直就是在和一個家庭結了婚”。而這一刻,你們兩個家庭的命運也連在了一起。

這就是為什麼,家庭對一個人幸福感,影響這麼大的原因——因為陷得太深了嘛!

而一個家庭當中,孩子的每一個行為和表現都受著父母的影響,他們的快樂、自由、冷漠和痛苦都反映出親子之間的關係真實狀況。

所以那些認為“我家孩子有病,他需要治療”的人,他們的錯誤在於沒有用聯繫的觀點來看到家庭的問題。所以,無論找多好的醫生,還是無效,而痛苦將會繼續。


早戀!厭學!孩子叛逆行為的背後也許是在拯救父母!


不是改變某一個人,而是改變整個家庭系統

那這樣是不是說,一切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呢?

這種觀點比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略有進步,但根本上還是錯的。他們只是把專注點從一個人身上,轉移到了另外一個人。有的父母的想:“都是我的錯,是我把孩子變得這樣的!我非常的後悔!”這種深深的內疚感並不能實際的解決問題。還可能產生一種補償心理,認為我以前做錯太多,所以現在要對孩子更加好——然後,在他們面前失去了原則,而孩子反而一下子失去了束縛,變得完全的放任自己。

這個時候,問題來了,說孩子有病不對,承認自己錯了也不行。那要我們怎麼辦呢?

其實,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關注誰,而在於你只關注誰!

打個比方,在一個家庭裡,做爹媽的想要不驕縱,孩子想要什麼玩具、吃的,並不是馬上答應,而是要訓練孩子延遲滿足,學會等待和忍耐。多好的想法,但是如果你們家裡需要老人來幫忙帶孩子,他們的理念是“再苦不能苦孩子”。這時候家裡就會形成兩種教育方向,你們嚴格而老人溺愛,但老人又很難改變,你多說兩句可能還會和他們爭吵。這個時候,做父母的光自己改變會有多好的效果呢?

所以,想要改善孩子的問題,必須用系統的觀點來思考問題,要考慮到家庭當中每一個人的因素,才能更好的幫助到個人回到正常的生活狀態。

我接到過一位媽媽的諮詢啊,孩子的爸爸常年不在身邊,自己幾乎是一個人把兒子帶大的,丈夫只是會給家裡打錢。兒子讀高三了,結果臨近高考只有半年時間了,突然宣佈不去上學了。媽媽問他為什麼,他說反正也考不上想要去的學校,還讀什麼。兒子還說:“這樣吧,我現在就退學,給你兩條路。要不就給我想辦法弄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第二個選擇就是幫我賺夠一個億。要不就跟你們沒完。”乍一聽,這個孩子說的話,好像有些不著邊際。但實際上,我見到他的時候,感覺他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而且很有禮貌的孩子。他只會對媽媽去放狠話,怪媽媽沒有給他請好的老師補課,怪媽媽做的飯不好吃,幾乎是把所有自己做得不好的責任,推卸給媽媽。在我們看來,其實也就是一種退縮,逃避責任的行為。


那麼他們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呢?我們說任何一個孩子的叛逆,都是家庭關係的晴雨表。也可以說,每一個叛逆行為都是有家庭意義的。我發現這個家庭的主題就是:

逃避。

不知道什麼原因,家庭的男主人選擇了逃離家庭,選擇了一個人在另一個城市生活的方式,只是週末回家。而女主人面對長期的兩地分居,採取了維持現狀、迴避的態度。即使不滿也沒有強烈的表露出來,只要家庭維持著表明上的平靜就可以了。但作為媽媽一個人帶著孩子,非常的辛苦和孤獨,一定會把她對丈夫的不滿,在不知不覺中投射到孩子身上。而孩子將會承受他不應該承擔的壓力。而當孩子開始叛逆提出無理要求以後,媽媽再次選擇了逃避,說“只要兒子不發脾氣了,我忍一忍都無所謂。”這個時候,對於兒子的叛逆,父親的方法是,能夠用錢解決的時候,就絕不花太多精力親自參與其中。

所以,你們看,兒子在遇到高考壓力的時候,選擇不去面對,而是逃跑,完全值得意外了。因為這,非常符合這個家庭的主題——人人都在逃。


早戀!厭學!孩子叛逆行為的背後也許是在拯救父母!


孩子可能成為不良家庭系統的替罪羊

你們看,表面上因為高考壓力而放棄的孩子,背後所隱藏的家庭內在動力,原來是這樣的。要實現真正的改變,就必須家裡的每個成員都嘗試著開始面對,自己曾經隱藏的那些問題,去一個一個勇敢的解決。而不是為了維持表明的平靜而保持現狀。即使面對是痛苦的,但這就是一次家庭手術,做完了才有痊癒的可能。

所以,叛逆也好,心理障礙也好,都不是個體的單獨行為,而是一種家庭的集體無意識。其實,孩子在用自己出狀況在警告整個家庭,我的樣子就是你們經營家庭的結果。因為年幼孩子一直是家庭系統當中力量最弱的一方,所以他們也最容易成為替罪羊。

我們甚至發現,很多孩子患上心理疾病,其實是為了維護這個家庭不會解散。雖然他們病了,但是家庭關係可能因此而獲益。

我們在病房裡面已經看見好多這樣的例子了,孩子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來我們醫院住院。在詢問他們的家庭情況的時候,我發現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有很多孩子的精神病症狀的嚴重程度,直接和他的父母的關係好壞相關。

我有一位病人是一個高中的女生,被診斷為分裂症,她入院時也正好是她父母鬧離婚最兇的時候。當她發病以後,父母不得不把焦點轉移到女兒身上,重新的團結在一起,而當父母之間的關係得到緩解的時候,這位女孩的症狀恢復速度也驚人的快。而一旦她的父母有要衝突的苗頭,她的狀況就會變得糟糕。可以說,很多患心理疾病的孩子在潛意識中是在用自己的病症來維繫父母的婚姻關係。


所以,這樣看來你們在遇到子女問題的時候,先別去急著逼著他去看病或者關到哪裡做訓練。而是先審視一下,你整個家庭系統,有沒有愛,愛能不能從一個人的身上流到另外的人身上,是不是一個循環的迴路。如果不是,就應該對你的家庭做一些改造。

早戀!厭學!孩子叛逆行為的背後也許是在拯救父母!


如何改變不良家庭系統?

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對於具體的問題,需要當事人去敏銳的觀察。我提出的,可能只是思路。

  • 比如說,一個家庭當中,父母和老人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究竟是去講道理、爭吵,讓老人接受你們的觀念。還是調整你的工作,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陪孩子,以及親自的執行你的培養觀念呢?


  • 如果孩子出現了很多叛逆行為,會不會是因為你們的夫妻關係漸漸冷淡,才使得照顧孩子的母親有了更多的焦慮,從而把這種壓力又施加到了孩子身上呢?與其治療孩子,你們夫妻是不是也可以勇敢的面對,你們的情感當中問題,去做一次婚姻治療。


  • 而當一個單親媽媽帶著一個兒子,兒子闖禍不斷,而自己也心力交瘁的時候,是否考慮可以為家庭補充一名成熟的男性,來填補那失去的父愛呢?

你的家,具體要做什麼,我現在不知道。但家庭的每個成員,為了更幸福都值得去嘗試。改變意味著打破舒適區,和那些家裡的舊條約,這肯定會有鎮痛。但是,改變一旦成功,每個家都將獲得新生。而孩子身上的問題,將會自愈。這其實也是當代家庭治療的核心思想。

最後,我對每一個父母還有個建議,下次如果想要帶孩子來看心理醫生,千萬別說:“我們為你找了一位心理醫生,要不要去看看。”我想八成他們不會來。而你們應該說:“爸爸媽媽今天要去看心理醫生,為了讓醫生也聽聽你的建議,你可以陪著我們去見他嗎?”我想,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你家的問題的轉變就已經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早戀!厭學!孩子叛逆行為的背後也許是在拯救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